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31104_323421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画报》

《科学画报》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由中国科学社于1933年8月创刊,距今已有80年的历史。《科学画报》在80年的办刊历程中,形成了通俗生动、图文并茂地介绍最新科技知识,形式多样地普及科学技术的特点,对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水平,启发青年爱好科学、投身科学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当今的不少著名学者、教授、科学家,青少年时代都曾受到它的熏陶和启发。

文章数
分享到:

那些不靠谱的“健康秘诀”(上)

2013-11-04 14:14:20

那些不靠谱的“健康秘诀”(上)

文/寻

在信息时代,人们随处可以搜寻到有关医疗保健的各种建议,自封的专家亦爱成天向人兜售“健康秘诀”。其中,最具欺骗性的建议往往带着科学的名义,而事实上其背后可能既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持,也没有科学实验的验证,只是热衷于科学概念的一面而不能自拔的想当然。

这些想当然的“健康秘诀”通常源于西方,但中国本土的提倡者也会推波助澜,有时还会增加传统观念的阐述,以加强此类迷信的说服力。

 24425

排毒

在西方传入中国的“健康秘诀”中,“排毒”无疑是最不靠谱的秘诀之一。在传统文化中,“毒”是一个抽象概念,涵盖一切对人体不利的因素。对于不少“排毒”爱好者来说,一切自然的人体活动都包括在“排毒”渠道中,比如出汗、呼吸、排泄、呕吐、咳嗽、喷嚏乃至于流泪、擤鼻涕、掏耳朵等,只要能跟“排放”扯上关系的,都可能是“排毒良方”。

在国外“排毒”本身就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市场,有不少专门以“排毒”为业的人,寄生在“排毒者”对健康的渴求上。在国内,更多的是把“排毒”当作销售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的一个卖点。“排毒”产品之所以经久不衰,其根本原因在于,“排毒”的理论基础几乎不可动摇。的确,我们生活在一个“毒”的世界里,呼吸的空气有污染,吃入的蔬菜有农药残留,还有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化学药品、辐射、防腐剂,以及无所不在的病原微生物。绝大多数的“毒”确实避无可避,唯有一“排”。

然而,在科学上并不存在固定的“毒素”,毒素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比如,在我们缺水的时候,水是最好的营养;一旦饮水过量,超过我们的排放能力,水就变成了毒素。严格地讲,我们生活的环境并不像“排毒者”所认定的那么恐怖,绝大多数在超越特定剂量才能称为“毒”的物质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在合理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而那些超标的环境毒素,所谓的“排毒良方”其实是无能为力的。

如果我们接受“排毒者”那种广泛的“毒素”定义,我们的确生活在“毒”的世界里,然而同时我们不做任何事,我们的身体就在“排毒”。事实上,与天然的排毒手段相比,这些“排毒良方”要么是无效的,要么反而增加了人体内脏器官的排毒负担。

 

增强免疫力

当你在喷嚏连连、严重鼻塞、不停地流鼻涕时,一位热心的朋友语重心长地告诫:“身体太虚了,要增强免疫力,以免隔三差五就感冒。”这边的免费医学建议还没完,马上又有好心的朋友向你介绍增强免疫力的“补品”:高蛋白的螺旋藻、新鲜的大蒜、能清热解毒的芦荟、来自巴西的蜂胶……

增强免疫力已经成了最流行的,甚至连一些资深学者都经常误解的科学概念之一。在普通人心中,免疫力当然越多越好,越多越健康,不足则导致疾病。这就导致了“增强免疫力”这个科学概念的庸俗化,不管偏方食品具体有什么作用,推销者都喜欢借用“增强免疫力”来贴金。

