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091222_328366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汽车与驾驶维修》

《汽车与驾驶维修》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6:00

创刊于1992年的《汽车与驾驶维修》杂志,是国内最早专注于中国汽车行业的专业媒体之一,也是最早服务于汽车后市场的专业期刊。

文章数
分享到:

安全驾驶 雨天驾车防雷击

2009-12-22 14:20:28


  近期,高温天气席卷全国,热浪的侵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日常的用车生活。与高温炎热天气相比,夏季暴雨如注的强降水天气同样值得我们关注。与其他季节的不同之处在于,夏季降雨常伴随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等气象特征出现,这种恶劣天气会对行车安全造成不小困难。本期“安全驾驶”栏目就和大家分享关于雨天驾车防雷击的安全知识。

  防雷击的必要性

  雷电是一种大气的自然放电现象,存在巨大的危害作用。雷电可以造成电器设备损坏、人员伤亡、建筑物损坏、车辆损坏等,雷击严重时还会导致火灾和爆炸。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雷电的破坏作用及破坏原理,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雷电的破坏作用大致可以分为3种,分别为电性质破坏、热性质破坏和机械性质破坏。

  电性质破坏:雷电能够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可毁坏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等电气设备的绝缘部分,一旦绝缘部分损坏便会引起短路,进而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发生。

  热性质破坏:当几十安甚至上千安的强大电流通过导体时,在极短的时间里导体内部将产生大量热量。巨大的热量足以在短时间内达到一般物质导体的燃点,故在雷击中产生的高温往往会直接酿成火灾。

  机械性质破坏:由于雷电的热效应,能使被雷电击中的物体内部出现很大压力,致使被击物体遭受严重破坏或造成爆炸。

  汽车被雷电袭击时很容易造成电器电路损坏或更严重的破坏,更重要的是车内人员不但要在突遇雷电袭击时保护车辆安全,还要特别注意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城市行驶防雷电袭击


  雷电天气时,为了车辆和人员安全尽量减少驾车出行。驾车途中突遇雷电的话,应当放慢车速,必要时请停车躲避。停车地点不要选择在大树或大型广告牌下方,突如其来的雷电容易击中这些物体,导致其倾倒砸向汽车。另外停放汽车最好选择室内场所,避免停放在高层露天停车楼。为了减小汽车被雷击中的危险,建议车主在雷电天气时收起车外天线,暂时关闭汽车音响,以避免汽车被雷电击中后将电流引入车内,造成电器电路故障。


  1.雷雨天气时不要将汽车停在大树下,以免发生危险

  2.雷电天气时收起车外天线,暂时关闭汽车音响,可以有效保护车内电器

  郊外行驶防雷电袭击

  郊外行驶时,周围路面空旷,车辆更容易受到雷电袭击,这时更不能将汽车停放在靠近大树、山洞等危险场所。车内人员应关闭车窗,避免将身体伸出车外,这样会增加人体被雷电直接击中的可能。雷雨天气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手机,因为打雷时手机的信号磁场会发生变化,强大的雷电对地释放过程将在周围产生很强的电磁场,很可能引发移动通信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1.车内人员应关闭车窗,避免将身体伸出车外被雷电击中


  2.雷雨天气时在车内尽量不要使用手机

  专家建议

  辨别雷电来临的信号

  1.驾车过程发现天空中乌云密布,且云团逐渐堆积,出现这种情况就有可能发生雷电,此时应远离该区域或到安全地方躲避。

  2.雨天驾车时如果正在收听收音机,当听到刺耳的杂音时,即表示附近可能会出现雷电。


  3.雨天驾车时,当车内人员的头发竖起或皮肤发生颤动,可能即将发生雷击。

  4.驾车看到闪电时,通过计算看见闪电与听到雷声的间隔时间长短,来判断所处位置与雷电中心的距离。如果间隔时间长,表示距离雷电较远,反之则距离雷电较近。

  常见的雷击种类

  通常我们根据雷击的不同作用及原理把其分类为直击雷和感应雷两种。直击雷是雷电直接击中在被击物体上。强大的雷电经过被击物体并产生强大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对被击物体产生破坏作用。

  感应雷是指当雷云来临时,地面上的一切物体,尤其是导体,由于静电感应,都聚集大量与雷电极性相反的束缚电荷。雷云放电后,雷电荷变成自由电荷,从而产生出很高的静电电压(感应电压),其电压值可达到几万至几十万伏,这种电压往往会对导体、接地不良的金属物体和大型金属设备放电而引起电火花,从而引起火灾、爆炸,危及人身财产安全。

  针对汽车的结构特点,一般认为汽车本身是封闭的金属体,具有屏蔽效果,在遭遇雷击时对内部人员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并不是说汽车不会受到雷击,汽车外部被雷电击中后会成为带电体,容易发生危险。

上一篇:大开眼界——2010款路虎揽胜车内显示屏技术介绍
下一篇:不做无用功——汽车怠速熄火功能介绍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