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51211_321211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养生》

《科学养生》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科学养生》是一本以培养现代人养生意识,传播养生保健知识的刊物。核心内容以养生为主,兼顾养和治。着眼于中老年群体,关注内容广泛,既有名人名医养生办法,也有寿星的经验介绍,从身体到心理,无不涉猎,重视权威性,不跟风,有自己观点与特色,文章被多家刊物转载,受到读者好评。

文章数
分享到:

丹麦:滥用抗生素增加糖尿病风险

2015-12-11 11:30:12

美国:50岁吃阿司匹林获益最大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教授道格·欧文斯等研究人员分析了新的临床证据,发现50多岁的人在未来10年内罹患心脏病的风险会增加10%或更多,每天服81毫克的阿司匹林不会显著增加出血风险,而且受益最多。如果60岁的人在未来10年里罹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10%或更多,也能从中受益。
美国心脏病协会前主席、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临床/转化研究院副院长埃利奥特·安特曼教授认为,不论年龄如何,服阿司匹林前都应征求医生意见,低剂量阿司匹林也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和其他潜在健康问题。他还提醒,服阿司匹林并不是心脏病的免死金牌,饮食均衡、作息规律、合理锻炼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很重要。一旦怀疑有心脏病,应及时就诊,及时治疗。
美国:上床越晚睡得越差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新研究发现,上床时间对睡眠质量及健康的影响远比过去认为的更重要。上床时间越晚,睡眠质量就越差。即使次日早上睡懒觉,也无法弥补熬夜对健康造成的严重危害。  
中国:高盐饮食导致细胞炎症
    中国科学院段胜仲领导的一个课题组发现,高盐环境会导致巨噬细胞中的炎症因子水平增加,而细胞的抗炎症因子和细胞内吞相关因子减少。这个研究可能为解释高盐饮食导致的相关疾病提供基础。
这项研究证明了高盐环境会引起炎症相关基因表达上调,而抗炎症相关基因表达下调。而动物实验也证明了高盐饮食会导致小鼠肺部炎症,以及肺泡巨噬细胞中炎症因子相关的基因表达增加。这项研究找出的几种炎症相关基因,和其在不同浓度盐环境下的表达情况,为以后继续研究高盐环境引起的炎症反应提供了基础。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高盐环境如何影响免疫系统并导致免疫系统功能障碍,从而进一步导致相关慢性疾病的。
英国:高蛋白饮食对心脏健康有益
  发表在最近出版的《营养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称,富含氨基酸的植物性蛋白质可帮助降低高血压风险,而动物性蛋白质则有助于减少动脉硬化风险。
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2000名体重正常的女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这些女性的饮食习惯与高血压、血管健康有何关联。研究结果显示,氨基酸似乎对心血管具有保护效果,有助于促进新血管健康。多吃肉类、鱼类、乳制品、豆类、花椰菜、菠菜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研究人员指出,对心血管健康最有益处的蛋白质摄取量,相当于每天吃75克的牛排、100克的鲑鱼片或一杯500毫升的脱脂牛奶。
德国:喝热可可能护心
德国塔布研究所神经心理学的研究人员将参试者分成两组,一组每天喝两次含450毫克黄烷醇粉的水,一组喝安慰剂。结果显示,与喝不含黄烷醇的饮料的参试者相比,每天喝两次含黄烷醇饮料的参试者胆固醇水平和血压都明显更低。可可、水果和茶叶等食物都含有丰富的黄烷醇。
美国:戒烟后体重会增加更加厉害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表示,对于重度吸烟者或肥胖的吸烟者,戒烟后其体重或许会增加更加厉害。对于重度吸烟者和肥胖吸烟者,戒烟的同时采取一些维持健康生活方式的行动来控制体重或许是明智的选择,在每天吸烟低于15根的吸烟者中,其戒烟和保持吸烟对于个体10年期间的体重增加或许并无差异。  
丹麦:滥用抗生素增加糖尿病风险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根托夫特医院糖尿病中心的研究者,收集了1995年至2012年间,丹麦国家健康登记中心130万人的数据,对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接受多种抗生素治疗后,患有2型糖尿病的风险相应增高1.5倍。其中涉及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呋喃妥因等。这个研究结果发表在《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上。
美国:每天喝咖啡 降低结肠癌复发风险
最近,来自美国丹娜法伯癌症中心的科学家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发现日常饮用含咖啡因的咖啡能够帮助预防治疗后的结肠癌复发,并能够提高结肠癌治愈的几率。每天饮用超过4杯咖啡的病人获益最大,这些病人相比于不饮用咖啡的病人癌症复发风险降低了42%,因癌症或因他因素死亡的风险也降低了33%。研究人员指出,虽然这项研究表明饮用咖啡可以帮助预防治疗后的结肠癌复发,但是仍然需要其他研究对这一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否则不能依此给病人做出任何指导。

上一篇:与健康紧密相关的神奇数字
下一篇:英国国家统计局:金钱能够买来幸福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