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51127_323800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之友》

《科学之友》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大众理解科学。

文章数
分享到:

独具匠心辟蹊径 抟土为器显绝艺

2015-11-27 11:38:26

平定因盛产砂器而蜚声海内外,被誉为“砂器之乡”。

  平定砂锅,自古与宜兴紫砂陶、广东砂煲齐名,史称“三鼎甲”。

  然而,现代玻璃陶瓷工业的猛烈冲击和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一度使传承2000多年历史的平定砂器陷入了“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尴尬困境。

  那么,出身陶艺世家的张宏亮,如何“一个人撑起了平定砂器的一片天”,将平定砂器打造成平定县乃至山西省一张亮晶晶、光闪闪的名片?

  本期“传承”,记者将走进平定县冠窑砂器陶艺坊,与平定冠窑砂器制作技艺传承人、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张宏亮一道,在欣赏这一件件焕然新生、古朴典雅的砂器精品的同时,也追随平定砂器一路坎坷一路承传的历程,深入揭秘这一黄土地上耀眼的珍珠——平定砂器!

远古百姓器什 今朝文化瑰宝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内涵博大深远。古人在造“器”字时,用四个“口”代表器物,分别放在四角,中间放个“犬”来看管它们。《说文解字》称:“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意思是,那里摆着器物很多,必须用狗去看守。所以说,在古人眼中,“器”非同小可,凡可称为“器”的都不是一般的东西。平定砂器既然被称为“器”,便可以看出其非比寻常。

烧造久远 历史悠长

平定砂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早在秦代就有生产。1972年,在平定县东关古窑层塌土中出土了许多砂器碎片,这些古砂碎片经过精心复原,最终黏合成两件古代砂器。一件是圆形三足砂灯,砂灯圆盘直径13.8厘米,足高1.5厘米,通高3厘米。另一件是圆形砂鼎(古代祭祀焚烧香纸用品),鼎口直径12厘米,足高4厘米,通高15厘米。经与考古文献资料《考古与文物》(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出版)所载出土的秦代陶灯和陶鼎标准图案对照考证,出土的平定砂灯和砂鼎与秦代陶灯和陶鼎标准图案一模一样,只是规格尺寸略有差异。结合砂灯和砂鼎烧制工艺等方面的考证,可以初步认定,这两件砂器当属秦代生产的平定砂货产品。

南北朝以后,随着瓷器的大量出现,陶器迅速衰落,而平定砂器却出现了隆兴的发展局面。到唐、宋时期,出现了细砂器,并仿照瓷器上釉的办法,开始在砂器上涂釉,实现了由无釉砂器向油砂器的转化,出现了蓝、黑、白、银光等色泽的油砂器。据《山西通志》记载,平定窑是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柏井村,创始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对山西陶瓷业的兴起、发展产生过重要作用,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明清时期,平定砂器已经达到技艺精湛且富有盛名的程度。明末科学家宋应星(15871661年)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系统总结中国农工业和手工业发展历史的、具有完整思想体系的书籍。其中的《陶埏篇》里就有这样的记述:“凡白土日垩土,为陶家精美器用。中国出惟六处:北则真定定州、平凉华亭、太原平定、开封禹州,南则泉郡德化(土出永定,窑在德化)、徽郡婺源祁门(他处白土陶范不黏,或以扫壁为墁)”。乾隆版《平定州志·物产》载:“砂产州北山中。砂色白,俗称干子。村民陶为器皿,货之他方。京师呼为砂吊子者,即州产也。”平定北庄村内一通清乾隆21年(公元1756年)的石碑保存至今,碑文明确记载了当地“耕陶为业”的历史。据20世纪80年代新编的《平定县志》记载,平定砂器在唐时已成为当地手工业技术与商业贸易的主要产品;到宋朝,砂货已经很有名气,并广泛应用于民间。明代,平定砂货闻名遐迩,可以和江苏宜兴、福建德化、广东石湾等地的产品媲美。清朝,平定砂货更是声名远扬。据传,康熙皇帝有恙,太医开方并特别叮嘱要用平定的砂壶煎药。可当时宫中没有,康熙只好命人星夜赶往平定采买砂壶用来煎药,身体很快康复。龙颜大悦的康熙于是在砂壶上题了一个“龙”字,这就是后来被传为煎药神器的“龙字壶”。康熙的御笔使平定砂锅及砂货的身价倍增,京师客商纷至沓来,成为京晋冀一带红极一时的抢手货。再后来,平定一带民间就有了“黄瓜干上贡品,龙字砂壶悦帝心”之说。自此,平定砂器与宜兴紫砂陶、广东砂煲齐名,史称“三鼎甲”,平定因此也被誉为“砂器之乡”。

