./t20091219_326314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技潮》

《科技潮》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4:00

《科技潮》杂志由北京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主办,1989年创刊,是集宣传科技政策,报道科技新星、介绍高新技术成果、分析科技动态、进行科普教育等于一身的综合性科技月刊。

文章数
分享到:

关注“空巢心理” 提高生活质量

2009-12-19 16:10:08

  当孩子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父母的欣喜是巨大的,这也算是奋斗十几年后的欣慰结果吧。然而,孩子离家后父母的轻松感是短暂的,随之而来的常常是母亲挥之不去的深深思念,关注中心、精神支柱的突然移开,使平时对孩子关注更多的母亲尤其无法适应:每日无所事事,百无聊赖,好像生活失去了目标,无论干什么、想什么都显得没有了意义。

  古语道:儿行千里母担忧,描述的是母亲对孩子的牵挂。那么,孩子远行,父母是否关注过自己的心理变化,是否注意调整了自己的心态?

  正视空巢心理

  单从字义上讲,空巢就是”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离开后家庭的空虚、寂寞的状态。换句话说,空巢家庭即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后,只剩下父母独自生活的家庭。一些中老年父母身边空空落落,无人陪伴,由此产生了情绪低落不稳,焦虑、烦躁、孤独、郁闷等心理问题,我们称之为空巢心理。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家庭作为一个群体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如同一个人的生命,家庭由形成到解体也是有周期的,我们称为家庭生命周期。家庭生命周期概念只适用于核心家庭。通常把它划分为6个阶段,

  形成阶段:结婚——第一个孩子的出生

  扩展阶段:第一个孩子的出生——最后一个孩子的出生

  稳定阶段:最后一个孩子的出生——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

  收缩阶段: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

  空巢阶段: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配偶一方死亡

  解体阶段:配偶一方死亡——配偶另一方死亡

  家庭生命周期概念对于社会心理学及心理咨询学科有较大意义。因为婚姻、生育、死亡这些过程都发生在家庭中,而且这些过程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明显影响。空巢家庭是家庭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阶段。无疑,夫妻共同养育的孩子离开父母独立求学、工作、生活,对同样作为家庭成员的父母,会产生心理影响,有些,则可能产生重大心理影响。尤其在我国,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因此,他们离家或求学或工作,对父母的心理影响会更大。

  调节自身心态

  如何调节自身心态,最重要的是空巢父母自身对待空巢现象的态度,态度决定了人们的认知水平以及行为方式。一切外因都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当事父母究竟如何看待并如何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会有助于空巢心理危机的解决:

  首先,父母对孩子要精神断乳。

  孩子在婴幼儿时期不再喝母乳,这是生理断乳。三四岁的孩子进入第一反抗期,自主欲逐渐提高。青春期的孩子进入第二反抗期,从精神上开始断乳,追寻人格的独立性,子女的离家是成熟和独立的标志。父母同孩子并不是附属关系,但是我们做父母的,却常常以孩子还小,还需要照顾的名义,不能在精神上断乳,不是孩子离不开成人,而是成人离不开孩子,从心理上、精神上依赖孩子。常常是父母带着他们认为心理问题很严重的孩子找到心理医生,最后又常常是孩子心理很正常,问题出在了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出在了家长的教养方式上。父母是不是从心里上希望孩子成熟、独立呢,这是个很有趣、很耐人寻味的话题。

  其次,调节夫妻之间的关系。

  在孩子幼年的时候,大多数家庭妻子会照顾孩子多一些,而丈夫忙于工作与应酬,照顾孩子会非常少,因此,孩子会和妈关系近一些。人到中年,丈夫工作是越来越忙,应酬也是越来也多,回家越来越晚,理由也越来越丰富。

  妻子N次促膝谈心无果,渐渐地妻子就会把对丈夫的关注转移到孩子身上,孩子的长高、成绩的进步成为母亲快乐的源泉。突然有一天,孩子独立走了,妻子没有了生活支柱、精神寄托,这时的妻子渴望的是丈夫对自己的关注,丈夫的关注是对妻子摆脱空巢心理的一剂良方。夫妻间的相互关心、体贴,也许夫妻老来伴就是这个意思吧。

  最后,重塑生活的目标,培养兴趣爱好。

  很多女性,结婚后生活的重心转向丈夫,有了孩子后,重心又继而转向孩子,直至孩子上大学,或是孩子结婚,近20年,甚至20多年过着没有自我的生活。如今,孩子独立了,不如重新找回自己,做自己年轻时想做而没有时间和精力做的事情,轻松体验、享受人生的经历。

上一篇:科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下一篇:蜜蜂世界里的神奇与奥妙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