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80130_696994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24小时》

《科学24小时》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旨在向全国广大群众,特别是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广大青年,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繁荣科普创作,启迪思想,开拓视野。

文章数
分享到:

仰韶文化点亮华夏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2018-01-30 21:02:00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镇仰韶村,位于渑池县城北9千米处韶山脚下。本来,这里只是黄河岸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但是,20世纪20年代的一次考古发现,使这个北方的普通村庄成为中外史学界、考古学界向往的古文明“圣地”,此处的古文化遗址也被命名为“仰韶文化遗址”,翻开了我国原始社会考古研究的第一页。

  安特生的发现

  20世纪20年代初,在中国考古界活跃着一位来自瑞典的地质学家——安特生。当时,安特生被中国北洋政府聘请担任农商部矿政顾问,主要职责是寻找矿藏。他曾在张家口找到了龙烟煤矿,为此还受到了大总统袁世凯的接见。然而,安特生更大的兴趣其实是远古文明,因此,他在进行寻找矿藏的同时,对任何可能发现古人类化石的线索都不放过。

  1920年,安特生的助手、中国农商部地质调查所采集员刘长山到豫西采集古脊椎动物化石。在渑池县仰韶村,他收集到了一些村民耕地时翻出的石斧、石镰、石刀等古老石器,他判断这些石器极有可能是远古时期的。随后,刘长山又来到村民们挖出石器的地方现场勘查,发现了红底黑花、表面光滑的彩陶残片。于是,刘长山采集、购买了600多件石器和陶片,并将它们全部带回了北京。

  安特生见到这么多的石器和陶片非常震惊,他推断仰韶村是一处庞大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文化层堆积一定十分丰富,于是他立刻亲自到仰韶村考察证实。

  1921年4月18日,安特生、刘长山等一行5人来到了渑池县仰韶村。在路边的断壁上,他们发现有许多深灰色的口袋形灰坑非常符合古人类活动遗址的特点。随后,他们在这些灰坑中清理出了大批石器和陶片,并初步分析了已知的范围、地层及遗物的出露情况,确定仰韶遗址分布在仰韶东沟和西沟之间的南北长 900 米、东西宽300米的冲沟内,为正式的发掘做好了铺垫。

  1921年10月23日,经过北洋政府农商部和地质调查所的批准,并取得河南省政府的同意,安特生和刚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年轻地质学家袁复礼等5位助手一起来到了仰韶村。他们的这次考古发掘拉开了我国田野考古的序幕。

  他们的发掘工作从10月27日开始,一直持续了35天。安特生和他的助手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共挖掘了17个地点,出土了一大批石器、陶器等珍贵文物及一具人骨架。出土的陶器以红陶为主,也有灰陶,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极具特色的彩陶,其表面的釉彩是用红、黑、白色矿物作原料研成粉末,涂于器物表面烧制而成,不会脱落或褪色。

  这些考古发现证实了仰韶村确实是古人类活动的一个遗址,距今大约有7000年的历史,远古时期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制陶、狩猎、捕鱼,已经具有很高的生活智慧。

  通过对仰韶村发掘的出土文物的系统整理,1923年,安特生正式发表了《中华远古之文化》一文。在分析仰韶文化的性质时,他认为仰韶文化就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前身,仰韶遗址的发现证明中国存在史前文化,并且中国文化的根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时代。

  在此次考古活动中,袁复礼还测绘了我国考古学史上最早的一幅野外考古作品——《仰韶村遗址地形图》。考古学的惯例是将首次发现文化遗存的地名命名为该文化的名称,因此,一种在渑池县仰韶村首次发现的以彩陶为主要标志的远古文化系统便被称为“仰韶文化”。仰韶文化的发现,填补了中国远古文化发展史上的空白。

  中国古代文明主根

  早在17-18世纪,随着西方近代科学的发展,一些外国学者对古老神秘的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根据一些传教士的见闻及中国的古文字、神话、传说等,对中国的文化起源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推测。他们推论,中国文化起源于埃及、巴比伦、印度或中亚等,甚至还把中国的三皇五帝说成是巴比伦人。他们普遍认为,中国人既没有自己的史前文化,也没有自己的石器时代。中国古代文明源于西方,后来的中国文化乃至人种都是从西方而来的。这便是当时曾在业界盛行一时的“中国文化西来说”。

  仰韶村遗址的发掘,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我国不但有石器时代,而且还相当发达,这在学术界是一件非常重大的成就,引起了国际考古学界的高度重视。为了进一步了解该遗址的文化内涵和来龙去脉,1951年6月,中国科学院考古所河南调查团夏鼐等专家学者再次对仰韶村遗址进行了发掘。7月2日,发掘工作正式开始。考古工作者在仰韶文化堆积层最丰富的地方,挖掘了一条长20米、宽2米的探沟,发现墓葬9座,出土了彩陶罐、碗、小口尖底红陶瓶、灰褐陶鼎等,还发现了黑陶、压印方格纹灰陶、蓝纹陶、灰绳纹鬲、陶杯等。通过这次发掘,专家学者们发现仰韶村遗址为4层文化层相叠压,自下而上是仰韶文化中期-仰韶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期-龙山文化中期。

