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20315_326356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技潮》

《科技潮》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4:00

《科技潮》杂志由北京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主办,1989年创刊,是集宣传科技政策,报道科技新星、介绍高新技术成果、分析科技动态、进行科普教育等于一身的综合性科技月刊。

文章数
分享到:

中医百年迷思与科技现代化

2012-03-15 14:13:19

文/申梦霞 吴红月


2011年719ID名为“埋线放血贾大夫”的博主在其新浪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消息,号称放血850毫升治好了患者多年的寒症,该微博一出现即被迅速转发,引起了网友们广泛热议。之后博主删除了该微博,并另发消息称“放血850毫升是极个别的情况,一般放血我们是不会超过400毫升的安全量的”。据了解,人体的血液量约占体重的7.5%-8%,也就是说,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其血液量在4500~4800毫升之间。放血850毫升,意味着放了超过人体血液总量的17%。这么大的放血量,让人在惊吓之余,导致了大众对中医治疗手段安全性及科学性的又一次质疑。

对此,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中医脑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刘金民教授告诉《科技潮》记者,中医的治疗手段除了众所周知的汤剂、针灸、推拿以外,还有针对特定人群的一些特定方法,如灌肠、熏洗、割治、局部放血等。对于割治、穿刺这种会对身体造成创伤的治疗方法,应该要考虑预防感染、包扎缝合等问题,中医虽然讲究因人而治,但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应该出台或完善一些中医诊疗技术操作方面的标准和规范,对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出血量的多少,以及对血压、心率等的影响、穿刺的大小进行严格(一定)的控制,以避免患者产生心理恐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中医整体辨辩证观与西医标准化判断

时下,社会上对于中医药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阴阳五行学说,二是药检。如“打假”人士方舟子就认为,如果用科学哲学中一些被广泛接受的检验标准,例如逻辑的自恰性、可检验性、可证伪性、可测量性等对中医进行一番分析,不难认定中医不是科学。事实上,中医和西医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它们对于疾病诊断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有些人体型肥胖,在西医看来造成肥胖的原因在于人体吸收的热量超过了消耗的热量,多余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脂肪在体内沉积,使体重超标进而导致肥胖,继而引发多种疾病。但是,中医则判断为这位肥胖症患者属于痰湿体质,肥胖是由人体脏腑、阴阳失衡,气血津液运化失调造成的。

刘金民认为,西医治病也强调个体化治疗,但以标准规范为手段,中医以两大基本思想,一是整体观,一是辨证论治为主,这看起来似乎与标准化相矛盾,但其实在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价方面是可以制定标准的。痰湿体质可以从体型较肥胖、胸闷、面色灰暗、经常觉得疲乏、容易生痰等症状来判断,这些症状就是其诊断标准。在治疗上,采用燥湿化痰的方法,但“化痰”是温化还是寒化,也有很大的差异。刘金民说:“具体到某个病人的病情时,中医则更强调要在基本的病情诊断标准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辨证论治。”

现代中医和传统中医一脉相承

中医作为一门历经千年演变来的医学治疗体系和手段,其中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理论在经年的发展中一脉相承,也被赋予了特殊的时代烙印。现代社会科技手段的高度发展,使得中医得以借助更新型的技术,在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深化病理解读,根据病理性质区分来针对患者进行不同的治疗,可以减少疾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过去如果病人出现偏瘫、口舌歪斜、语言障碍等症状,中医师们即会诊断是中风,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急性脑血管病。如今,随着物理学的发展,像CT等手段的应用,使我们进一步发现中风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脑出血造成的,一类是由脑血管堵塞造成的。” 刘金民说,“像磁共振这样一种现代化的物理手段在医学上被广泛应用,就不分西医中医的范畴,加入中医的诊断过程中,就成为中医望闻问切手段的延伸和丰富了。”

科技研发开拓中医药疗效

中医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也存在着优胜劣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医从诊疗手段到药材配伍,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延伸。补肾名方六味地黄丸源自医圣张仲景的名著《伤寒杂病论》,始称“金匮肾气丸”,由于有较好的功效,该药方具有700年的历史,疗效不减。但是,由于其不利于嚼服,难以适合现代人的口味。刘金民认为,传统的口服汤剂可以保证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思想,但是它也存在携带不方便、服用不方便的缺点,在这种情况下,中成药的研发和使用便成为必然。古代有膏、丸、丹、散,现代则研究开发出了中药静脉注射剂、胶囊等新的药物型态。这说明现代科技手段的利用有利助于中药的二次开发。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疗效问题和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中药研发的热点和难点,更成为未来“十二五”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关注的重点。

2009年开始,刘金民承接了北京市科委下达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中医证候及临床辨治方案的研究”的课题。据他介绍,眩晕是一种症状,在临床上涉及十几种病种,例如常见的高血压、颈椎病、脑血栓等,这一课题着重研究脑血管供血不足时导致的眩晕。具体来讲,这项研究首先需要借助血管超声、血管多普勒检查等现代科学手段将由脑血管供血不足导致眩晕的病人从发作性眩晕病人中筛选出来,然后再对这一组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行系统的观察与组合。他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一类眩晕的发作常常与季节、气候相关,季节更替、气温发生剧变的时候更是发作的高峰期。

传统的辩证分类认为,眩晕的发作是由痰淤阻络、肝肾阴虚导致的,属于外邪入侵,如风热、风寒,但外邪入侵也不容忽视。在发现眩晕发作与气温剧变有关系后,专家们采用去邪通络的办法来对病人进行治疗,病人的眩晕发作程度和频率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同时这种方法也对血管起到了保护作用。刘金民称,目前,从中西医两组实验样本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中药治疗在缓解病人眩晕程度、缩短病人眩晕持续发作时间、减少病人眩晕发作次数等方面要优于西药治疗。

疗效是中医发展的生命力

自“五四”运动以来,国人对中医药的质疑声音就此起彼伏,启蒙思想家严复就曾把中国的医药归为风水、星相算命一类的方术,缺乏实际观察和逻辑推理,是纯属臆造的一套似是而非的虚玄话语。鲁迅更是直言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而当代台湾学者李敖也曾公开发表言论称中国的医学史,并不是什么真的“医学”史,而是一笔道道地地的“巫医”史……。虽然批判质疑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是,中医的存在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即使到了今天,仍然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中医院也成了人们趋之若鹜的就医场所。像刘金民所在的东方医院去年门诊量同前年比增长了30%以上。

“虽然社会上对中医仍有颇多不解,但客观事实是,应用中医来进行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人群在明显增加”,刘金民说,“这和医保政策的出台、医保覆盖人群的扩大有一定关系,但不能忽视中医药疗效在其中所起到的改善健康的积极作用。”

作为中医的继承者和实践者,许多业内人士对于否定中医的言论大都不置可否,不予回应。刘金民认为,中医是不是科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医的最高境界是致中和。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逸要劳之,劳者要逸。微者逆之,甚者从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适事为故,恰到好处就好了。以平为期,以和为重。刘金民说,“熟对孰错并不重要,疗效才是中医药存在和持续发展的真正生命力!”

上一篇:新一代信息技术:八大新兴产业“排头兵”(1)
下一篇:标准困局(3)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