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20327_323596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之友》

《科学之友》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大众理解科学。

文章数
分享到:

“眀”字故事多 ——摘自《科学之友》第3期上旬刊

2012-03-27 17:33:47

“眀”字故事多                                     在山东济南大明湖的南岸中部,矗立着一座金碧辉煌的牌坊,即南门牌坊。这座牌坊可是大明湖的标志,它由6根朱红大柱支撑,另有12根朱红柱为斜撑,上面匾额上有“大眀湖”3个鎏金大字,阳光映照,熠熠生辉。奇怪的是,“大明湖”的“明”字竟然写错了,左边的“日”字多了一横,成了“眀”。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古时趵突泉涌泉的水势很猛烈,泉啸时可达数丈高,不少书法家书写的立碑都被冲走了。那时的人们很迷信,特别想请位有一定官职又是书法家的人书写立碑,希望以此压住汹涌不息的趵突泉泉水,最后选中了来自甘肃天水任职的山东巡抚胡缵宗。胡缵宗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擅长写大楷。他连写了几幅字,最后选了一幅,由济南有名的石匠依照这幅字用上等石料刻成。端午这天,咸宁司马带领知府内的官吏把趵突泉石碑竖立在趵突泉源头,不久却发现,“突”字的“穴字头”中的一撇一捺不见了,人们都说其中的一撇被泉水冲到大明湖去了,而一捺则变成了一横,留在了“明”字上,所以“明”字就变成了“眀”。当然,这只是个传说。
  在大明湖南门牌坊的西南侧,立有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大眀湖”石碑,该碑由登州(今蓬莱)人于书佃书写。于书佃是嘉庆三年戊午科的举人,与他的父亲于方石都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清代文字狱很厉害,文人在许多场合都不敢直书大明王朝中的“明”字,担心惹祸,但又不能绕过此字,于是把“日”改为“目”,意思是“睁眼写错字”。于书佃也只好避开“明”字,于是就有了大明湖石碑上写的“大眀湖”。而南门牌坊匾额上的“大眀湖”3个字,就是根据于书佃的碑刻手迹复制的。与“大眀湖”错字如出一辙的是,成都武侯祠正门“眀良千古”的匾额,题匾者为清代人吴英,他也很避讳“明”这个字,为的是免去无妄之灾,写的也是“眀”。
  对“眀”字的另一种说法是,之所以用“目”代“日”,代表的是一双慧眼,“明君之明重在能识人、识势”,所以重“目”。
  将“明”写成“眀”的例子,至今仍可见到许多:在南京明太祖朱元璋明孝陵的保护碑上写着“眀孝陵”;入明楼,在陵墓宝顶正南面的石砌墙体上有“此山眀太祖之墓”7个字。这两个“眀”字,前者是著名书法家武中奇的“有意错”,后者则是民国初年某人所题,此人的姓名无史料可查。此外,成都市新都区的宝光寺有“光眀世界”匾;山东青岛市崂山区的明道观山门右侧有清宣统二年(1910年)的“眀道观”摩崖刻石。
  其实,“眀”这个字有很大的来头,也并非错字,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便把“明”写成“眀”字,如在将《洛神赋》写成字帖时,写的就是“或采眀珠,或拾翠羽”。那么,王献之为什么写“眀”字呢?东汉经学家、文学家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记载:“‘明’字有3种写法:明,朙,眀。”在《康熙字典》中,“眀”的读音为míng,注译为:“视;古同明。田艺衡曰:古皆从日月作明。汉乃从目作眀。”这说明,在汉朝多用“眀”字,晋在汉后,所以王献之也写“眀”字就不足为怪了。此外,唐代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宋代苏轼的《三希堂法帖》中,写的也都是“眀”字。


 

本文摘自《科学之友》20122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上一篇:开着飞车追逐未来 ——摘自《科学之友》第3期上旬刊
下一篇:女人热养生——摘自《科学之友》第3期上旬刊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