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30928_323418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画报》

《科学画报》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由中国科学社于1933年8月创刊,距今已有80年的历史。《科学画报》在80年的办刊历程中,形成了通俗生动、图文并茂地介绍最新科技知识,形式多样地普及科学技术的特点,对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水平,启发青年爱好科学、投身科学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当今的不少著名学者、教授、科学家,青少年时代都曾受到它的熏陶和启发。

文章数
分享到:

竹炭排毒只是臆想

2013-09-28 16:03:47

竹炭排毒只是臆想

/云无心

23989

有许多广告宣称:竹炭可以吸附人体内有害物质,净化血液中的毒素;有助于人体消化排泄,清洁肠道,排毒养颜。基于这种理念,一大批“竹炭食品”走向市场,如竹炭花生、竹炭面包、竹炭蛋糕、竹炭月饼等。然而,事实如何呢?

竹炭就是用竹子烧出来的炭。用竹子或者树木烧炭有悠久的历史,白居易的《卖炭翁》就是在山中伐木烧炭。与木头相比,竹炭的化学成分没有大的不同。不管是竹炭还是木炭,都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无定形碳。它们有很多微孔,从而大大增加了表面积。每克物质所拥有的表面积被称为比表面积,竹炭的比表面积一般在150500平方米每克的范围内。因为这些微孔结构和巨大的表面积,竹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净水、净化空气、除臭等方面大有用武之地。

炭的吸附能力跟比表面积密切相关。虽然150500平方米每克的比表面积不小,但跟活性炭比起来还是差了许多。活性炭是炭经过进一步“活化”处理的产物,竹炭也可以作为原料。经过活化,比表面积可以增加到10002000平方米每克,甚至更高。不过,“活化”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工艺流程,不像竹炭那样卖炭翁都可以生产。

因为活性炭卓越的吸附性能,它也在医疗上被用于抢救口服导致的急性中毒。其作用机理是活性炭进入消化道,吸附有毒物质,从而减少人体的吸收。一般而言,是一次性使用几十克,也有多次使用的。不过,这种用法到底有多大作用,临床验证也不算非常充分。2008年,《柳叶刀》杂志发表了一项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总共4629个自杀病例被分成人数大致相同的3组,分别不用活性炭、活性炭50克用1次和每次50克活性炭共6次进行抢救。结果是用1次和6次在抢救成功率上没有显著差异。

作者的结论是“不推荐多次使用活性炭”。实际上,用与不用活性炭的那两组的抢救成功率也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不过,作者还是很保守地说:“这项研究没有体现出使用1次活性炭的作用,与此前报道的其他研究结论相左,原因可能是这项研究的设计方案没有区分是在早期(服毒2小时内)和更长时间使用活性炭。”

有一种大肠癌患者使用的药物叫做伊立替康,会导致腹泻,同时降低药效。2004年发表了一项二期临床研究,显示活性炭能够减轻腹泻以及增加药效。

既然活性炭在消化道内能够吸附毒药,那么作为“原生态的活性炭”,竹炭是不是真如广告宣传的那样,能够“吸附体内有害物质”“净化血液毒素”“清肠排毒”呢?

首先,“排毒”本身就是一个营销忽悠的概念。人体有自己的代谢系统,产生的有害代谢产物通过正常的代谢系统排出,并不需要什么“排毒产品”来帮忙。其次,不管是活性炭还是竹炭,都不能被人体吸收,到不了血液,更到不了全身组织。而“人体内的有害物质”,就算有,也是在细胞代谢中产生的。它们在体内的活动轨迹是从细胞进入血液,再到达肾脏,要么经肾过滤从尿中排出,要么随着血液回流。也就是说,它们没有什么机会再回到消化道中,而活性炭必须与被吸附物直接接触才能起作用。所以,对于“人体内的有害物质”或者“血液毒素”,即使真的像广告宣传的那样存在,活性炭也只能在消化道中打打酱油,竹炭穿肠过,“毒素”还在体内留。

那么,如果是食物中本来的有害物质,竹炭是不是能够清除呢?理论上是可以,但想想服毒抢救中一用就是几十克,吸附效果也还有限,加入食物中的那点竹炭或者活性炭能有多大机会与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充分接触,希望实在是渺茫。

按照国家标准,一种成分进入食物中,有三种情况:一是作为食品原料,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二是作为食品添加剂,改善食品的感官、口味或者稳定性的性能。三是作为食品加工助剂,在加工过程中使用,但在成品中需要尽量去除。对于实在不能完全去除的,应该实现残留量尽可能低,而且在最终产品中不能具有任何功能。竹炭或活性炭都不属于上述三种情况,所以,“竹炭食品”其实是违反国家标准的非法食品。


上一篇:太空解手与古人如厕
下一篇:捕捉鸟儿的精彩瞬间——鸟类摄影入门(下)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