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试验试空气
2009-12-19 13:28:58空气与人的生命和生活息息相关。在科学发展史上,人们对空气的认识和应用是从著名的三大空气试验开始的。
空瓶试验——空气有量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曾推想:地球由四个层次构成,它们是土层、水层、空气(即大气层)和火(在闪电时偶然见到)。
一千多年后,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为了证明空气的存在,进行了一次空瓶试验——在天平的一端放一只封口的空瓶,另一端通过添加沙子达到平衡后,再往空瓶里加注空气,把加注完空气的瓶子再放到天平上时,放瓶子的一端出现了下沉现象。空瓶试验证明:空气不空,空气是有质量的。
伽利略证明了空气的存在后,未对空气的存在形式和意义做进一步的研究。1640年,佛罗伦萨有一位叫安东尼奥的师傅挖了一口深水井,不论他如何改进抽水机的精度,总不能把水抽到10米以上,他始终认为抽水机抽出真空,水就会补充真空,水应该总能抽上来。于是,他去请教伽利略,伽利略当时已76岁,而且病魔缠身,双目失明,无力亲自参与实验,但他从理论上推测——真空可能有自己的界限。伽利略嘱托他的学生托里拆利和维瓦尼要把这个问题弄清楚。
空管试验——空气有力
受伽利略“真空有自己的界限”思想的启发,托里拆利考虑,如果选用比水的密度大很多的液体,能够汲取的高度就会很矮。日常生活中,密度大的液体首推水银,这种液态金属的密度是水的13.5倍。1643年,托里拆利在一根800毫米长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把开口的一端先塞住,将玻璃管倒立在盛水银的盘子里,然后拔出塞子。这时管子里的水银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到盘子里,水银柱的上方形成了真空。但是,当管内水银面降低到比盘内水银面高出760毫米时,水银就不再从竖直的管子里流出,而是一直保持这个高度了。从原理上看,这个装置是世界上第一个“气压计”。
玻璃管中的水银柱能够保持固定的高度,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呢?托里拆利的合作者维瓦尼提出,厚厚的大气向下压在盘子里的水银上,大气压的力量与760毫米水银柱的重力势均力敌,从而令水银柱始终保持一个高度。而且760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10米高水柱产生的压强正好相等——与抽水机抽水高度差极限相吻合。由于托里拆利的玻璃管中出现了真空,于是,人类能够制造真空、大气有重量的消息不胫而走,全欧洲的科学家都激动起来。
空球试验——空气有益
德国马德堡市的市长奥托·盖里克得知托里拆利的实验后,也放下公务,做起了科学实验。1654年,盖利克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曾轰动一时。他将两个直径20厘米(又说25厘米)的半球拼在一起,并用松节油、蜡浸过的皮环密封后抽气,使其成为真空,两个半球就紧密地粘在了一起。然后,两个彪形大汉握住拴在两个半球上的绳索,向相反的方向拉,结果铁球依然故我,并不分成两部分。后来干脆赶过来两匹马,仍然无法将两个半球分开。再增加两匹马,还是无法战胜大气压的力量。一直加到十六匹马,铁球才一分为二。
马德堡半球实验展现了大气压的强悍,按照托里拆利试验推算,大气对物体的压力为每平方厘米大约1千克的重力。马德堡球体的表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球体所受压力才1吨多,就需要16匹马来克服。一般人的身体表面积约两平方米,那么我们岂不是每时每刻都承受着两万千克的大气压力?与马德堡半球不同的是,球的内部是真空的,而我们的身体里有空气,我们的身体被大气所包围、所渗透,所以,我们感觉不到大气的沉重。
大气层从地面开始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电离层)和外大气层。不同层次的大气都有着相应的特点和特别的用途。
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大气层中的空气有80%在对流层中。大气中的水气几乎都集中于此,这里是展示风云变幻的“大舞台”:刮风、下雨、降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内。
对流层上面,直到高于海平面50千米这一层叫做“平流层”。这里基本上没有水气,晴朗无云,很少发生天气变化,适于飞机航行。在20~30千米高处,氧分子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一个氧原子(O)进入氧气(O2),而形成臭氧(O3)和臭氧层,臭氧层像一道屏障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太阳高能粒子的袭击。
平流层以上,到离地球表面85千米这一层,叫做“中间层”。中间层以上,到离地球表面500千米这一层,叫做“暖层”。在这两层内,经常会出现许多有趣的天文现象,如极光、流星等。暖层中的氮(N2)、氧(O2)和氧原子(O),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已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复合机率又少,所以也把暖层称作“电离层”。电离层能导电,对反射无线电波具有重要意义。人类借助于暖层,实现短波无线电通信,使远隔重洋的人们可以相互沟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