巧夺天工 赏用兼备

平定地处晋中东部,太行山西麓,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他们在征服自然、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平定砂器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平定虽属农业州县,但困扰平定人生存的,却是人多地少的客观现状。因此,平定人不得不在农力之外,谋求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把自己的生存着眼点放在可持续发展的手工业上。

平定境内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西部为砂页岩山地区,东部和中部为盆地,是黄土覆盖的砂页岩丘陵区。页岩是一种沉积岩,成分复杂,但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其中混杂有石英、长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学物质有黏性的土壤,水分不容易从中通过。混杂在页岩中间的黏土是可塑性的矿物原料,是含有高岭土、多水高岭土、颗粒非常小的硅酸铝盐。除了铝元素外,还含有镁、铁、钠、钾和钙等多种化学元素,这种百姓俗称“坩子”的材料,色纯、染质少、绵软、可塑性强,是烧制砂器的极佳材料。

除原料外,对于冶造业而言,燃料是必不可少的。而平定丰饶的煤炭资源又给砂器制作创造了条件。据《平定州志·食殖志》记载:“平定土产以炭为最。”《汉地志》记载:“石可燃为薪者,取之地中。土人每视山上石脉,即知炭之有无。”这些都可以说明平定煤炭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储量。有了煤这种燃料,就为平定冶煅业提供了发展的物质条件。

诚然,平定砂器有了山上的黏土和地下的煤炭,然后集先辈们的丰富经验和自身的创造智慧,再加上勤劳的双手,何愁不会形成一个规模化的区域性产业。

大胆创新 屡出精品

平定砂器生产的最早期,是以个体经营模式为主的作坊式生产,传承的方式是师带徒传承或者包括家族产业的继承,其局限性主要是生产规模小而作坊多。即使规模大的砂器企业也是私营的,由东家买场地、建厂房烧炉,置办挖砂坩、碾压砂坩、捏制砂器和煽火工具,雇用烧制砂器的技术人员(俗称炉头),察看砂坩品质、掌管制作技艺、掌握烧炉火候等。砂器烧制好后主要靠人担和畜驮运输,尽管运输条件很差,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平定砂锅凭借自身的特色成为了代表一方的产业。

新中国成立后,砂器的生产经营之路,也伴随着工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平定砂器最兴旺的时期。这一时期,砂器生产改变了传统的独资或合股开办模式,多以村集体为单位办厂从事砂器生产。

由于集体化管理和经营,平定砂器在规模上、技术上、投资上逐步迈入高水平阶段,产品质量也迈上了新的台阶。1962年,全国手工业会议期间,平定砂器在北京轻工业产品展览馆展出,并参加了广州国际交易会。进入20世纪80年代,乘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平定砂器类企业迅速发展,砂器产量也迅速增长,除占领国内市场外,部分产品还远销东南亚国家。

由于砂器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在企业改制中许多企业在“抓大放小”中被陆续淘汰。改制中,砂器企业因为资金等因素,规模不能得到充分发展,以致许多原本大规模生产砂器的企业倒闭,砂器制作业不得不重新归于小家小户的作坊里。在这些作坊里,许多砂器生产者通过探索研究,探求自己的产品特色,试图在商海里形成优势、打开市场,并为此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张氏砂器陶艺坊(冠窑砂器陶艺有限公司的前身)就是平定众多陶瓷企业中较为成功的一个。自1996年成立以来,张宏亮一直致力于平定砂器工艺和刻花瓷工艺的传承保护、创新推广,将历史悠久却止步不前的平定砂器工艺和刻花瓷工艺进行改革、创新和推广,使起初的手工小作坊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砂器行业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领军企业。公司收集、整理不同历史时期的砂器,为平定县砂器旅游文化产业园暨砂器博物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并以它的独特和唯一性填补了阳泉乃至国内无砂器博物馆的空白。

近年来,冠窑砂器陶艺有限公司先后获得16项国家专利,并全部转化为产品,拥有全部的自主知识产权。该公司研发制作的产品先后在国家级专利会、中博会、旅博会获奖,多项产品被国家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山西民俗博物馆收藏。2010年,该公司通过了中国轻工部陶瓷检测中心的质量安全检测认证,并获得“质量安全企业”称号。

平定砂器是平定的品牌和象征。发展平定砂器,对于发展平定地方特色产业、弘扬平定文化有着重大意义。

上一篇:听制砂人诉说冠窑之“遥”
下一篇:唐人居 传承非遗文化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