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20224_328557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汽车导购》

《汽车导购》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5:00

国内汽车消费指导类杂志的领袖期刊,旨在为购车者提供最为详尽的购车资讯和最为理性的选车思路。

文章数
分享到:

百分百取决于努力——专访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苏南永(1)

2012-02-24 14:07:47
                                           
文/永进、文龙   摄影/扬子  14625
他,2011年带领团队跨越43万辆的伟大台阶。他,2012年被越级升为起亚汽车副社长。始终全力以赴,是他的人生信条。他说,任何成绩的取得都与努力是分不开的,无论工作还是打球。毋庸置疑,苏南永是勤奋工作、鞠躬尽瘁的典范,但是他勤奋的程度还是让我惊讶。30年来他保持着工作全勤的记录,每天6点半准时上班,他一定是前两名到达办公室的人。而那时,他的大部分员工还在睡梦中。

      从2002年成立时起,东风悦达起亚已经有近10年时间了,这在中国合资七成企业中也算“元老”级,但是其在成立最初的几年里却没有跟上车市快速增长的步伐,直到近几年才开始发力。从2007年全年仅销售10万辆起,东风悦达起亚已经连续4年实现了快速增长。2008年逆势增长40%,2009年更是快速发展,销量达到24万辆,同比增长70%,2010年增长38%,2011年在整体车市低速发展的形势下任然完成了432万辆的既定目标,同比增长超过29%,这在2011年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这一切都是在苏南永的主导下完成的。自从其于2007年11月份担任销售本部长开始,就进行了一些列大刀阔斧的变革,他的努力得到了合资三方的高度认可,2010年6月升任副总经理。仅过了不到7个月便“扶正”为总经理,全权负责东风悦达起亚的经营和发展。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工作,要知道苏南永之前的6位韩方总经理的平均在职时间不到2年,韩国的企业文化要求领导者必须带领企业快速的向前走。苏南永坦言,“压力很大,但是我充满信心。”上任一年,苏南永交上了一分满意的答卷,东风悦达起亚的销量一度进入到车企排行榜的前8位。同时苏南永已经谋划了新的布局,继续引进多款新车、筹划建设第三工厂、坚持不懈地提升品牌影响力以及打造自主品牌,在他的带领下东风悦达起亚正在进入到主流汽车品牌行列。
布局细分产品市场
      在很多车企都没能完成2011年销售目标的情况下,东风悦达起亚顺利完成了全年的销售目标。分析其中的原因,苏南永表示,“新车型K2和K5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市场反馈不错,其中K5的月均销量达到4500辆,而K2也有1万多辆的水平。”在谈到细分市场的布局时,苏南永表示,“每一产品的定位都不同,未来,在C2这一紧凑型中级轿车市场,东风悦达起亚会有三款产品打天下,赛拉图位于低端,福瑞迪位于中端,而K3则位于高端。虽然,不同产品之间难免会存在冲突,但我们尽量做到差别化营销,使冲突最小化,让不同的产品尽量抢占更加细分的市场,而不是相互竞争。”毫无疑问,东风悦达起亚的产品策略是正确的。
对2010年的发展充满信心
      在谈到2010年车市时,苏南永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中国市场每年都是保持高增长的势头,中国的GDP增长也是如此。据预测,中国2010年GDP的增速会在8%左右,而汽车市场的增速应该跟经济的增速相近,虽然没有前几年的增速那么高,但是毕竟还是在高速增长,我对中国市场非常乐观。
      2012 年,东风悦达起亚制定了48 万辆的销售目标,11.6% 的同比增幅仍然高于预计的车市整体增幅。”如何实现预期的目标呢?苏南永继续说,“为了实现目标,我们把业务重点放在强化内功上。我们每年都确定了经营的核心方向,2010 年是‘品牌年’,2011 年是‘品质年’,而2012 年是东风悦达起亚成立10 周年,是‘顾客满意年’。为了答谢消费者,我们将通过产品的满意、销售的满意以及售后的满意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新产品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起亚早已规划了完善的产品系列,除了已经上市的K2、K5 和进口的K7 之外,未来还会有K1、K3、K9 等系列车型陆续与中国消费者见面,从长远来看,将1~9 之间的数字填满仅是时间的问题。在2012 年,东风悦达起亚将推出K2 两厢和K3 两款新车,这是销量目标得以完成的砝码。”



上一篇:百分百取决于努力——专访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苏南永(2 )
下一篇:梦想照进现实 PEUGEOT RCZ (2)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