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081227_325681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青年科学》

《青年科学》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2:00

《青年科学》杂志创办于1980年,是沈阳日报报业集团主管并主办的综合性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曾连续两届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全国百种重点期刊”。

文章数
分享到:

地震预报难在哪儿

2008-12-27 21:54:05

  地震预报的难度

  目前在地震研究圈内有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是不可知论,认为在人类对地球内部知之甚少的情况下,预报地震是不可能的;另一种认为地震是有规律可循的,探索其规律,短期预报不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不可知论占据主流地位,所以社会上一度形成这样的鉴别标准:说地震不可知的是科学家;说地震预报是可能的是骗子。

  不错,就人类当下的科技水平而言,要想清晰地搞清地壳的运动规律还有一定困难。地震预测的困难主要有如下三点: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大地震的“非频发性”;地震物理过程的复杂性。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是古希腊人的一种说法。我们在这里指的是人类目前还不能深入到处在高温高压状态的地球内部设置台站、安装观测仪器对震源直接进行观测。大地震是一种稀少的“非频发”事件,大地震的复发时间比人的寿命、比有现代观测仪器的时间长得多,限制了作为一门观测科学的地震学在对现象的观测和对经验规律的认知上的进展。地震是发生于极为复杂的地质环境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过程是高度非线性的、极为复杂的物理过程。

  据说在纳税人的呼吁下,美国和日本等西方国家相继压缩提供地震预报的科研经费,特别是日本,正式宣布退出地震预报的合作研究,他们认为与其让遥遥无期的空洞研究浪费资金,还不如把防灾救灾的实际工作做好。固执的美国科学家当然不服输,他们利用大陆板块连接处废弃的油井,继续深钻,然后把监视感应器放置其中,试图了解板块运动规律和地震发生之前的异常征兆。中国的情况有点复杂,从形式和规模上讲中国的地震研究监测机构无疑是全世界最健全最庞大的。目前世界短临预报的最高准确记录是30%左右,这只有中国能做得到。但此次汶川特大地震却让他们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透明开放之路

  地震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之所以成为世界性难题,原因就是政府和公众的需求与科学现状之间横亘着无法破解的矛盾。当地震检测机构将可能发生的地震推断上报给政府时,决策官员会严肃地发问:你们的把握有多大?因为预报不准的后果,是任何政府都无法面对和难以承担的。

  为此,联合国相关机构建议各国政府采取开放型的防灾备灾策略,变被动为主动。

  开放型的地震预报,就是向局部的社会公众开诚布公,既告诉大家地震研究中的困局现状,也告知大家脚下地壳活动的情况,及可能带来的灾害后果。将避险判断和决定权交给公众。使他们真切感受到政府是诚实和负责任的,科学现状对地震发生时间只能作概率估计。在有可能出现震情的日子里,每天都有信息公布,像现在的气象预报一样,地震概率可能是20%,也可能是30%或40%,至于采取什么样的避险措施,听凭公众自己的判断,就像气象预报说降雨概率是30%,带不带伞纯粹是个人的事情。

  这样一来,地震在人们的眼里就与突如其来的灾害性天气没有什么区别了。这种开放型的做法,能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参与意识,把自己感觉到的异常情况及时向专业人员反馈。一旦发生地震,他们不仅可以自救,还可以在第一时间对受困的乡邻实施救援,而不是眼巴巴地等着政府派出救助队。日本是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所以他们97%的地震幸存者是靠自救和互救活命的。

  当然,地震预报属于危机管理范畴,就必须纳入危机处理的轨道。比如根据当下社会整体形势,地震预报选择什么时候报,先报到什么程度等,都是有讲究的,需由各层面的专家综合判断,防止由自然危机转变为社会危机。

上一篇:专家释疑:废墟下喝尿吃纸是否有助求生
下一篇:认识地震--从认识地球开始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