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91021_928601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通报》

《科学通报》

开博时间:2019-09-06 16:50:00

《科学通报》是主要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高水平和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报道及时快速,文章可读性强,力求在比较宽泛的学术领域产生深刻影响。

文章数
分享到:

从温暖潮湿到又高又冷,青藏生态转折发生在何时?

2019-10-21 23:51:00

  6500万年前,印度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特提斯洋开始关闭,曾为沧海的青藏地区逐渐隆起为山,亚洲乃至更大范围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和生态系统随之发生巨变。

  藏北尼玛盆地和伦坡拉盆地的丁青组中下段沉积中保存有丰富的鱼类化石,如张氏春霖鱼、西藏始攀鲈等。它们代表着在高原隆升之前,生活在低海拔温暖地区、完全不同于现今高原鱼类的晚渐新世区系。

  此外,在丁青组地层中,还发现了超过50种与春霖鱼、始攀鲈共生的植物化石,是目前已知西藏地区保存最好、多样性最高的植物化石组合。其中的西藏似沙巴棕、西藏椿榆、伦坡拉栾树、长梗似浮萍叶等指示,该植物组合生长于海拔相当低的热带或亚热带森林地区。

  目光从渐新世移向中新世——在伦坡拉盆地早中新世地层中,以春霖鱼和始攀鲈为代表的热带鱼类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原始的裂腹鱼类大头近裂腹鱼。高原继续隆升,在上新世达到现代高度和整体规模,具一列咽喉齿的高度特化的裂腹鱼随之出现。

  在伦坡拉盆地丁青组早中新世段地层中,人们发现了近无角犀化石。这说明在这一时期,青藏高原地区已经脱离热带和亚热带环境,转为与温带气候一致的温凉环境,并在上新世孕育了寒冷适应性的哺乳动物。

  植物方面,早中新世的植被中北温带落叶阔叶树种占优势地位,针叶树种居次要地位,草本植物开始进一步发展,同样反映了气候背景由热带、亚热带类型向温带类型的转变。

  上述地质证据显示,渐新世/中新世之交是青藏高原构造演化的关键时期。高原中部在早中新世隆升到接近3000米高度,由此产生的降温效应使该区域的陆地生态系统脱离了热带、亚热带环境,逐渐转变为具有温带特征的动植物组合,并且开始出现今天高原生物类型的早期代表,如原始的裂腹鱼类。综合考虑青藏高原的隆升进程和全球气候变化,可知二者的叠加作用导致了高原内部气候的阶段性变化,进而促成了陆地生态系统由温暖甚至炎热向温凉的转变。 

本文来自《科学通报》

上一篇:地球上有多少物种?
下一篇: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