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91017_928233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之友》

《科学之友》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大众理解科学。

文章数
分享到:

非洲大地上的神奇植物

2019-10-17 13:26:00

  提起非洲,人们脑海中最先浮现的一定是优哉游哉的大象、长颈鹿或者斑马、角马、瞪羚渡河大迁徙,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动物吃什么。长颈鹿等食草动物都是靠啃食植物生活,那么非洲都有哪些植物呢?往下看,让你惊奇的植物可不少哦!

  金合欢

  非洲草原上的“背景树”

  在非洲草原的乔木树种里占优势的是金合欢,也就是树皮黄绿色、枝条斜向上生长的那些“背景树”。金合欢是一个大家族,主要有相思树属、金合欢属、儿茶属,在非洲草原上的金合欢树主要是金合欢属和儿茶属的成员。

  柯氏金合欢就是常见的一种,它的树干坚实、枝叶繁茂。为了防止动物啃食它的叶子,枝条的每个节上都长出一对硬刺。越是下部的枝条或萌生的枝条,硬刺越长,而树顶部的刺比较短,除了长颈鹿之外,已经很少有食草动物能够吃到高处的叶子了。

  镰荚金合欢是一种矮小灌木,它最高超不过2米,因此有不少动物能吃到它的叶子。为了防御动物,它除了长刺之外,还开发了一种特殊策略——每一对刺的基部都会膨大成球形,里面有一些中空的管道和空间,蚂蚁们可以在里面居住或停留,如果有动物敢侵犯镰荚金合欢的叶子,蚂蚁就会群起而攻之。

  香花儿茶也是金合欢大家族的成员,它的枝条上生满弯曲的倒钩刺,如果不小心碰到它的枝条可不得了,保证给你连皮带肉钩下来。只有皮糙肉厚的长颈鹿才有办法对付它,不仅吃叶子,而且连花也不放过。

  猴面包树

  可以当零食吃的“面包”

  锦葵科的猴面包树也是非洲草原上广泛分布的落叶树种,常常形成很有特色的景观。它的树干非常粗大,有些大树据称有上千年的寿命。猴面包树在雨季长叶、开花,旱季落叶、果实成熟,常见的状态都是旱季的样子。当大象离水源较远又渴极的时候,会发飙用牙猛击猴面包树的树干,凿穿其中的输水组织,获取树干里的水分。

  猴面包树的花很大,直径可达15厘米,雄蕊有数百个,集合成束;果实呈棒槌形,成熟时可长达30厘米。在旱季,猴面包树虽然落叶了,但是很容易看到树上悬挂着黄棕色的果实。把果实掰开,里面是白色丝状的果肉和块状的种子,据测定,其果肉富含钙和维生素C。果肉可以生吃,味道酸甜,或加水制成果汁饮用,也可以作其他食物的添加品,如加到牛奶中。

  猴面包树的果实并不能做面包或者做主食,只能当成零食吃。而桑科波罗蜜属的面包树由于果实富含淀粉,是真正可以填饱肚子的食物。猴面包树和面包树其实是八竿子打不着的。

  千里木

  东非高原的植物巨人

  东非地区处于地壳运动的活跃带上,因此有数座高山矗立其上。从山脚下的稀树草原到山腰的雨林和苦苏花、东非罗汉松为主的山地森林,再到3000米以上的欧石南灌丛,而3600米以上则是千里木的地盘,它们用高大的乔木状身躯组成稀疏的“森林”景观——这也是东非高山区最傲人的景观之一。

  千里木属是菊科大家族的成员,共有11种,全部是东非高山区的特产,如果往小家族去分,它们属于千里光族。我们国内常见的千里光都是草本或者柔弱的藤本,而千里木则是这个小家族中的巨人,它们常常长成高大的乔木,在严酷的高山环境里,用自己魁梧的身躯去迎战寒风。

  硕莲

  半边莲家族的擎天柱

  在高海拔的苦寒之地,其实千里木并不孤单,还有一类巨型草本植物陪伴左右,那就是桔梗科半边莲家族的硕莲。

  硕莲共有20多种,常见的品种有大苞硕莲、蓬头硕莲、竹林硕莲、宽叶硕莲等,集中分布在东非地区,少数种类延伸至西非。它们拥有的共同特征是:基生叶密集着生,形成莲座状叶丛,花茎高大,棒状或长柱状,花螺旋状在花序轴上密生,常有数百朵之多,苞片大而密集,常常遮盖花朵。在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埃尔贡山等诸多高山上,都很容易见到硕莲的身影,它们像一根根擎天巨柱,竖立在林间、竹林边缘、欧石南灌丛中,或生在草甸和千里木疏林中。

  欧石南

  南非特有种的皇后

  在千里木树丛之下,海拔3000~3800米的地带,是以欧石南为主的欧石南灌丛。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这里的植物生长较为缓慢,长成一丛大灌木常常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欧石南属是杜鹃花科的模式属,有800多种,多产自欧洲、西亚、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其中有90%以上的种类集中分布在南非地区,被称为“南非特有种的皇后”。

  请注意,与蔷薇科的石楠属不同,“石南”专指杜鹃花科植物。石南类的花朵虽然小,但很精致,增大的柱头呈深红色,极为鲜艳,仿佛在提醒传粉昆虫:“我这里花蜜最多,快来采呀!”非洲的植物争奇斗艳、种类繁多,希望大家再看《动物世界》的时候,也能够多多留意与动物相伴的植物们。

本文来自《科学之友》

上一篇:海岸线上的“建筑师”
下一篇:科学释疑问答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