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60504_323520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画报》

《科学画报》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由中国科学社于1933年8月创刊,距今已有80年的历史。《科学画报》在80年的办刊历程中,形成了通俗生动、图文并茂地介绍最新科技知识,形式多样地普及科学技术的特点,对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水平,启发青年爱好科学、投身科学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当今的不少著名学者、教授、科学家,青少年时代都曾受到它的熏陶和启发。

文章数
分享到:

拿自己做实验,疯狂or奉献 ?

2016-05-04 09:26:21
38805

文/陶 颖

  2002年3月,英国一家医院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雷丁大学控制论教授沃尔维克。身体健康的他自愿在这里接受一场富有开创性的外科手术,在自己的手臂内植入一块带有100个电极的芯片,使他的神经系统可以通过芯片线路与计算机相连。

  沃尔维克称,此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人脑如何感知和破译计算机向其发送的电子脉冲信号。这是一项危险的手术。如果成功将为人体修复等领域的研究开辟新的道路,而一旦失败则意味着沃尔维克可能会因此遭受感染、截肢、神经受损,甚至大脑损伤的厄运


  现年56岁的沃尔维克回忆起手术时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当医生问他是否准备好了,他没有丝毫恐惧而是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芯片植入手臂时那种有如触电般的感觉让他觉得棒极了。

  而这枚“长”在手臂内的芯片也不负众望完成了沃尔维克期待它完成的工作。它能感知和传送大脑发出的相关信号,使沃尔维克可以通过思维来操控一些物体的运动。实验显示,在植入芯片6星期后,他的大脑就学会了破译芯片发出的反馈信号,使他可以借助仪器用手臂来判断自己与某样物体之间的距离。

  历史上,像沃尔维克这样敢于拿自己的身体做实验的科学家不乏其人,大名鼎鼎的牛顿就是其中之一。他曾经为了研究视幻觉是如何产生的而直接用眼睛凝视太阳,结果差点弄瞎自己的双眼。如此铤而走险,不同的人怀有不同的目的。他们有的是为了验证某项令人难以置信的观点,有的是为了取得某种科学上前所未有的突破,有的则是为了拯救他人甘愿牺牲自己,也有人只是单纯地将此视为一条一夜成名的捷径。其结果也各不相同,少数幸运者因此功成名就,也有不少科研人员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 在美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人体自我实验者当属一群具有强烈献身精神的军医,其事迹着实令人敬佩。在美西战争(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殖民地而发动的战争)期间,美国军队中爆发了严重的黄热病疫情。为了搞清楚这种疾病的起因,一些军医决定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进行实验。之前已有研究者证实了黄热病并非一种通过人体接触传染的疾病。

  在此基础上,军医们故意让接触过黄热病病人的蚊虫叮咬自己的身体,以进一步明确黄热病的传播是由蚊虫叮咬引起的。这项实验最终导致一名军医死亡,另一名军医由于长期遭受黄热病并发症的折磨于53岁时英年早逝。可以说,他们更像是一群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在科学的战场上光荣地倒下的士兵。


  无独有偶,英国诺丁汉大学也有这样一位以自己为实验对象的医学专家——普瑞查德。他是一位免疫学家,长期致力于多发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研究。根据其早年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进行的实地研究,普瑞查德惊奇地发现,与卫生条件优越的发达国家相比,生活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发展中国家的人们患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概率要低得多。这使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推测,即过度讲究卫生可能会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失衡从而使人更容易患病。而其后的研究也显示,寄生虫的侵袭可以使老鼠的免疫性疾病得到有效抑制。

  为了进一步证实自己的观点,2004年,普瑞查德决定以自己为对象开展相关人体实验。他有意让一群寄生虫寄生于自己体内,以观察自身的反应。实验伊始,为了确定对成年人安全有效的寄生虫数量,他着实吃了一番苦头。如果寄生虫的数量过少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过多则有可能会让宿主也就是他本人患病甚至因此丧命。经过一番折腾,普瑞查德最终成功为自己的寄生虫实验确定了安全剂量,也为今后开展更大规模的人体实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普瑞查德的研究得到了其所在大学的大力支持,而有些科学家之所以选择拿自己开刀实属无奈之举。澳大利亚胃肠病专家马歇尔的情况就是如此。上世纪80年代,由于始终无法说服医学界的同僚们相信,胃溃疡的成因是由于细菌感染而非心理因素作怪,马歇尔苦恼不已。走投无路之下,他决定拿自己做一回实验。他亲口喝下了取自胃溃疡患者胃部、含有无数细菌的液体,希望借此使自己的胃黏膜发炎,以证明其理论的正确性。虽然这一令人作呕的实验让马歇尔患上了严重的胃炎,但他总算没有白受皮肉之苦:化验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正是导致胃溃疡的元凶。2005年,马歇尔因这项研究成果荣获诺贝尔奖

  当然,并非所有敢于进行人体自我实验的科学家都能像马歇尔一样,幸运地走上一条通向诺贝尔奖的康庄大道。2009年,一位年轻的药物研究者为了探寻延缓衰老的新方法,给自己注射了一种实验性药物并最终因此丧命,死时年仅22岁。这起悲剧**件无疑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即使像沃尔维克那样热衷于改造自己的科学狂人也坦言,目前尚没有任何机制能确保这类实验的安全,因此,如果你真的打算这么做必须考虑清楚后果。他本人接下来计划实施的一项实验是在自己的大脑深处植入电极。由于担心自己会在实验中遭遇不测而过早与家人永别,沃尔维克打算等到60岁时再开始这项令人心惊胆战的冒险。

  其实,除科学家外,许多普通人也对人体自我实验很感兴趣,并乐于亲身尝试,有的甚至还小有成就。比如1969年,一位患有糖尿病的工程师伯恩斯坦利用其自行研制的血糖监测装置,通过自我实验发现,每天小剂量多次使用胰岛素比一次性大剂量使用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通过各种装置观察、监测自己的身体正渐成风潮。像可以监测睡眠状态的专用头带,可以感应距离、速度、时间等信息的特制运动鞋,可以记录哮喘发作时间和地点的呼吸器,等等,都成了人们开展人体自我实验的好帮手。在欧美等地,不少此类实验的爱好者还成立了专门的组织,定期交流彼此的实验“成果”与心得体会。他们非常执著于在自己身上做实验,利用各种监测设备跟踪自己的生物信息、行为信息,并期待通过对获取的数据的分析,改善自己或他人的生活。不过有专家提醒,普通人对人体自我实验还是浅尝辄止为好,如果过度沉湎其中导致实验成瘾,反而会得不偿失。



——选自《科学画报》


上一篇:人能在“水”中呼吸吗?
下一篇:世界十大奇特真菌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