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0碳达峰,我国空气质量和气温将如何变化?--中国数字科技馆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通报》

《科学通报》

开博时间:2019-09-06 16:50:00

《科学通报》是主要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高水平和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报道及时快速,文章可读性强,力求在比较宽泛的学术领域产生深刻影响。

文章数
分享到:

2030碳达峰,我国空气质量和气温将如何变化?

2022-07-25 20:59:00

  2020年9月,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因此,未来我国在空气污染治理和气候变化应对方面的工作任重道远。

碳达峰,碳中和,污染治理

  “双碳”背景下,2030年我国空气质量和气温将如何变化?

  针对这一问题,南京大学王体健教授团队徐北瑶等研究人员,基于区域气候-化学-生态耦合模型RegCM-Chem-YIBs,在“双碳”目标情景下,预估了2030年我国空气污染和气候的可能变化。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相对全球气候变化,区域减排政策对未来我国空气污染的影响起主导作用。与2015年相比,2030年PM2.5、臭氧和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将分别下降36.8μgm-3、19.8μgm-3和1.9ppm,其中区域减排政策使PM2.5、臭氧和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分别降低35.2μgm-3、20.0μgm-3和1.1ppm,而全球气候变化使PM2.5和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5μgm-3和0.7ppm,臭氧浓度上升0.2μgm-3。

气候变化,浓度,温度,降水

  区域减排政策和全球气候变化对PM2.5浓度(a),臭氧浓度(b),二氧化碳浓度(c),降水(d),云量(e),气温(f)的影响

  2.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气温和水循环的影响比区域减排政策更为显著。在两者协同作用的影响下,我国南方地区的气温将有明显升高,升高幅度在0.5~1.5K之间,降水和云量分别减少1~2 mmd-1和3%~6%;北方地区气温有所降低,一般在1K以下,降水和云量分别增加2mmd-1和6%左右。

  3.严格的减排政策是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但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需要科学的协同减排。与缓解全球变暖的预期相反,区域排放的剧降将导致颗粒物的冷却效果减弱,反而会引起部分地区气温升高。

  该研究对2030年区域减排政策和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综合影响进行了分析,表明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细颗粒物、臭氧和二氧化碳浓度将大幅减少,但我国南方地区的气温有所上升。如果要遏制局部地区的气候变暖,更为合理的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协同减排政策和全球共同减排是当务之急。

本文来自《科学通报》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