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90716_919691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画报》

《科学画报》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由中国科学社于1933年8月创刊,距今已有80年的历史。《科学画报》在80年的办刊历程中,形成了通俗生动、图文并茂地介绍最新科技知识,形式多样地普及科学技术的特点,对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水平,启发青年爱好科学、投身科学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当今的不少著名学者、教授、科学家,青少年时代都曾受到它的熏陶和启发。

文章数
分享到:

拖延一时爽,一直拖延一直爽(并不)

2019-07-16 22:07:00

  以下情形你大概不会陌生:一份开了头的电子邮件,写给工作伙伴或久违的朋友,却迟迟处于草稿状态;一张待收拾的书桌,杂物几乎淹没了重要的文件;甚至,拖到最后一刻才磨蹭着收拾远行的行李,风风火火一路狂奔去赶即将起飞的航班……

  就这样,我们一面高喊着“我拖延我忏悔”,一面继续躲起,像一只脑袋埋进沙堆的鸵鸟。英国文人塞缪尔·约翰逊曾写过这样一段文字,阐释拖延:“我们一直推迟我们知道最终无法逃避的事情,这样的蠢行是一个普遍的人性弱点,它或多或少都盘踞在每个人的心灵之中。”

  尽管早在16世纪,“拖延”一词就进入人们视野,学者们对它的研究历史却只有20余年。1991年,在一篇题为《拖延与顺从》的论文中,后来获得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自曝拖延经历——他需要将一箱衣物从居住的印度寄往美国,因为预计需要用一个工作日处理,于是决定晚点儿寄,结果日复一日,足足拖了8个多月。“8个多月里,每天早上醒来,我都决心第二天一定要将箱子寄出。”但是,他一直没有付诸行动。这篇论文发表后,拖延成为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许多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纷纷加入研究阵营。

  为何要拖延

  “拖延”一词最初亮相于爱德华·霍尔出版于1542年的书中。拖延的拉丁原文是“procrastinatus”,取意“将事情推至明天”。一个有趣的巧合是,与此相差无几的时候,明代的中国,学者文嘉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工业革命后,“拖延”也渐渐具有了现在的含义,它通常视为“以推迟的方式逃避执行任务或做决定的一种特质或行为倾向,是一种自我阻碍和功能紊乱行为”。这并不难理解:和待发的邮件、待收拾的乱书桌伴随的,还有我们焦急的情绪。一面背负着罪恶感的折磨,一面享受些许莫名的快感——拖延者的情绪复杂纠缠,盘根错节,正如导致拖延的缘由一样枝蔓丛生。

  一个最令人心有戚戚的解释是“失败恐惧论”。荷兰格罗尼根大学教育心理学家史文伯格认为,作为一种焦虑反应,“失败恐惧”是拖延的重要因素。拖延者往往害怕犯错,担心自己的表现不能达到标准或者满足他人的期望,对评价内容的过度担心和焦虑导致了拖延,推迟或逃避执行有失败危险的任务,以便为自己留下辩白的余地:“不是我不够棒,只不过我拖延了,时间不够多。”

  这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家里奇·贝里的看法不谋而合:“对失败的担心源于这样一种推测——‘你所产出的,反映了你的整体能力’。然后,你通过拖延,保护自己的价值不会受到他人的评判。”

  另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解释是“时间感知”。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认为,只有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时间坐标参照中保持平衡的人们,才能充分享受生活,“如果只局限于其中一个坐标,生命观就会发生偏差,受到局限”。时间感知失衡的一个例子便是“轻视未来”,这种容易导致拖延的状态也体现了人类的某些天性:当一件事情或者一个目标的时间设定在遥远的将来,比如,为自己创建退休金账户、给孩子储存大学教育基金,就会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看上去没有实际上那么重要,以至于许多长期、重要的任务遭遇拖延。

  拖延一时爽

  拖延并非全无益处。事实上,有些情境下的拖延还会给我们带来其他好处,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一件被推迟的乏味任务被别人完成了”。此外,购买过程中的拖延,最终会因为商品过季而打折;如果你连争吵都拖延,可能会利用这段时间平静下来,更有效率地解决争端而避免伤害到亲友;甚至,如果偶然的拖延并没有令你受到惩罚,那么,这难免会让你期待奇迹的再一次发生,再次拖延——要知道,我们养成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因为它可以马上为我们带来一些益处,即使是“拖延”这种看起来反效率的习惯。

  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看,美国南康涅狄格州立大学的心理系教授詹姆斯·马泽认为,拖延是“与自我控制对立的冲动”的特殊形式。他还发现,当需要在两个任务之间作选择,出于及时行乐的本能,研究对象往往选择不太紧急的那一个——虽然那项任务更繁重,但他们似乎更愿意享受拖延带来的愉悦感。

  美国心理学家尼尔·菲奥里总结了他与成千上万拖延者合作的经验,发现他们的拖延有着共同的原因:“拖延可以带给人们暂时的释放压力的快感。”这一说法在很多拖延者身上得到了验证,其中不乏德高望重的教授。

  但是,这个说法存在吊诡之处:“拖延”作为推迟执行任务的行为,本是人们对抗焦虑的一种办法,这种焦虑大多来自做出决定或开始执行一项任务;但是,在拖延过程中,大多数拖延者都会感受到异样,心中有个声音喋喋不休——“你知道你不该这样做”,出于个人的压力、担心引起别人失望的自责以及个人效率的降低——这些感觉综合起来,往往又加剧了拖延和情绪焦虑,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不过,好在一定程度内的拖延行为都属正常,但是,长期的拖延则很可能是心理或者生理失调的一个表现。

  一直拖延,可能是病

  在心理学家看来,“拖延现象”具有普遍性,而“拖延症”则带有了临床色彩,应按照相应的诊断标准来划分。也就是说,大多数的“拖延”不过是一种现象,而非“病症”。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轻视拖延,因为它有可能是其他病症的征兆。如果你的拖延现象已经使你陷入这样的状态:懒惰、嗜睡、无法激发做事的欲望,而这种情形又发生在冬天,那就需要注意了,你可能得了季节性情绪紊乱。

  拖延与健康的关联并不止于预兆“病症”。很多研究表明,拖延的习惯还会令你付出更多的健康成本。每当接下一项新任务,大多数拖延者都会经历这样一个“情绪怪圈”:这次我想早点开始——我得马上开始——我不开始又怎样——还有时间——我应该早点开始,由此堕入新的自责,即便接下来再次发誓“我永远不会再拖延”,过山车般起起落落的心理状况仍难免对生理产生影响。

  目前,针对消极拖延的干预主要包括团体心理治疗和个人干预。前者通常被划分成6个90分钟的阶段,令拖延者先识别自己的拖延类型、理解与这些拖延类型相关的个体动机,而后通过减少拖延行为,最终学会控制自己的生活;后者则主要包括:增强对拖延的认识、制定一系列任务并积极监控自己的行为,通过表扬增加成功体验、增强效能感。

  显而易见,这些干预措施具备异曲同工之处,归结起来便是“个体必须有足够的动机、能力以及强的效能感,才能使行为成功”。这一点很容易理解:我们去做一件事情,总需要点儿什么激励——这一事实自有人类便未曾改变,根深蒂固,一如经济学家、拖延症研究权威乔治·安斯利眼里的拖延:“你完全可以称之为本能。”

本文来自《科学画报》

上一篇:太空解手与古人如厕
下一篇:倒春寒“杀伤力”有多强?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