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70511_487605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养生》

《科学养生》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科学养生》是一本以培养现代人养生意识,传播养生保健知识的刊物。核心内容以养生为主,兼顾养和治。着眼于中老年群体,关注内容广泛,既有名人名医养生办法,也有寿星的经验介绍,从身体到心理,无不涉猎,重视权威性,不跟风,有自己观点与特色,文章被多家刊物转载,受到读者好评。

文章数
分享到:

他背离了自己的养生观-----曾国藩养生的得与失

2017-05-11 16:48:00

                   文/李润 

  曾国藩(1811——1872年),汉族,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为晚清名重一时的权臣。

  曾国藩一生体质较弱,又“心血积亏太过”,却道德、军功、文章三不朽,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独特的 “二、三、四、五、六” 养生观。

  二字和二事:曾国藩强调养生要顺应自然。他指出,治心要以“广大”(襟怀开阔)二字为药,治身要以“不药”(重在防病)二字为药。他强调每天要做好两件事,即“起得早,勤洗足”。他说:“早起为养生第一秘诀。”认为早起能振作精神,对健康十分有利。而现代医学也认为足是人体的“第二心脏”,“勤洗足”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防止寒气入侵,抵御感冒等的发生十分有益。

  三节和三不:曾国藩将“节劳、节欲、节饮食”视为“保身之训”。“节劳”即劳作不可过度;“节欲”即节制欲望,不能放纵。他说:“好名好胜而用心太过,亦欲之类也。若淡泊于名利,则可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思养精。” “节饮食”即饮食要有节制。曾国藩深知“脾胃为人后天之本”,肥鱼大肉,皆可损伤脾胃。他在饮食上主张少食、素食、清淡,日常生活中多以素食和蔬菜为主,曾言“吾夜饭不用荤,以肉汤炖蔬菜一二种”。他还 “常食老米粥以疗脾亏”。“三不”是指“不恼怒,不忧虑,不胸襟郁结”。因为恼怒、忧虑、郁结,均是不健康的心理,它可催人早衰。克服这些心理上的障碍,对保持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四必:曾国藩提倡的“四必”是“息必归海,视必垂帘,食必淡节,眠必虚恬”,即呼吸要用力,以使新鲜空气进入体内深处;长时间地用眼时,不要忘记经常让眼皮垂下,即闭目片刻以养眼;饮食要清淡,食量要节制;睡眠时,要将让一切烦忧之事抛之脑后,安安稳稳地入睡。这“四必”均具有极强的操作性,是日常养生极好的方法。

  五养:曾国藩认为“仁义礼智信”修养得好,会对五脏的保养产生积极的作用。通过修身养性来增强内脏功能,不仅符合“仁者寿”的古训,而且经现代科学认证确实对人体健康不无裨益。

  六课:曾国藩曾经要求家族晚辈每日作“六课”,即每天必做六件事,“一曰饭后千步,一曰将睡洗脚,一曰胸无恼怒,一曰静坐有常时,一曰习射有常时,一曰黎明吃白饭一碗,不沾点菜。” 这“六课”中,“胸无恼怒”是指养生要养心,其余都是日常生活中有利于养生的好习惯、好作为。

  除了“二、三、四、五、六”的养生观之外,曾国藩还将写字、对弈作为培养忍耐功夫、颐养身心的一种方法,他认为“每日临一百字,将浮躁处大加收敛。心以收敛而细,气以收敛而静。于字有宜,于身、于家也有宜。”在他看来,书法不仅可以调节精神情绪,本身也是一种肢体锻炼。而军务政务之余对弈围棋,则能帮他转换脑筋,放松精神,镇定情绪,收敛心身。

  曾国藩的养生观中既有理论指导,如强调治心要以襟怀开阔、治身要以预防疾病为目的,也有许多具体养生方法的推介,如他提倡的“四必”和“六课”。按理说,曾国藩如果能坚持实践自己的养生观,加上其优厚的生活条件,不应在年仅62岁时便离世。究其原因,这与他晚年时背离了自己的养生观,走入了养生误区有很大关系。

  曾国藩从40多岁开始,先后率领湘军攻剿太平天国和捻军,战场上的风云变幻使他无法淡定地践行他提倡的“三不”,即无法做到“不恼怒,不忧虑,不胸襟郁结”。戎马倥偬不仅耗尽了他的聪明才智和体能,也无法使他专注于他提倡的养生“二字”,即养生要以“广大”(襟怀开阔)二字为药,治身要以“不药”(重在防病)二字为药。

  1870年6月,直隶总督任上的曾国藩奉命前往天津办理天津教案。此时,曾国藩十分惊恐,甚至在出发前立下遗嘱。他深知当时中国远非西方列强对手,因此他以让步的方式处理了天津教案,结果引起了国人的不满,不少人骂他是卖国贼,这让他心情郁闷、情绪低沉,甚至想“惟望速死”。这又背离了他提倡的养生“六课”中的 “胸无恼怒”。1872年3月20日,曾国藩在南京突发中风而逝,这极有可能与他这几年心情郁闷、忧思过度有关。

上一篇:“肚量宽大”的胡子将军
下一篇:吃红辣椒可降低死亡率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