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明的海洋生物--中国数字科技馆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画报》

《科学画报》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由中国科学社于1933年8月创刊,距今已有80年的历史。《科学画报》在80年的办刊历程中,形成了通俗生动、图文并茂地介绍最新科技知识,形式多样地普及科学技术的特点,对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水平,启发青年爱好科学、投身科学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当今的不少著名学者、教授、科学家,青少年时代都曾受到它的熏陶和启发。

文章数
分享到:

透明的海洋生物

2022-08-15 21:07:00

  让光穿过身体

  让自己变透明说起来也很简单,只要让光线像透过玻璃一样透过自己的身体就行了。能做到这一点的海洋动物之多超出我们的想象,例如水母、栉水母、节肢动物、鱿鱼、鱼类幼体等,数也数不清。这些动物大多生活在0~1000米深的海域——1000米,也就是光能到达的最深处了。它们大部分都很纤细、脆弱,轻轻一碰就碎了。

  它们是怎么做到像玻璃一样透明的呢?这可比你想的复杂多了。

  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光沿直线传播,但是有的材料能吸收一部分光,使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减慢,或者发生散射,从而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不管是吸收还是散射,都让这个物体跟它周围的环境看上去不一样了,所以我们一眼就能看见它。

  但是,一个完全透明的物体不会与光发生相互作用。光可以畅通无阻地穿过它,不会弯折,也不会减慢速度,这样的物体就能跟周围的空气或海水融为一体,我们看不见它——也就是说,它变成透明的了。

  所以,为了变透明,海洋动物需要确保自己的身体不会吸收光,且不会散射光。要做到前者其实很容易。生物体内只有色素才能吸收特定波长的光,所以,如果一种动物完全不含有色素,它的身体就不会吸收光。

  但是,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一个简单的反例就是白化动物。白化动物体内没有色素,但它们是白色的而不是透明的,就是因为它们虽然不会吸收光线,却能散射光线。可见,要想变透明,真正的难题在于如何避免对光的散射。

  动物的身体由很多种组织构成——皮肤、脂肪、肌肉、骨骼等,光在每一种组织材料中的传播速度都是不一样的,这就导致光线的弯折。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感知到这一现象:把一支铅笔倾斜着插入一个装着半杯水的杯子里,然后隔着杯子观察,在空气和水的交界处,铅笔是不是看上去像断了似的?这就是由于光在空气中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导致的。

  当光穿过动物的身体时,必然会穿过多种不同的组织材料,例如从水中到脂肪,再到肌肉、骨骼,然后再从脂肪回到水中。在这个过程中,散射使得光的传播路线发生了弯折。而只要光线弯折了,就意味着光不是从动物体内直线穿过的,那么动物看上去就是实心的、不透明的。

  不同的技巧

  为了避免散射,动物们各显神通,开发出了不同的妙招。有一些动物的身体结构比较简单,体形也小,没有那么多器官和组织能散射光线,自然就很容易变透明。还有一些动物在体内构造了一个大大的、透明的团状物,然后把自己铺展在上面。有些透明的水母用的就是这个办法。它们看上去很大,其实真正的身体很小、很薄,只不过因为里面包裹着一个大大的团状物,然后把自己的身体覆盖在这一大块团状物上,所以看上去很大。

  个头再大一些的透明动物则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为它们要确保体内所有器官和组织对光的传播速度都跟海水一样。这非常困难,科学家还在研究这些动物是怎么做到的。

  能完全隐身吗

  海洋动物再怎么费尽心思,也很难把全身都藏住,比如眼睛和腹部就很难藏住。眼睛往往是个深色的小点,即使是最接近透明的动物也藏不住这个小点,因为眼睛里面必须要有能吸收光的色素,不然就看不见东西了。至于腹部,腹壁倒是可以变成透明的,但是动物总要吃东西,那些半消化的食物是能散射光线的,这就让消化系统无处遁形。

  为了不让天敌发现它们的眼睛或者肚子,这些透明的动物使用了一些伪装技巧。比如,眼睛的位置离身体其他部位相隔很远,或者延展成为一个巨大的浅色圆球;肚子里可能长着一个反光镜似的结构,用来反射周围的海水。

  但是一些捕食者早已看穿这些伎俩。一些甲壳纲动物、鱿鱼和鱼类可以通过检测偏振光的变化发现透明的猎物。

  光在水下可以发生偏振现象,这是一种人类的眼睛无法直接看见的现象。尽管这些动物体内的器官并不会散射光线,但是有可能改变光的偏振方向。而偏偏这一现象在海水当中特别显眼,捕食者轻而易举就能感知到。

  这个动物可能在我们看来是个隐身得相当成功的“小透明”,但是在它的天敌看来,再高超的技巧也无法让它真正隐身。

本文来自《科学画报》

上一篇:读屏时代真的会毁掉一代人吗?
下一篇:科学认识食疗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