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91104_929776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之友》

《科学之友》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大众理解科学。

文章数
分享到:

在寂寞中坚守的擀毡匠人

2019-11-04 22:43:00

  王玉成今年66岁了,影视城的人都亲切地称他为老王。老王来自宁夏固原,地地道道的农民出生,不善言谈。老王读书不多,几乎不识字,操着一口固原方言,有些话记者听不太明白,老王就憨厚地笑一笑,然后重复给记者解释着,尽力配合着记者的采访和拍摄。

  采访老王时正值酷暑,6月的大西北太阳强烈地烘烤着大地,快被烤化的记者走进老王的毡坊,顿感清凉。土胚结构的毡坊毛墙毛地,内部陈列布置如同老王本人一样简单朴实,没有多余的装饰和点缀,毡房内也少有游客踏足。老王一边跟记者聊着,时不时用一个矿泉水瓶制作的喷壶给地上洒水,让室内降温。

  祖孙三辈的谋生技能

  据史料记载,擀毡这门技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由蒙古游牧民族传入中原,宋末及元朝时期,蒙、回、汉等多民族在西北地区杂居,当时蒙古族人居住毡堡,用毡作褥,一些居民就向蒙古族人学习了擀毡技艺。从此,擀毡技艺便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遍地开花,“毡匠”这一职业应运而生。

  在过去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毡制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用来遮雨的毡衣,御寒的毡帽、毡裤、毡鞋……总之,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毡。直到现在,在很多北方农村窑里的土炕上,依旧铺着防潮保暖的毡毯。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毡制品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王玉成从20岁起便跟着父亲学习擀毡,而父亲的手艺也是爷爷传下来的。最先开始是学做毡衣,羊毛毡衣厚实紧密,雨下不透,可以当雨衣来穿。擀毡这门手艺活工序多而复杂,没那么容易学,王玉成说那个时候很怕学不好挨长辈的骂。后来父亲去世,王玉成开始跟着大伯走街串巷擀毡挣钱。那个时候在农村,人们常说,“种地的是穷人,经商的是富人,做官的是贵人,饿不死的是匠人。”

  像毡匠、木匠、铁匠、鞋匠、皮匠这样的手艺人被称为“五匠”,匠人总是受到优待有饭吃的。王玉成说,“那个时候在农村,家家户户都用毡,好的时候一天能挣两块钱,给大队交一块自己还能余一块。”一直到二零零几年,人们使用毡制品越来越少,靠擀毡维持不了生活,王玉成就转行贩卖粮食和蔬菜,做起了小生意。

  无人传承 技艺即将失传

  后来机缘巧合,赶上镇北堡西部影城招募民间手艺人,正好缺一个毡匠。王玉成通过亲戚的引见,2006年来到影城,而他的内弟王绍西,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级皮影戏传承人,现在在影城内组建了皮影戏班给游客唱皮影戏。

  来到影城后,王玉成有了自己的工作室“老王毡坊”,在固定的时间给游客表演擀毡的一些基本工艺。擀毡原本是王玉成祖辈三代的谋生技能,现在变成了影城内的表演项目。不像影城内的其他非遗工作室总是门庭若市,王玉成的毡制品鲜少有人问津,对于他这样入驻影城内自身无法产生收益的手艺人,影城会给予每天70元左右的补贴。

  王玉成有四个孩子,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只有在冬天不去城里打工的时候才愿意跟着他学习擀毡。除了儿子,王玉成陆陆续续收过几个徒弟,但年轻人一来吃不了这份苦,二来觉得擀毡这门技艺没有市场,难以为生,最后都放弃了。对于王玉成来说,这门手艺他干了40多年,父亲和爷爷也是做了一辈子,擀毡这门手艺是埋在心里的一种回忆,舍不得放下,遗憾的是这门技艺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相比其他擀毡匠人,王玉成觉得自己很是幸运,影城像是一个归宿,每天打卡上班,到点就能下班回家,还有休息日,工资虽然不多,但自己老了,对生活没有大的奢求,丰衣足食就已足够。

本文来自《科学之友》

上一篇:传统技法擀毡 工序缺一不可
下一篇:一剪之下 巧夺天工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