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21128_323388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画报》

《科学画报》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由中国科学社于1933年8月创刊,距今已有80年的历史。《科学画报》在80年的办刊历程中,形成了通俗生动、图文并茂地介绍最新科技知识,形式多样地普及科学技术的特点,对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水平,启发青年爱好科学、投身科学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当今的不少著名学者、教授、科学家,青少年时代都曾受到它的熏陶和启发。

文章数
分享到:

六大密码悬案

2012-11-28 15:22:43

文/陶

 

密码通过字母、数字等符号的组合挑战人们的智力。虽然数学、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但迄今为止,依然有一些密码在吸引着人们去破解。

 

神秘男子的死亡密码

 

1948年一个夏日的夜晚,有人看到一名穿戴整齐的男子躺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附近的萨莫顿海滩上。直到第二天早上,该男子仍旧一动不动——他死了。尸检显示,该男子死于中毒导致的体内器官受损。死者身上没有发现任何可以证明其身份的物品,对其身份展开的调查也都徒劳无功。

 

在发现尸体6个月后,调查人员在死者裤子的一个隐秘口袋中找到一张纸片,上面简单地印着一句波斯语,意为“结束”。这一发现被公之于众后,一条新线索很快浮出水面。一名男子称,就在命案发生当天,他把车停在海滩附近,忘了锁车门,后来车内发现了一本书,也不知是谁扔进来的。这是一本波斯语诗集,书的最后一页被撕去的部分刚好与死者身上发现的纸片吻合。书的背面还写有几行英文字母,可能是某种密码。

 

多年来,人们一直试图破解书后的字母密码,以解开至今仍悬而未决的死者身份之谜。有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软件对这些字母进行分析后确认,那并非一串毫无意义的信手涂鸦,而是具有一定组织结构、隐含着某种信息的。他们猜测,这可能是一组由某些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成的密码。目前,他们正沿着这一思路做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期能最终破解其含义。

 

《独立宣言》中的藏宝密码

 

1885年,美国出版了一本有关毕尔藏宝密码的小册子。出版者称,只要成功破译小册子中的三篇密文,就可以根据其指引,在弗吉尼亚州一个小镇中找到数量可观的财宝。换言之,这本小册子其实是一本加密的藏宝图。

 

据小册子上所讲,60年前,一个名叫毕尔的人把一只上锁的小盒子留给一个客栈老板代为保管,盒内装有三张藏宝密文,之后此人就消失了。客栈老板将这些密文交给了一位朋友。但他的朋友只破译出其中一份,这份密文中详细记录了所藏宝藏的数量。要想最终获得这些宝藏,还得破译出另外两份密文才行。

 

被破译的密文使用的密钥是美国《独立宣言》。密文中的每一组数字指代的是《独立宣言》中某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比如,“12对应的是《独立宣言》中第12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1980年,曾有研究人员尝试利用计算机对另外两份未解的密文进行破译。但计算机分析结果显示,密文中的内容很可能是毫无意义的。研究人员据此推断,所谓毕尔藏宝密码不过是一场恶作剧而已。然而,数十年过去了,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人对寻宝热情不减,并为破解密文不懈努力着。

 

作曲家密码

 

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十分热衷于编制密码。1897年,他给一位朋友编了一条含有87个符号的密码。40年后,朋友在回忆录中将密码公开,表示自己一直没能破解其中的含义。

 

埃尔加留下的3行密码中包含了24种不同的潦草符号。有研究人员对密码进行分析后认为,这些符号可能是一些简单的“替代密码”,每个符号表示一个字母。埃尔加密码的谜底至今仍未揭晓,有人猜测它或许是一种只在埃尔加和其朋友之间使用的速记符号。

 

难解的英格玛密码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密码的编写方式开始由手写向机器编写转变。密码机可以编出千变万化的密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德国海军在1926年首次使用的英格玛密码机。

 

这种密码机利用34个机械转子,可以改变加密文字的电路信号。转子设置会定期改变,通常每天都会变化,这意味着信息的加密方式很少会重复。在计算机之父、英国科学家阿兰·图灵和他制作的密码破译机——“图灵炸弹”的帮助下,盟军最终破解出许多份有助于扭转战局的英格玛密码电报,但仍有不少信息始终未能被破译。

 

2006年,荷兰一位业余密码破译员开始着手破解3条当时被盟军截获但未能破译的英格玛密码。为此他制定了一项名为Enigma@home的计划,全球的计算机用户都可以参与协助进行密码破译。经过努力,其中两条密码已被成功破译,一条的内容是潜水艇位置的工作报告,另一条描述了一位船员在受到攻击后被迫潜入水中的经过。但是,迄今第三条密码仍有待破译。

 

有专家表示,英格玛密码抗计算机攻击能力很强,破译时必须具备一定的二战背景知识,否则很容易走入死胡同。

 

中世纪手稿密码

 

1912年,一位书商在一座意大利修道院中发现了一本以奇特字体写成的中世纪手稿。其中充斥着各种草药、占星图、仙女的插图,还有一些难以辨认的笔迹。据说,这份手稿曾被罗马皇帝鲁道夫二世收藏。

 

有研究者认为,手稿中的单词长度以及符号组合模式具有某种语言结构特征,不太可能是后人伪造的。然而,在被发现后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经过包括一些顶尖译码专家在内人士的多方努力,人们还是没能破译其中的只言片语。

 

2004年,一位英国计算机和语言学家发表文章称,这份手稿中的内容其实根本毫无意义,利用16世纪已有的一些密码技术完全可能写出这样的手稿。2007年奥地利一所大学的研究证实,英国研究人员的说法不无道理。他们发现,对手稿笔迹特征的统计结果显示,其基本上是胡言乱语之作。

 

2009年,经年代测定确认手稿使用的羊皮纸是15世纪中期的产物。尽管如此仍有人认为,年代久远并不能排除手稿本身毫无意义的可能性。

 

12宫杀手密码

 

196812月至196910月,在美国旧金山一个号称“12宫”的连环杀手谋杀了至少7名无辜者。杀手还亲笔写信,嘲笑当地警察和新闻媒体的无能。他在信中表示,有更多的受害者尚未被发现,并在信中写了一些加密信息,声称只要破解了这些信息就能获知其身份。然而,时至今日仍有部分信息未能被破解,凶手一直逍遥法外。

 

12宫杀手给出的前3份密码是以符号取代字母的方式加密的。一些常用的英文字母,比如“e”,会用不同的符号替代,因此普通的密码破解技术难以发挥作用。最终,通过猜测“杀戮(killkilling)”一词可能会出现在信息中,3份密码终于得以破解。将破译结果综合后得到了一条较长的信息,内容主要描述凶手在杀人时的愉悦感和杀人动机,但没有关于凶手身份的线索。

 

196911月,杀手又发送了一份加密信息给当地媒体,执法部门认为这可能是破案的关键。这串密码有340个字符,比前3份密码短,并且使用了不同的加密方式。这份被称为Z-340的密码让包括美国联邦调查局在内的各路译码专家们大伤脑筋,至今一无所获。有研究过这份密码的计算机专家猜测,也许有必要对其中的符号顺序进行一番重排,才有可能利用软件找到谜底。

上一篇:为何高处不胜寒
下一篇: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传言与真相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