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081117_325281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大众》

《科学大众》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创办于1937年,是我国创刊最早、影响最大的科普刊物之一。现由江苏省科技厅主管、江苏省科协主办。70多年来,杂志秉承“科学大众化、大众科学化”的宗旨,矢志不渝地为提高中华民族特别是青少年科学素质服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

文章数
分享到:

“雪龙”号南极归来

2008-11-17 22:49:43

  2008年4月18日,“雪龙”号载着119名科考队员安全驶抵上海,他们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凯旋归来。2007年11月12日,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前往南极。在南极冰天雪地的环境中,“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如何行进?科考队员在船上是否顿顿吃海鲜?考察船会不会遇到海盗船?还有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在船上发生呢?一起来看看吧!

  “雪龙”号自述:我是破冰船

  同学们好,我叫“雪龙”。我的名字是第一任南极考察的老主任武恒给起的。他说“龙”代表中国,“雪”意味着南极的冰雪世界。“雪龙”应该是希望咱们中国在冰天雪地的南极世界里也能自由遨游吧!

  我是第三代极地考察船,我还有两个哥哥,它们的名字分别是“极地号”和“向阳10号”。不过我的个头比两个哥哥都大,现在我不仅是咱们国家最大的极地考察船,还是我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呢。我能以0.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厉害吧!我的船体也不是用一般的材料制成的,而是用高级钢板制作,即使在零下40℃的严寒气候条件下,也不会变脆。

  等等,有同学不清楚0.5节航速是什么意思了,我来解释一下。“节”的代号是英文“Knot”的词头,采用“Kn”表示。1节等于每小时1海里,也就是每小时行驶1.852千米的意思啦。你可别嘲笑我速度慢,我可是一边破冰一边前进呀!

  相关链接:“雪龙”号档案

  “雪龙”号总长167.0米,宽22.6米,型深13.5米,满载吃水9.0米,自重11 400吨,满载排水量21025吨,最大航速18节,续航力20000海里,有主机(13 200千瓦)1台, 副机(800千瓦)3台,载重量10 225吨。

  当心点,走在我身上会迷路

  “龙”是传说中的海洋之王,我的软件硬件各方面都得配上这个称号才行。瞧,我鲜红色的船身,乳白色的建筑,流线型防撞舱壁,六层楼的高度,够庞大够帅吧!我一次可以乘载130人呢。一般考察队员两人一屋,每个房间10平方米左右。房间里面有中央空调,有24小时供应热水的卫生间,冰箱、衣柜、写字台等样样齐全,还有端口可供上网发邮件。除此之外,我身上还专门设有游泳池、图书馆、健身房、室内篮球场、网吧、卡拉OK、洗衣房、手术室等,一应俱全。这样,无论外面的环境多么恶劣,回到我的身上,都能感受到温暖和温馨。

  但是,因为我身躯庞大,结构复杂,也会给大家造成一些麻烦:如果你们不熟悉我的结构,走进船舱就会像走进迷宫一样,稍不留神就会分不清东西南北。这可就不能怪我了,克服一下吧!

  和考察队员在一起的日子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只有在工作中,我才能发挥自己的价值。每一位考察队员都是我的好朋友,他们对我也都有着深深的感情。他们甚至还给我评出了5个“最”来。真有意思!

  ★最宽阔:船上能停2架直升机

  走到我的船尾,你会豁然开朗,因为这里有个小广场,能停下两架直升机呢。在南极,直升机也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探路、接送考察队员、运输、抢险都靠它们呢。

  ★最先进:360度观测,能看到水下

  我的心脏部位就是驾驶台了。这是一个360度视角的驾驶台,站在这里可以看到船外的任何一个角度。船上增设了“千里眼”电子海图,以后还将增设铱星电话系统等,好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如果遇到雾天,前方一片模糊怎么办呢?不用担心,这时雷达就派上用场了,它能清楚地分辨前方路况。而新的视频监视系统则能实时看清我所在海水里发生的状况。

  ★最温馨:随时喝到新鲜淡水

  除了科研,我还是考察队成员温暖的家。考察队员们住的房间就像大学生宿舍大小,每一个房间都配备了卫生间,使用真空抽水马桶,软软的席梦思能让队员们在辛苦工作之后睡个好觉。过去因为航行时间长,船上的淡水供给非常紧张,有时还得限量。现在大家再也不用为淡水的问题担心了,大家随时随地都能喝到新鲜的淡水。

  ★最热闹:“南极大餐”真美味

  11点30分,船上的喇叭就开始通知船员们吃饭的时间到了。而餐厅通常是最热闹的地方。看看今天吃什么?哇!今天可是大餐啊:有海洋大对虾,还有时令的春笋烧肉呢!可别以为他们顿顿都这么丰盛,其实在去极地的这段日子里,考察队员多数时候只能吃大白菜、土豆、洋葱这些老三样。瞧瞧队员们个个喜笑颜开,我也跟着开心呀!


