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60226_323816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之友》

《科学之友》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大众理解科学。

文章数
分享到:

堆花绣锦 巧妇绝艺

2016-02-26 16:03:45

——传承人解爱英的指尖人生

村边杏花娇艳,河面杨柳轻拂,乳燕呢喃,一幅美好春色。匆匆赶路的行人向骑牛牧童打听酒家的位置,牧童指着远处飘着酒旗的村子……整个画面富有层次感,风尘仆仆的行人、憨态可掬的牧童,惟妙惟肖,呼之欲出。让人想不到的是,一幅名为《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堆绫作品竟出自一名从未接受过专业美术教育的吕梁农村妇女——解爱英之手。

一块普通的丝绸,一会儿变化成雍容华贵的金秋菊花,一会儿变化成风姿绰约的古代仕女……在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城堆锦传承人解爱英手中,这些作品仿佛有了生命一般。

一副好针线 一双巧手手

解爱英今年56岁,山西吕梁交城人,父亲解徳增是村里的瓦工高手,母亲李五莲一生喜爱民间手工制作。受母亲影响,爱英六七岁时就跟大人学做布老虎、小娃娃和一些刺绣针线活。姐妹五人中,因解爱英的手最巧,姥姥便把祖上传下来的堆绫刺绣手艺教给了她。

16岁初中毕业后的解爱英,回家料理家务,对院里散落了的鸡毛产生兴趣,便很快用其做成了一个老虎。母亲发现后惊叹不已,第二天母亲就从家中找出珍藏多年、爱英姥姥制作的一小幅堆锦画做教材,向爱英传授堆锦的基本技法。从此,爱英便开始了刺绣堆锦的艺术生涯,并独创了将刺绣融入堆锦的专门性手工技艺。

婚后,丈夫张继旺一直支持解爱英的创作,“他说这种技艺要是再不传承,以后就再没有人会做了。”解爱英每天在家里做,丈夫就四处联系把她的作品销售出去,还带着她的作品参加了一些博览会。解爱英的作品多次在全国大赛中捧回金奖、银奖,并被山西工艺美术馆等场馆收藏。

一天天学成 一步步壮大

解爱英在祖传堆锦艺术的基础上独立创新,自学成才,融合了中国传统工笔画的精髓,把堆锦艺术从民间的一项小手工艺发展成为一项具有高雅观赏性、淳朴民间气息的独立艺术表现形式。她的刺绣堆锦艺术是民间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有“立体国画”的美称。

“先把图描好,再用丝绸、棉花做出花鸟、树木、人物、建筑等,就连一片小树叶都得细致做出来。看似简单,实际上每个细节都需要下功夫。”解爱英说,她跟着外婆苦学两年,才掌握了最基本的方法,可以做出树木、花草、人物的基本形状,但还略显粗糙。“你看,鸟的羽毛需要一根一根绣出来,颜色还要有变化。”解爱英指着一幅双面作品《锦上添花》说,为了体现鸟儿尾瓴的层次感,她除了刺绣,还把丝绸拆成蓬松的丝絮状贴在上面。在不断学习、琢磨中,高中毕业那年,解爱英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作品。“做一些二尺见方的摆件、挂件等。”解爱英说,完成一幅作品,先要构思,然后画在底布上,再根据图画准备丝绸、棉花、丝线等材料,一点一点堆出花鸟虫鱼、假山、树木、人物等图形,并借助画笔补充相应图案,最后还要完成装裱。

自解爱英创办了交城旺英堆锦艺术制作有限公司后,传承保护和发展交城堆绫,不断将交城堆绫技艺光大创新,就是她追求的远大目标。解爱英说:“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让堆绫真正走向世界!”近年来,她的作品充分发挥绫罗绸缎的质感和色彩,多取材于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艺术形象,作品生动鲜活,多次代表山西省参加深圳文博会、北京文博会,市场炙手可热。

手把手亲授 心贴心承传

解爱英的女儿张姣丽是交城堆绫的第六代传承人,大学毕业后,她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家乡传承堆绫画。“一幅堆绫刺绣,哪怕小到一枚胸针,也要经过画、剪、刻、剔、挑、编、割、刮、缝、贴十道工序才能完成。”目前,解爱英母女已经在原有花鸟鱼虫、仿古神话、吉祥寓意等系列的基础上,又新制了山水园林、民俗中国梦等系列,不断传承、保护和发展交城堆绫。未来,张姣丽想把堆绫画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做出更大众化、更接地气、更具收藏价值的产品,最重要的是把堆绫画这门手艺更广泛地传承下去。

除了教女儿堆绫刺绣技艺之外,解爱英还带出了百余名学徒,其中技术成熟的已有十来名。“现在正开发侍女、花鸟、仿古、国宝、双面屏风及著名典故风景系列作品。”解爱英说,让她欣慰的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她的作品得到了认可,经常有省外甚至国外的人慕名而来,选购她的作品。更重要的是,这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的艺术品制作技艺在她手中得到了传承延续。

传承人档案

解爱英,1959年出生,山西交城堆锦刺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民间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山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三晋技术能手。其作品先后获得国家、省、市、县多项荣誉。

上一篇:编出来的“家伙什儿”
下一篇:堆一堆 绣一绣 一针一线出细活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