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80103_676245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画报》

《科学画报》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由中国科学社于1933年8月创刊,距今已有80年的历史。《科学画报》在80年的办刊历程中,形成了通俗生动、图文并茂地介绍最新科技知识,形式多样地普及科学技术的特点,对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水平,启发青年爱好科学、投身科学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当今的不少著名学者、教授、科学家,青少年时代都曾受到它的熏陶和启发。

文章数
分享到:

双十一跟你不得不玩的那些套路

2018-01-03 17:27:00

  当你扫视众多爆款、必囤,最终目光停在了本期的《科学画报》上,这是一个由你的大脑主导的过程。你的大脑会迅速将注意力聚焦在宝贝描述,调动起你的情绪让你自然而然地想到:“买买买!”

  这个过程听上去像一堆废话,但越是废话越不容易证明呢(哥德巴赫猜想不也就是“1+1”嘛)。为了洞悉消费者的想法,卖家可谓操碎了心。

  当神经科学遇到市场营销

  卖家是怎么知道你的想法的?他们可能参考了神经营销学这项技术。它结合了神经科学和市场营销学,使用脑成像技术研究在购买行为发生时人类的大脑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帮助了解消费者的真正需求。

  传统市场营销学的研究主要基于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研究消费者如何应对新产品的出现。这些方法具有它们的优点,但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它们不得不询问受试者的想法。然而,人们所说的和他们所想的往往大相径庭。相较之下,神经营销学深受瞩目的主要原因就是能够获得人脑的直接信息。研究人员并不需要询问任何问题,只需要记录下人们潜意识下的反应即可。

  神经营销学使用脑成像技术,在不对人产生任何伤害的情况下监测到大脑的结构,呈现出大脑在做出决定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例如,研究人员使用功能性磁共振(一种通过记录血流变化以了解大脑活动程度的技术)就得到了各种惊人的发现。

  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就是,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决定不完全和经济学理论相关。实际上,情绪对于消费是至关重要的,即使是理性的消费也不可能和情绪无关。情绪还可能是揭示令人难以理解的“品牌热衷”现象的钥匙。在一项研究实验中,测试者使用功能性磁共振对忠于百事可乐品牌的受试者进行了“品牌测试”。开始,受试者并未被告知所饮用的可乐是什么品牌。当他们做出选择时,大脑的主要活动区域是和理性思考相关的皮层;而当受试者被事先告知所饮用可乐的品牌时,取而代之的是和情绪相关的边缘系统活动最为兴奋。由此可见,通过触发积极的情绪,成功的品牌往往能够驾驭人们的理性消费。

  神经营销学的另一个重要的发现是,通常在食品、上瘾药物等刺激下才会兴奋的大脑奖励中心,品牌效应同样会使其兴奋。研究人员正在分析该区域的大脑活动是否与需求相关,他们深信能够找到消费者大脑中的隐性需求和偏好,从而制定出恰当的营销策略。

  脑电图成为神经营销利器

  目前,一些公司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来进行神经营销研究,因为它能够精确定位大脑的活动区域。然而,功能性磁共振的使用成本实在太高,而且在进行大脑扫描时必须将头部固定,假如在20分钟内头部有几毫米的移动都会使实验功亏一篑。此外,这种脑成像技术的响应速度慢,常会出现5秒的延时,因而无法用于需要快速响应的对象研究,比如电视广告。

  事实上,大多数神经营销公司使用要求低得多的脑成像技术——脑电图。使用脑电图非常简单,只需要在受试者的头上戴上一个布满电极的帽子即可。除此之外,脑电图还有一个功能性磁共振无法匹敌的优势,就是接收的是实时信息,没有延时。脑电图能够揭示市场研究者所关注的3个疑问:你关注了吗?你的情感被调动了吗?它难忘吗?如果一件产品没有能满意地回答这3个问题的话,必将遭受惨重的失败。

  神经营销公司利用脑电图分析消费者大脑中的隐性需求和偏好,从而制定恰当的营销策略。

  现在,有不少大公司都开始在市场研究中引入神经营销学,对广告、电影宣传片、快餐、饮料、配件、包装、汽车设计,甚至是新产品的设计思路等进行分析研究。

  不过,神经科学家也提醒人们也不要盲目乐观。它可能被用于引诱人们购买他们不愿意、不需要甚至无法负担的商品。所以,这个领域的伦理学问题有待讨论。毕竟,这项技术不应该用来帮助设计人们不需要的产品的。相反,它应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什么才是消费者需要的,帮助定位大众的需求。

上一篇:这么外向的蓝孩纸,一定很容易无聊吧?
下一篇:未来无人机的N个场景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