雪龙船在破冰前进

  ★最难熬:魔鬼西风带

  除了吃得比较清淡外,在南极考察的过程中最难熬的就数“魔鬼西风带”了。位于南纬40度至60度之间的西风带,素有“魔鬼”之称。在这次南极科考中,我们经历了4次“魔鬼西风带”。路过“西风带”,就像经历炼狱一般,因为进入西风带的时候,我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身体,整个船身始终在剧烈地颠簸摇摆着。队员们这一刻还睡在床上,下一刻可能就突然被摔到对面的床上了。房间里能听到一片噼哩啪啦的物品倒塌声,连厕所里的洗漱用品都能跑出来,每个房间都是一片狼藉。由于船身的剧烈摇动,有些考察队员晕船了,刚吃了就想吐,有的人甚至一个星期都吃不下饭。

  五大王牌任务

  说了这么多了,同学们一定很关心我这次去南极的任务是什么,完成得怎么样了吧?我马上就向大家汇报!此次是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和过去相比,这次南极科学考察是我国历次南极考察活动中任务最重的一次,考察队需要执行多达37项科考项目、10项后勤保障改造项目。而这其中,又有被誉为“五大王牌”的任务,分别是:再次登顶南极最高点、树立天文望远镜、第4个极地站的选址、为长城站和中山站运送扩建材料,以及冰芯取样。如今这些任务都已经全部顺利完成。其中,由17名队员组成的内陆考察队,再次代表中国成功登顶南极冰盖最高点,并建立起了首座固定自动天文观测站,为我国在该地区建立第3个南极考察站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的改扩建任务也全面展开,预计在今年年底全面完工。

  爆破手兼职防海盗

  在这次南极考察中,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爆破手兼职防海盗。来自解放军理工大学的一行6人主要负责中国南极中山站的熊猫码头的建设工作,他们身负爆破任务。对南极岩石的爆破要比其他地方难得多。因为南极的岩石非常硬,属于特坚石,难钻难爆。1000多立方米的石方量,钻了856个炮孔,就报废了近200多个钻头。除了恼人的岩石之外,恶劣的天气也给爆破工作带来许多麻烦:南极气候干燥、静电多,每次爆破作业前,施工队员都要把手放在冰冷的海水里浸泡一下,以释放身上的静电;作业时不能戴手套,手冻僵了放在胸口暖和一下再继续干。

  除了爆破工作外,爆破手们还兼职防海盗。因为这些爆破人员都是当过兵的,本领过硬。世界上海盗最猖獗的地方是在赤道海域的马六甲海峡,那些海盗的装备都十分先进,经常有商船被劫持。因此,我们此次南极之行携带了冲锋枪、机枪、手枪和子弹。当我驶入海盗出没海域时,就进入一级戒备状态,队员们分成若干个小组,24小时值班。虽然也发现一些可疑船只,但是总算幸运,没有遭遇海盗船,顺利通过了这段海域。

  从南极带来的宝贝

  凯旋归来时,考察队员们没有忘记带些宝贝回来——万年冰和千年地衣,够珍贵吧!南极的冰山大都是由降雪积压生成。因为在压力下,雪的熔点会降低,从而结成冰。南极内陆降的雪变成冰耗时平均超过一万年。因此,南极冰又称为“万年冰”,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另一件宝贝是千年南极地衣。地衣就是长在南极石上的苔藓。虽然这块长着苔藓的石头其貌不扬,但是苔藓在南极冰冷的环境中生长速度极为缓慢,每100年才能长1毫米。以苔藓现在的高度计算,它至少已经历了千年岁月,也算是地球变迁的见证者了!

上一篇:植物也能预知地震
下一篇:从太空看地球灾难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