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蓄水能力:水库已超越生态系统(长江等流域)--中国数字科技馆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通报》

《科学通报》

开博时间:2019-09-06 16:50:00

《科学通报》是主要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高水平和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报道及时快速,文章可读性强,力求在比较宽泛的学术领域产生深刻影响。

文章数
分享到:

蓄水能力:水库已超越生态系统(长江等流域)

2022-07-28 23:25:00

  中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控制,地表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灰色(如水库)、绿色(如森林)、蓝色(如湖泊)3种基础设施相辅相成,为调控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起到了重要作用。

  那么,在我国各大流域,这3种基础设施分别能储存多少水?它们的蓄水能力在过去几十年中又是如何变化的?

  为回答这些问题,华东师范大学高红凯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基于最新数据,分析了中国九大流域3种水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并研究了三者蓄水能力的时间变化。相关研究以“中国主要流域灰-绿-蓝蓄水能力时空演变”为题发表在《科学通报》2021年第34期。

  该研究发现:

  在长江、东南诸河等高强度人类活动的流域,人工灰色蓄水能力已经超过陆地表层自然生态系统;

  1955~2020年中国灰色蓄水能力显著增加,各流域快速增长的时期有所差异;

  1955~2020各流域绿色蓄水能力变化较小,松辽、淮河流域略有增加;

  1955~2020各流域蓝色蓄水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内陆河流域(包括青藏高原内流区)蓄水能力上升明显。

蓄水能力,时间变化,演变规律

  中国主要流域灰—绿—蓝蓄水能力的时间变化(1955-2020)

  本研究厘清了中国主要流域灰-绿-蓝蓄水能力的本底基础信息,揭示了各蓄水能力的时空演变规律,有助于自然—人工水基础设施协同管理,为多维度优化水资源配置提供支撑。

本文来自《科学通报》

上一篇:以氦-4为唯一工质的1.8 K复合制冷循环及其应用验证
下一篇:行星探测进入多卫星任务时代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