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60816_555544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养生》

《科学养生》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科学养生》是一本以培养现代人养生意识,传播养生保健知识的刊物。核心内容以养生为主,兼顾养和治。着眼于中老年群体,关注内容广泛,既有名人名医养生办法,也有寿星的经验介绍,从身体到心理,无不涉猎,重视权威性,不跟风,有自己观点与特色,文章被多家刊物转载,受到读者好评。

文章数
分享到:

小心买到假彩色隐形眼镜 等

2016-08-16 10:58:22

小心买到假彩色隐形眼镜

   《广州日报》讯    广州海珠警方经过缜密侦查,成功侦破一起特大假冒彩色隐形眼镜注册商标案件,抓获涉嫌生产假冒上海某公司彩色隐形眼镜的李某(男,37岁,安徽省郎溪县人)等5名犯罪嫌疑人,打掉1个制假窝点,缴获一批市场价值1000多万元的假冒彩色隐形眼镜。
  2015年7月,海珠警方打掉了一个以刘某为首的特大制售假冒隐形眼镜团伙,捣毁制售假窝点5个,缴获市值高达2000多万元人民币的涉案物品。经对案件进行分析,民警发现供货给刘某的上家在安徽省郎溪县。从2015年8月开始,专案组多次组织民警赶赴安徽,发现上家已经销声匿迹,整个团伙也停止生产假冒隐形眼镜产品。
  2016年4月12日下午,专案组获得一条重要信息,该团伙从浙江一家印刷厂订购了一批上海某有限公司的彩色隐形眼镜片包装盒和商标。专案组联系上海某有限公司驻广州的联络点,发现该公司并没有授权浙江那家印刷厂生产彩色隐形眼镜片包装盒和商标。既然没有授权,那么这批包装盒和商标必然涉嫌制假。专案组决定马上展开收网行动。
  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专案组展开了全面的收网行动。专案组民警迅速进入该团伙的公司和工厂内,将正在制假的相关人员全部控制。经现场清点,共查获假冒上海某有限公司生产的彩色隐形眼镜419570片(瓶)、外包装盒96765个、各类标签贴2256500张,以及大量的生产和销售单据。

惠州市抽检食品21批次不合格
   《南方日报》讯   日前,惠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了2016年第6期食品监督抽检信息,检出高峰思味和绿之源德盛山泉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根据通报,惠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了对市区范围内生产环节食品抽检工作。重点对生产环节的粮食及粮食制品、肉制品、饮料等18大类140批次食品进行监督抽检工作,抽检结果共发现有21批次不合格,其中内在质量不合格食品2批次、标签不合格19批次。
  惠州市高峰思味食品有限公司2016年3月1日生产的规格为230克/包的“香枕蛋糕”经检验“菌落总数”不合格。惠州大亚湾绿之源德盛山泉纯净水有限公司2016年2月29日生产的规格为18L/桶的“饮用纯净水”经检验“耗氧量”不合格。
对于抽检不合格的,该局表示已及时移交给辖区县(区)局依法予以查处,并督促企业履行法定义务,落实整改。

国家质检8331批次进口食品器具不合格
   《南方日报》讯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2015年度全国进口食品接触产品质量状况》,其中显示,2015年全国检验检疫机构共计检验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接触产品8331批,批次检验不合格率为7.71%,不合格率达五年来最高;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标识标签、安全卫生项目及其他项目检验不合格。在8331批不合格进口食品接触产品中,标识标签不合格7751批,安全卫生项目检测不合格204批,其他项目检验不合格376批。据了解,食品接触产品是指日常生活中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器皿、餐厨具等产品,这类产品会与食品或人的口部直接接触,与消费者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日产假盐10多吨出售 
   《广州日报》讯 一犯罪团伙用工业盐和食盐作为原料加水勾兑,再仿冒“粤盐”包装售卖,每天生产的假盐量高达10多吨,最终流向广州、东莞、中山等地市民的餐桌。涉案8人因犯非法经营罪,被广州市增城区法院判刑。
    2014年1月开始,王某佳、刘某寅租用东莞市横沥镇的废旧养猪场、企石镇的偏僻厂房进行假冒“粤盐”的生产。制假作坊每天晚上7~12时开始工作,工人将工业盐和食盐倒进搅拌机内,再加水勾兑,然后将盐包装成绿色、蓝色外皮的“粤盐”装箱,贩卖到事先联系好的买家手里。制假作坊每天生产的假盐量,多的时候10多吨,少的时候也有2吨,生产好的假盐基本上一两天内就会被运走,买家一般是批发市场或者农贸市场的个体商户。
    2014年11月17日,警方查获上述两个生产假盐窝点,查扣成品假冒“粤盐”4.383吨,其中经鉴定不符合食用盐碘标准的2.395吨,原料盐41.45吨,假冒“粤盐”标识15.2万个,生产线2条。随后在增城区新塘镇初庄市场抓获店铺销售人员3名。


上一篇:笑着走完人生的老顽童
下一篇:飞机上哪个座位病毒最多 等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