我们真的需要增强免疫力吗?如果你真懂免疫力,你会知道花粉过敏是人的免疫力处于亢奋状态,针对不具有威胁性的外源物质产生了过度的免疫反应。而且,过敏并非特例,常见的感冒也是免疫亢奋、免疫力过高、免疫过度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你免疫力低下,你就不会感冒。引起感冒的病毒种类繁多,但是它们绝大多数在微弱的免疫力下就能按部就班地被清除消灭,不少甚至能跟人和平相处,不足为害。然而,我们的身体免疫力过强,针对极小的威胁采取了极端的免疫应答,结果让人患上了重感冒。在最常见的免疫性疾病(哮喘、艾滋病、食物药物环境引起的过敏、过敏性皮肤病)中,只有艾滋病跟免疫力低下有关,而其他三种都涉及免疫反应过度。幸好,那些增强免疫力的偏方几乎都没有效果,才让我们远离多病多灾的难堪之境。

 

抗氧化

自由基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一个概念,它在工业生产中极为重要,许多日用品中的高分子材料就是通过自由基反应生产的,如食品包装袋、染料、胶水、地毯以及各种管道等。然而,我们对自由基的了解却往往源于对健康知识的道听途说。

研究发现,许多疾病或者疾病过程都与自由基的破坏作用有关。失控的自由基导致机体衰老几乎是业界的共识。在生物体内自由基的产生往往源于氧化,而能遏制氧化的过程当然称为抗氧化了。由于研究者从生物体细胞中几乎都能找到自由基存在的证据,于是乎,抗氧化也就成了广泛适用的“健康秘诀”。

不过,无论是衰老研究,还是抗氧化研究,目前都还局限于不停地重复许诺的阶段,而这些诺言都缺乏现实的应用。生物体能产生各种抗氧化剂,如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以对抗氧化作用及其副产品自由基。如果氧化产生自由基,而自由基导致了衰老与疾病,那么我们食用大量的抗氧化剂就能更加健康长寿,这是不少“健康秘诀”给出的预言与承诺。

抗氧化剂的潜在健康效应已经取得了实验室证据,在科学家建立的孤立的实验室系统中,抗氧化无疑能减少自由基的损害。然而,这些潜在的效应都未能跨越现实的复杂体系,在实践研究中,抗氧化没有明显的健康或者长寿效应,甚至有科学报告显示它们有害无益。复杂体系是生物界,尤其是医学的科学基础之一,这是人们常听说的三期临床研究的背景,无论在理论上多么无懈可击,孤立体系中发现的作用在大多数时候并不能在复杂体系中观察到。

 

打吊针

在现代医学的发展过程中,静脉输液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在现代医学实践中几乎不可或缺,无数人的生命都因此得到挽救。然而,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对静脉输液过分迷信,因此在许多医疗机构中出现滥用的情况。静脉输液,俗称打吊针,迷信者两大主要的信条是,打吊针本身具有治疗作用,以及打吊针对疾病的治疗来得快。

对于重感冒等大多数的疾病而言,除非患者本身出现体内电解质失调,否则打吊针完全不具有任何治疗作用。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如果你能正常饮食,就不太可能存在电解质的失调。事实上,不合理的打吊针反而容易引发水、电解质的失调,增加人体器官进行水、电解质调节的负担。

那么,打吊针治疗是否比非吊针治疗见效更快呢?这是很多专业人员对药理学或者疾病康复缺乏全面认识而产生的误解。实际上,打吊针远不是最快的给药方式,静脉推注、肌肉注射、皮下注射以及针对患区的局部用药都可能比打吊针更快地达到药物高峰浓度。绝大多数药物见效都需要时间,这个时间的单位是天,有时甚至是星期或者月。

对于迷信打吊针的人而言,打吊针没有好处,反而有许多坏处。打吊针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引起感染、静脉炎、局部渗漏等。而更为严重的是,体液失衡可能会导致高血压、心衰、水肿,电解质失调可能产生多器官损伤与异常,静脉血栓则可能造成肺梗死。如果医疗操作不规范,打吊针还会传播疾病,让人体本身所具有的皮肤等保护屏障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上一篇:雾霾何时休(上)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是变革还是烦恼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