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40430_323440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画报》

《科学画报》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由中国科学社于1933年8月创刊,距今已有80年的历史。《科学画报》在80年的办刊历程中,形成了通俗生动、图文并茂地介绍最新科技知识,形式多样地普及科学技术的特点,对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水平,启发青年爱好科学、投身科学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当今的不少著名学者、教授、科学家,青少年时代都曾受到它的熏陶和启发。

文章数
分享到:

与植物人对话

2014-04-30 10:02:42

/

 27207

死与生相对,是个哲学问题,更是个很难解的神经生物学问题。

 

莎士比亚让王子感叹要不要死,虽然也是神经生物学问题,是关于大脑对自身决策的神经生物学问题,但非本文讨论的问题。

 

本文主题是,如何确定一个人“死”了。内容非哲学、亦非技术,而是介绍一个巧妙的实验思路:选择重要的问题,用20多年前的旧技术,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解决问题。

 

何为“死”?一个貌似简单的现象实际很难下定义,而确定生死还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平常对死亡的粗略定义,一般说得过去,例如在医院以外常将无呼吸、心跳作为判断死亡的标准。但是,在现代医院只依据呼吸、心跳判断死亡就不合适。这一问题,不仅与个体有关,与家庭成员如何决定是否撤除维持呼吸心跳的机器有关,也与人类普遍关心的生死问题有关。

 

神经生物学结合现代成像技术,可以化解这个貌似哲学问题的神经生物学问题,找到物理学答案。

 

神经生物学的研究,从来都与物理(和化学)有很强的交叉。意大利医生兼物理学家路易吉·伽伐尼发现电刺激蛙腿导致肌肉收缩,这个发现成为电生理学的开端。检测神经系统电流、电位的方法,检测脑活动的方法,都成为神经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基本需求。从20世纪初的脑电图(简称EEG)到80年代的正电子扫描(简称PET)、90年代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简称fMRI),都推动了脑机理的研究,改善了脑疾病的诊断。

 

目前,PETfMRI主要(但不仅仅)用于检测局部脑血流。利用fMRI检测血氧水平依赖(简称BOLD)信号的方法,是日裔科学家小川诚二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工作期间发明的。因为脱氧的血红蛋白(简称dHb)与氧化的血红蛋白(简称Hb)磁性不同,能够被fMRI所检测。当神经细胞活动增加时,脑的局部血流增加,带来更多Hb,改变dHbHb的比例,fMRI可以检测到BOLD信号,间接反映局部脑区神经细胞的活跃程度。

 

现代医学在可以维持植物人的呼吸心跳的同时,给医学、伦理出了难题。其实,如何确定植物人有无意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英国剑桥大学的艾德里安·欧文等于2006年在《科学》杂志发表一篇短文,用fMRI探寻植物人的意识是否存在。他们检测的一名患者在23岁时因为车祸导致脑损伤,虽然有睡眠觉醒的周期,但无临床医生可以检测到的反应,完全满足植物状态的诊断。欧文等先在跟她说话的时候检测fMRI,发现图像上好像有反应,但不能确定是有意义的反应。

 

欧文等设计实验,请正常人设想自己打网球,发现可以用fMRI观察到脑的特定区域有BOLD信号;请正常人设想在家里走动,发现另外脑区有BOLD信号。欧文再用语言请患者设想打网球或在家里走动,结果发现患者与正常人一样的脑区有BOLD信号,从而认为该植物人实际有意识。

 

此后,欧文指导的课题组对英国54名诊断为植物状态的患者进行fMRI检测,其中5名可以检测到fMRI的反应,一名年轻男子的反应更神奇:在外界向他问话时,可以在fMRI信号上显示YESNO。在fMRI的脑成像图上,并无直接表示YESNO的区域。欧文等请正常人在回答YES时想象自己打网球,而如果回答NO时想象在家里走动,这样,可以观察到正常人打网球的特定BOLD信号表达YES,在家走动的特定BOLD信号表示NO。在检测的54名患者中,那名神奇的年轻男子可以正确回答YESNO。比如,询问他父亲的名字后,请他用打网球或在家走动代表YESNO,结果他只在被问到他父亲真名时出现打网球的BOLD信号,其他都显示在家走动的BOLD信号。这说明,他能够学会临时制定的规则并给予正确的答案。

 

这名年轻男子的反应说明,他肯定有意识,对于他的家人有很大意义:不仅他活着,而且可以与他交流。当然,目前不能检测到反应的其他患者,并不能断定其缺乏意识,还有待开发新的实验设计和检测方法。

 

fMRI所需要的机器价格昂贵,不适合一般家庭使用,也不是所有医院的常规设备。于是,欧文等开始试用EEG,发现也可以观察到植物人的脑电信号。

 

神经生物学研究,对人类思考生死的问题提供了科学基础。


——选自《科学画报》2014年第4期


上一篇:信息技术带来新疾病(上)
下一篇:视错觉成就了印象派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