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20726_323375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画报》

《科学画报》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由中国科学社于1933年8月创刊,距今已有80年的历史。《科学画报》在80年的办刊历程中,形成了通俗生动、图文并茂地介绍最新科技知识,形式多样地普及科学技术的特点,对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水平,启发青年爱好科学、投身科学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当今的不少著名学者、教授、科学家,青少年时代都曾受到它的熏陶和启发。

文章数
分享到:

“医患”信任真的遥不可及吗

2012-07-26 15:47:37

/张维晨

 

近日,多起“患者杀医”案让医患矛盾问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多起悲剧发人深思,医患双方建立信任关系真的很难吗?

心理学家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进行有关“信任”的研究,其中“医患”关系特别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国外研究者开发出大量量表来测试医患之间的信任程度。有研究表明,患者和自己的私人医生之间信任度的高低和以下因素正相关:亲身参与治疗过程的程度(如对治疗方法的了解)、意识到治疗的良好效果等。另有研究者提出,患者和一般医生(区别于私人医生)能否建立信任,取决于医生的忠诚、能力、诚信、社会赞许度等因素。这就是说,为人正直、能力很强、经验丰富、有一定名望的医生和医院更加可信。

除了以上因素,“医患”信任能否建立,还要考虑“是否和医生建立起联系”。一般情况下,人们不可能对医生有很深的了解,这时候如果能建立起一定的个人联系,使得医生对于患者来说熟悉度增加,两者之间心理距离更近,患者就更有可能信任医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觉得熟人比较可信就是这个道理。

社会心理学博士彭泗清在读博士期间研究了两个个体之间“医患”信任建立的方法。他设计了一种情景:假设你的母亲得了重病,你在什么情况下能完全信任医生?在这个情景下,他首先请一批参与者写出他们认为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增强信任,然后请另外一批参与者对每种方法就其必要性、普遍性、有效性、自己采用的可能性等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证实:大多数参与者认为,需要和医生建立一定的联系,才能使得他们更加信任医生,而且所患疾病的危险性越大,需要的联系就越深。

彭泗清因此认为,“个体间建立个人联系”是建立和增强信任的重要机制。我们倾向于找医院里的“熟人”,或者跟医生“套近乎”,都是因为建立起这样的联系后,我们才会觉得医生更加可信。这一结果也印证了中国文化中“关系”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很多情况下“医患”信任是一种短期的、暂时的信任。彭泗清认为,如果要建立起长期的、稳定的信任,就必须建立起情感上的联系。这就要求个体间经常交流思想感情、尊重对方、多多联系。例如,久病的患者和特定的医生相识多年后,往往会产生较强的信任感。可见,与其想着“拉关系”,不如相互尊重、真心相处。

还有研究者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了医患双方的心理需要,认为求医过程中尽量满足医患双方的需要能促进医患关系。首先来看“归属和爱的需要”。患者进入医院这个陌生的环境,面对不熟悉的病房、病友、医生、护士及一整套复杂的诊疗程序,茫然与无助可想而知,如果再加上部分医护人员冷漠、不耐烦,更是让患者毫无归属感。

另一个需要是“尊重的需要”。对于患者来说,他们身患疾病,在诊疗过程中是求助者的身份,自尊心自然脆弱。部分医务人员态度冷漠、言语简单、治疗检查方案选择独断,把患者隐私或病情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使患者感觉与实验室中的动物无异,更谈不上有被尊重的感觉。这样的情境难以让患者对医务人员形成良好印象。同样,医生也有尊重需要。医务人员的劳动付出与收入回报不成比例是现实,不被尊重的感觉在所难免。患者或家属对医生的不信任,甚至辱骂、殴打更是让医务人员的尊重需要无法满足。极度的气恼又怎么能带来良好的工作效果?所以,只有满足医患双方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医患关系才有可能良性发展,而这就需要医患双方互相尊重、互相关爱。

“医患”信任,是在没有任何自我防御的情况下选择相信对方,所以建立起良好的“医患”信任从来就不是容易的事情。其实,学会信任也是一种能力。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尝试着信任别人,那么我们离建立起整个社会的信任体系也就不远了。我们希望,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医患关系的天空将洒满信任的阳光!

上一篇:逆反的后生
下一篇:奇迹般崛起的“脐带”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