  龙山文化是指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龙山街道附近的一处文化遗址,最突出的代表是造型独特、工艺精美的黑陶,考古学家最初称其为黑陶文化,后又命名为“龙山文化”。

  考古工作者经过对仰韶村遗挖掘出土的文物分析鉴定,确定了该遗址的性质,证明它是一处包含仰韶和龙山的混合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彩陶文化”。

  1961年,仰韶文化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但是,20世纪60年代,“仰韶文化西来说”的观点依旧风行,苏联考古学家甚至把仰韶文化的渊源归结到乌克兰的特里波列文化和中亚细亚的安诺文化,国内的学者对其进行了强有力的驳斥,引发了一场大辩论,从而又一次引起了世界范围的“仰韶热”。当时,大批的国内外学者到仰韶村参观和考察,考古学界开始酝酿对仰韶遗址的第3次发掘。第3次发掘是在1980-1981年间进行的,由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考古工作者与渑池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共同主持。这次发掘进一步澄清了仰韶村古文化遗址的渊源,证实了该遗址含有仰韶和龙山2个考古学文化,4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层叠压关系,强有力地否决了“仰韶文化西来说”,并为研究我国社会发展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1994年,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人员组织我国和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考古专家进行国际田野文物考察,在仰韶村附近的班村,发现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数十斤经碳14测定确定为5000多年前的小米,这说明中国农业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

  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以来的80多年里,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的其他地区,又陆续发现了同样性质的村落遗址1000多处。按照考古学的惯例,它们被统称为“仰韶文化”。这些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西和陕西,其中有很多考古发现,如陶器制造、纺织、绘画、雕塑、文字、历法、宫室营建等,与文献记载中炎帝黄帝时代的创造发明相吻合。这对我国继完成夏、商、周断代研究后开展的“五帝探源”工程意义重大。可以说,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将从仰韶文化遗址中找到源头。

  中国考古学圣地

  仰韶文化以黄河中游为中心,南达湖北,北抵内蒙,是黄河流域影响最大的一种原始文化,它纵横两千里,绵延数千年,从世界范围内来说,也是首屈一指的。目前已考古发掘的仰韶文化,展现了仰韶文化中晚期的种植业、手工业、纺织业、畜牧业、渔猎采集业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形态的发展态势。仰韶文化的发现,翻开了中国原始社会考古研究的第一页,填补了中国远古文化发展史上的空白,因而仰韶文化遗址被中外考古界誉为“文化圣地”。

  仰韶文化遗址从发现至今共经过3次有计划的发掘,主要出土器物有石器、骨器、陶器、蚌器等。当时人们的生活用具均为陶质,有陶鼎、罐、碗、盆、钵、杯、瓮、缸等,这表明了新石器时代人类智力的提升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陶器不但可用于贮存谷物,烹饪美食,而且它变化多端的优美造型和装饰更满足了人类审美的需求。在这些陶制品中最具特色的要数精美的彩陶,它不仅色彩绚烂,而且绘有精美的装饰图案,其纹饰有宽带纹、网纹、花瓣纹、鱼纹、弦纹和几何图形纹等。这些纹饰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的追求。精美的彩陶是仰韶文化独具的特征,所以“彩陶文化”也一度泛指中原地区这一时期的原始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守护好这块象征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圣土,当地政府在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在遗址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们一方面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规,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渑池县仰韶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使遗址保护工作有章可循;另一方面,他们又多方筹措资金,在仰韶村遗址上修建了断壁保护室和文物陈列室,整修了道路并完善各项保护设施,从而为该遗址的保护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2011年,在纪念仰韶文化发现90周年之际,经国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政府批准,在仰韶村遗址保护区兴建的一个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仰韶文化专题博物馆——仰韶文化博物馆落成并对外开放。该博物馆主要展示黄河流域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的文物,共设有3个展厅:第一展厅展出仰韶村遗址三次发掘的主要成果;第二展厅展出仰韶村遗址发现者、瑞典学者安特生在仰韶村和我国其他区域的主要考古活动;第三展厅展出中原地区各个仰韶文化典型遗址出土的 226件代表性文物。

  数千年前,仰韶文化如第一缕曙光,照亮了中华文明的漫漫长河。而今,矗立于渑池县仰韶文化遗址上的仰韶文化博物馆,承载着这缕耀眼的光辉,向世人展示中国灿烂辉煌的远古文明,也令崤函大地光彩倍增。

上一篇:走进塞北金三角
下一篇:进军太空后继有人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