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通报》

《科学通报》

开博时间:2019-09-06 16:50:00

《科学通报》是主要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高水平和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报道及时快速,文章可读性强,力求在比较宽泛的学术领域产生深刻影响。

文章数
分享到:

新时代背景下的地质学

2021-03-08 18:15:00

  为了响应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基金委)提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1−2035 年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十四五”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工作方案》,地质学学科先后组织了多次研讨会, 重点讨论地质学科“十四五”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发展战略, 大力推进地质学科布局的改革。

  首先,地质学学科根据二级学科的属性,从申请代码调整入手, 梳理知识体系,将地质学的申请代码划分为四大类,即基础性学科、应用性学科、前沿和交叉学科以及技术支撑学科。在地球系统科学的框架下,调整后的学科布局加强了核心的基础性学科,拓展了应用性学科,重视前沿、交叉学科和技术支撑学科(图1),优化18 个二级学科,并提出各分支学科重要的研究领域。


  图1地质学学科属性分类图

  其次,地质学学科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地质学发展的态势,结合重大战略需求及国际地球科学研究前沿,充分考虑我国地质学学科发展的实际水平,提出我国未来地质学学科发展的6个发展方向:

  1)遵循“三深一系统”发展战略,聚焦地球系统,继续调整和凝聚地质学的研究方向,实现针对地球系统研究的“大地学”学科理念;推动地质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催生新的科学生长点和“跨学科”的新学科。

  2)基于地球系统科学的理念,推动地质学研究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的改变,从局部的区域地质研究扩展至整个大陆乃至全球,从传统地质学转向多圈层相互作用和协同演化研究,在地球系统科学的框架下力争有所突破。

  3)全球变化与宜居地球形成演化是当前地球科学研究的主题。针对国际科学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凝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推动地质学研究进步,做到基础科学研究和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并举。

  4)强化地质学创新发展的国际合作。尽管我国地质学的部分方向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总体而言,我国仍处于跟踪、模仿、验证他人理论的水平。以重大科学问题为导向,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有利于我国地质学研究从区域走向全球。

  5)用好我国丰厚的地质资源,讲好“中国的地质故事”,推进地质学学科发展。我国地处特提斯构造域、西伯利亚构造域和环太平洋构造域的交接地带,发育众多的太古代到新生代的造山带和沉积盆地,具有从冥古宙到第四纪丰富的地质体和/或地质现象,形成诸多的“生物群”和古人类遗迹,具有从事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优越条件,有望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地质研究成果。

  6)加快建立地质学大数据共享平台。当代大数据、云计算和AI高技术突飞猛进,给地质学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也深刻地促进了地质学研究范式的改变。地质学是数据密集型的科学,实现大数据研究和应用已刻不容缓。

  综上所述,未来地质学学科发展应在“十四五”地球科学“三深一系统”发展战略的引领下,瞄准国际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积极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固体地球本身以及固体地球与地球系统其它圈层交叉的重大科学问题,创新学术思想、培育创新人才、创造技术装备等,迎接新的科学挑战。

  任建国,博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研究员, 长期从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和学科发展战略研究. 现负责地质学领域项目管理和学科发展战略等工作。

文/任建国

本文来自《科学通报》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