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90714_919476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画报》

《科学画报》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由中国科学社于1933年8月创刊,距今已有80年的历史。《科学画报》在80年的办刊历程中,形成了通俗生动、图文并茂地介绍最新科技知识,形式多样地普及科学技术的特点,对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水平,启发青年爱好科学、投身科学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当今的不少著名学者、教授、科学家,青少年时代都曾受到它的熏陶和启发。

文章数
分享到:

有人因为相信果汁能排毒丧了命……

2019-07-14 23:02:00

  前几天的微博热搜上出现了这么一条:一名女子感冒高烧数天却不去医院,每天喝果汁排毒,最后因肺部严重感染抢救无效死亡。

  果汁排毒?你信吗?

  “排毒饮食”不是新鲜事物,世界上有许多地方在很久以前就有类似的概念——人们认为身体在不停地产生毒素,需要通过某些食物来“清洗”身体,“排出”毒素。一直以来各种“排毒法”层出不穷,从来不缺乏追随者。

  果汁排毒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方法,实践者所采取的方案不尽相同,但都是在一定时间内,只喝果汁或蔬菜汁,不吃其他食物。这些果汁被称为“排毒果汁”或“轻断食果汁”,还有不少名人为这些产品代言。而在网络营销中,相关监管部门却又几乎失声。如今,这个“钱景广阔”的市场足以用一地鸡毛来形容。

  对于排毒果汁的效果,按标准的科学表述来说:没有证据支持它的功效。因为“排毒”本身就是个伪科学的概念,而果汁排毒所采用的食谱并不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科学家很难去研究这样的“养生”方式,自然也就缺乏科学证据了。

  那么,许多人感觉“有效”,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方面,有的果汁中含有大量果糖,会让果糖不耐受的人出现腹泻。还有一些果汁因为质量不合格,也会导致腹泻。许多人把吃了“排毒食物”之后的身体反应都当作“排毒”,于是腹泻也就被当作“有效”了。

  另一方面,这些果汁或蔬菜汁中几乎不含蛋白质和脂肪,热量低,不足以满足人体的正常需求,所以只吃这些很可能让人出现低血糖、肌肉酸痛、乏力、头晕眼花、恶心等症状。这些本来都是副作用,却被不少人当成了“排毒”。

  虽然没有科学证据可以证实排毒果汁的无效,不过有一些著名医疗机构都写过关于排毒餐和排毒果汁的综述。比如,美国著名医疗保健网站WebMD上的《关于排毒饮食的真相》称:“如果你的目标是减肥,排毒饮食或许可以帮你减掉几磅,但很可能会反弹,而且它肯定不是一种健康的方法……如果你的目标是为身体排毒,那么不要浪费时间和金钱。你的身体就是一个排毒专家,毒素不会在你的肝脏、肾脏或身体其他部分积累,你也无法通过最新的排毒秘方排出它们。”最后,文章的结论是:“近年来,我们听说了大量的排毒饮食法,但都是些没有益处的炒作。很多方法可以让身体保持健康和清洁,但这不是其中之一。”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排毒背后的污垢》一文称:“果汁排毒会让人体缺乏有价值的营养。经常进行果汁排毒,会让人出现流感症状或者肌肉疼痛……鼓吹者说这是毒素离开身体的表现,但注册营养师却会将这些现象解释为缺乏能量和营养的表现。”

  干净卫生的果汁当然是一种安全的食品,可以成为均衡食谱的一部分。然而,如果为了“排毒”而只喝果汁,那么这种饮食方式甚至不能算安全。

  WebMD的总结是:对于特定病症的人群,排毒饮食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危害健康。排毒饮食无法改善人的血压和血脂情况,对心脏没有积极影响。对于糖尿病患者,排毒饮食可能相当危险——如果患者在服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那么任何严重限制进食的食谱都可能导致危险的低血糖。

  我们可以剖析为什么这种和那种“排毒法”都是无效的,但读者总是会问:那该怎么“排毒”呢?答案是:人体本身就有完善的“排毒”系统,所谓的“排毒法”既没用也没必要!

  人体的皮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是一道防线,可以挡住许多有毒有害物质,防止它们进入体内。而免疫系统能识别侵入体内的外来物质,并把它们消灭。肝脏和肾脏则是过滤系统,把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过滤掉。要想“排毒”,关键是让这套系统有效运转。排毒果汁或其他排毒饮食都是营养不良的食谱,无法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和热量。身体都无法正常运转,如何指望“排毒系统”正常运行?

  简而言之,全面均衡的营养、适当的总热量和适度的运动,是让人体“排毒系统”有效运转的保障。只要身体处于良好的营养状态,就不需要用外在的方法去“排毒”。而如果身体正处于不良状态,如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那无论什么“排毒法”也都是无能为力的。

本文来自《科学画报》

上一篇:倒春寒“杀伤力”有多强?
下一篇:真正的女神,连粉丝都是巨匠伟人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