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知多少
2008-12-27 21:54:09古人说:地上与地下的交换形成地震
《史记》卷四有一段关于地震的议论:“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甫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突震,是阳失其所而填阴也。’”这个说法和亚里士多德地震说——地震的发生是因为太阳晒到潮湿的土地所产生的水蒸气在溢出时遇到了阻碍有异曲同工之妙。古希腊人还有另外的说法:地震是土块在干燥过程中坠入洞穴而引起的,地震是由于过多的水从高处涌入低处和洞穴引起的。这些说法都相信:地震是由地上和地下存在交换行为而造成的。
今人说:陆块碰撞引起地球扭曲
现代地震理论认为,火山和地震似乎都是地球内能的表现形式,这种内能主要来源于放射性。地球内部充满了能量,现已证明,地球中心要比太阳表面温度高1000℃。可见,从地下涌出的水蒸气不必劳驾太阳晒潮湿的土地来制造。熔融的地幔物质会沿着洋底某些断层缝涌上来,而在地幔顶部附近被推向一旁,冷却和硬化,洋底就这样被拉开和伸展,从而导致了大陆板块的运动。当两个陆块发生碰撞,许多地壳向下插入热的岩石之中并在地球内部被分解,就会引起地球扭曲。这就是古希腊人理解的土块坠入洞穴能引起的地震吧。板块与板块间的界线被称为断层。断层由于受到两边的挤压,年深日久,累积起来的压力会使断层某处突然活动,当运动的板块边缘突然向前颤动一下,这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地震,古希腊人所说的“上帝在发怒”。
太平洋不“太平”
地震不会使整个地球表面都同样地受到威胁:大约80%的地震能量释放在靠近浩瀚的太平洋地区(“发现”太平洋的麦哲伦给太平洋取了“太平”的名字是一个历史性的误会),另外15%释放在跨越地中海的一条东西向的地带上。这是因为地震能量的释放是用“钻空子”的方式进行的,地震也就总是沿着板块的边界发生。地壳有六大板块结构和许多较小的构造板块。太平洋板块(包括太平洋的大部分)的边界包含有东印度群岛、日本群岛、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地震带。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的地中海边界是仅次于太平洋边界的有名的地震带。这些地震带与火山区有密切的联系,这说明,地球内部的热效应是地震伴生的一个原因。
三十二年的“轮回”
地震烈度是以0~9的震级来测量的,每一级所代表的释放能量大约是比它低一级所释放能量的30倍。这种震级叫做里克特震级,因为它是美国地震学家C·F·里克特1935年提出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记录到烈度超过9级的地震。有了数字化的地震记录,可以让我们进行纵向比较。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区之一,因此,中国人自然会保存有大量的地震记载。从古文献记载中可以得知,到1644年为止,有记录的地震有908次,从1372年到1644年则不下110次。主要震区都位于长江以北和西部各省。根据记载,从宋末到清初出现过12次地震高发期,并且表现出32年的周期性。从1976年的唐山地震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相隔也是32年。这会是一个巧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