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30129_324140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技生活》

《科技生活》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为您呈上最具权威性和前瞻性的全球科技资讯,满足每一位读者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文章数
分享到:

性别比失衡谁之过?(二)

2013-01-29 23:53:33

而漏报女婴会导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说法,梁中堂也认同这一观点,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我国很多地方,对于新出生的女婴存在瞒报、漏报的现象,她们并没有进入统计报表中,而这种状况极有可能也导致了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偏高。

“我国事实上的性别比可能没有现在统计数据上反映的那么严重。因为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很高的性别比是出生统计性别比,而不是实际发生的性别比。”梁中堂说。但是我国新生女婴的瞒报、漏报导致的失衡规模究竟有多大?梁中堂表示,现在几乎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不过,尽管存在瞒报漏报现象,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存在较大的失衡现象是谁都不能忽视的一个客观事实。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指出,由于这些年我国19岁以下年龄段的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 2400万。

不过在另外一些学者和媒体的报道中,2020年我国3000万的预测光棍数量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数,有的甚至预测,到2017年我国男光棍就开始超过3000万,2022 年这个数将会接近4000万。

都是计划生育惹的祸?

在梁中堂看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与计划生育政策具有很大的关系。

80年代初,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也正是从此时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走向失衡。

梁中堂认为,如果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更为科学一些,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衡也不会像今天这样严重。而他常常举的参考例子就是他在山西翼城县试点的试验。

197912月,梁中堂时为山西省委党校教师,他针对正在推行的“一胎化”政策,在全国第二次人口科学讨论会上提出“晚婚晚育延长间隔”允许生育二胎的方案。5年后,1984年春节,已经是山西省社科院人口所所长的梁中堂给中央写信,建议试行这一生育政策。信件很快得到了中央高层的批复,并有意选择一两个县试验。在梁中堂的持续努力下,山西翼城试点“二胎”生育政策终于获得了国家计生委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批准,这就是中国的首个“人口特区”。

翼城县试点的二胎方案很成功,不仅人口规模没有剧增,其出生人口性别比也要比全国同期的合理得多。例如2000年第五次普查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全国0岁为117.8,翼城为106.1 ;全国1~4 岁为120.9,翼城为102.7 ;全国5~9 岁为115.5,翼城为101.5。并且翼城的数值也比山西全省及其所属的临汾市更为合理,以2000 年“五普”0 岁组的人口性别比为例,山西省为112.8,临汾市114.3,翼城县为106.1

统计发现,这些年来中国第一孩出生性别比基本属正常范围,是第二孩及以上出生性别比“异常”升高导致了中国总体出生性别比异常升高。

重男轻女导致人为选择胎儿性别

长期以来,我国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对我国出生人口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没有实施计划生育以前,过去传统的方法是多生直到有男孩为止,但是少生成为一种政策以后,有这种思想的人们就会千方百计地要个男孩。

目前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依旧存在着男性人口上族谱、女性人口不上族谱的习俗,如果一个家庭没有男孩,上不了族谱,该家庭就会认为是很丢脸的事情,而这样的家庭也会常常受到别人说闲话、奚落甚至是欺辱,并且有时娶进门的媳妇也不受丈夫和公婆待见,这就逼着有些家庭不得不想法子生男孩。

20493

80 年代以后,B 超在国内被偷偷用于进行胎儿性别鉴定

 

上个世纪80 年代以后,B 超在国内偷偷被用于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再加上人工引产不受限制,B 超的费用和引产手术费用一般最多也只有两三千元,有的小地方甚至只要几百元,因此非法地选择胎儿性别成为可能。

根据有关规定,我国的医院一般都不准对双亲透露胎儿性别,但是一些想要男孩的家长常常想方设法通过做B 超在产前了解孩子的性别。某些医生为了不当个人利益,也就常常暗示胎儿是什么性别。尤其是私人诊所,往往为了牟取暴利,置有关法律法规于不顾,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提供选择性人工终止妊娠,而这加剧了性别比的不断升高。

梁中堂也表示,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人工终止妊娠的“两非”行为,是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直接原因。

2011 年以来,虽然国家人口计生委、公安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总后卫生部、全国妇联等六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共查处“两非”案件1.5 万余件,处理各类有关责任人员近1.3 万人,对违法违规者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但是,目前在全国各地,“两非”行为依旧广泛存在。


上一篇:“脱光”没那么容易(一)
下一篇:性别比失衡谁之过?(一)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