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养生》

《科学养生》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科学养生》是一本以培养现代人养生意识,传播养生保健知识的刊物。核心内容以养生为主,兼顾养和治。着眼于中老年群体,关注内容广泛,既有名人名医养生办法,也有寿星的经验介绍,从身体到心理,无不涉猎,重视权威性,不跟风,有自己观点与特色,文章被多家刊物转载,受到读者好评。

文章数
分享到:

养生与辟谷

2022-04-01 15:38:00

  “辟谷”,又称却谷、去谷、绝谷、绝粒、却粒、休粮等,源自方仙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即不吃五谷杂粮,而以药食等其他之物充腹,或在一定时间内断食。辟谷,常与服气相连,称为服气辟谷,此术虽然起于先秦,但是从汉代起就成为道教的基本养生方法。在两千多年的流传中,“辟谷”术也曾被许多人带入误区,涂上了许多神秘诡异的色彩。今天用科学的观点看,“辟谷”到底是不是有科学根据?

  有的专家认为,2016年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关于“细胞自噬作用”的研究向人们揭示了“辟谷”的科学原理。所谓“细胞自噬作用”是指细胞在应对短暂的生存压力时,可通过降解自身非必要成分来提供营养和能量,从而维持生命。相应的细胞自噬也可降解潜在的毒性蛋白来阻止细胞损伤,或阻止细胞的凋亡进程。因此,也可以说凋亡是程序化细胞死亡,自噬是程序化细胞存活。所以吃饭七分饱可以让细胞自噬,维持细胞的代谢,从而使人长寿。细胞自噬作用也和疾病衰老关系密切。甚至有人认为细胞自噬的研究对于治疗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都有帮助。

  但是,也有的专家认为,自噬只是一种应急机制,是一种现象,它并非告诉我们自噬可以解决营养缺乏对于身体的伤害。因为自然表达中对于细胞的修复作用,与营养缺乏对于机体的显著损害,不是一个能级的。

  “辟谷”作为流传几千年的养生方法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但是,正如一切事物一样,凡是要有“度”,过则为害。所以,“辟谷”是一个复杂的养生过程,应该慎而又慎。少食也应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决定,这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问题。

本文来自《科学养生》

上一篇:究竟有多“湿”
下一篇:从酸素说起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