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081103_328296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汽车与驾驶维修》

《汽车与驾驶维修》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6:00

创刊于1992年的《汽车与驾驶维修》杂志,是国内最早专注于中国汽车行业的专业媒体之一,也是最早服务于汽车后市场的专业期刊。

文章数
分享到:

睁大你的眼睛

2008-11-03 01:00:35

  本刊在前几期,多次介绍了汽车使用时的安全操作知识,以及道路行驶时的安全要点,在日常使用中,有些特殊情况比如雪天驾驶、雨天驾驶等出现的几率并不是很高。本期主题选择的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汽车自身的安全。

  在国内,汽车的普及率已是逐年提高,但是由于人们固有的思想和消费观念,汽车始终作为高级消费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实际上,高额的新车售价、昂贵的保养维修价格也一步步把汽车推向“高处不胜寒”的奢侈品地位。大部分购车者通过多年努力的积蓄所换来的也只是一款经济型轿车,自然而然地,汽车成为了消费者心目中的另一生活大件,而非生活必需品。

  过去那个经济不发达的时期,一个人拥有“三转一响”的家庭四大件后就可以成为生活水平优越一族。现在,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的时代已经被四个车轮的现代小轿车所替代。当你拥有一辆汽车后,不但要在购车时货比三家、左挑右选;还要在维修保养时睁大眼睛,始终捍卫自己消费者的权益。更重要的是要时刻保持“警惕性”,注意自己爱车的安全。这里所指的安全,主要是车辆财产和人身的安全。春节假期的临近使汽车的使用率大幅提升,在这个时候更应该强调对车辆的安全保护意识。

  ▲主动安全意识

  汽车的配置可以分为主动安全装备和被动安全装备,如ABS、EBD为主动安全装备,安全带、安全气囊为被动安全装备,这些装备提供给驾乘者尽可能的保护。对于汽车自身安全性,尤其是在汽车的防盗抢方面,同样可以引入相同的概念。

  主动安全意识需要驾驶者从主观上提高对车辆安全的防范意识,创造安全的用车环境,培养良好的用车习惯。

  停放位置。停放车辆时选择有人看守的正规停车场所,尽可能选择宽敞明亮、无遮挡的停车位置,一方面增加了汽车的安全系数,另一方面也以身作则地维护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千万不要为了节省停车费而把汽车随意停放在无人看守的公共场所或路边,这样一来只会增加车辆的安全隐患,而且违规停车很可能遭到交通处罚。

  贵重物品的放置。长时间离开车辆时要随身携带贵重物品,有些驾驶者误认为汽车的行李厢拥有独立储物空间是十分安全的,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很多偷盗者正是掌握了车主的这种心理从而屡屡得手。离车前应当把现金、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随身携带,检查确认车门、窗锁好后才能够离开。还需要注意的是,汽车钥匙或遥控器也要随身携带,不要随处放置。

  ▲被动安全意识

  为了更好的保护车辆安全,车主往往会增加一些辅助保护措施,包括防盗器、防盗锁等。目前很多车辆的标准配置带有发动机电脑防盗,即便非正常进入车内后没有匹配的钥匙也无法起动车辆,甚至无法移动汽车。很多人为汽车安装防盗器、方向盘锁或换挡手柄锁,这些装置所起到的作用是延缓偷盗者的偷盗时间,减少车辆损失程度。一般应根据每人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合理使用。

  ▲防碰瓷、防诈骗

  “碰瓷”是典型的北方方言,泛指一些投机取巧、敲诈勒索的行为。“碰瓷”一词源于古玩行业,在这里所说得更多是发生在私家车主身上的诈骗行为。例如故意和机动车发生碰撞以骗取赔偿。这种讹诈多针对私家车和新车,主要原因还是这些受害者缺乏足够的保险常识和安全意识,经常被诈骗者故意制造的碰撞情景所蒙蔽。遇到碰撞的情况,首先稳定情绪不要惊慌,在不影响交通秩序的情况下保护现场,第一时间拨打事故报警电话,等待交警到现场处理。也可以按照《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协议书》采取快速自行处理,尽量不要采用私了的方法,这样只会为不法分子创造可乘之机。

  另一种诈骗的形式为“拍车门”犯罪,经常表现为多人团体作案,在汽车低速行驶、等红灯或路边停车时,其中一人通过在主驾驶侧拍车门吸引驾驶者注意力,另一人趁机由副驾驶侧对车主财物进行偷盗。这种行为针对的对象多为单人驾车的驾驶者,尤以女性驾驶者为主,诈骗者正是抓住了女性驾驶者在驾车时容易注意力不集中、遇到突发事件易慌乱的心理。为了预防这类事件的发生,进入车内后应立即落锁,在行车过程中如有需要只打开主驾驶侧车窗。碰到上述类似情况时不要慌乱,在了解清楚情况前不要解除门锁控制或打开车门,必要时应拨打110电话报警。其实在日常道路行驶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和意想不到的事情,只有睁大眼睛多留心观察周围人、车、路的变化,避免存在侥幸心理就能规避很多风险,才能保证汽车与你的安全。

上一篇:憧憬绿色未来
下一篇:重磅“小可爱”--广州丰田雅力士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