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 | 文化遗产
2018-01-23 16:51:00敦 煌 莫 高 窟
Mogao Caves
遗产分布:甘肃省敦煌市
列入标准:(i)(ii)(iii)(iv)(v)(vi)
列入时间:1987年
莫高窟第158窟西壁佛坛-释加涅像局部-中唐
摄影/吴健
核心价值阐述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始建于公元366年,连续建造一千年,经历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至公元14世纪的元代才停止开窟。现存洞窟735个,分布在全长1700多米长的崖壁上,分为南北两区。
莫高窟保护范围分重点保护区(1423公顷)、一般保护区(21969公顷),以及建设控制地带(21230公顷)。此外,在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外围,还划定了环境控制区(85046公顷)。南区492个洞窟,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佛坛窟、大像窟等窟形,在窟内显著位置安置彩塑,其余四壁、佛龛、窟顶和甬道均绘制壁画。彩塑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天王像、力士像、供养菩萨像等,共有2000多身。壁画有尊像画、释迦牟尼故事画、中国传统神仙画、佛教史迹画、经变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画等,共有4.5万多平方米。
莫高窟第45窟菩萨塑像(盛唐)
摄影/吴健
莫高窟第23窟北壁壁画-耕作图(盛唐)
摄影/吴健
南区洞窟乃是开窟的施主及其眷属供佛和礼佛的殿堂。北区经过考古发掘,共清理出243个洞窟,有禅窟、僧房窟、瘗窟、仓廪窟,窟内无壁画和彩塑,有土炕或土灶、烟道的遗迹,并发现了一些重要文物,该区是僧侣修行、生活和瘗埋的场所。窟前有唐、五代、宋、西夏、元的舍利塔群,清代又在窟前修建了三座寺庙。1900年,无意间发现的藏经洞,从中出土了5—11世纪初的宗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5万余件。
突出普遍价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敦煌莫高窟给予这样的评价: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莫高窟第156窟南壁-张议朝出行图之军队(晚唐)
数字中心制作
198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第十一届会议审议批准莫高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其批准的文件中指出:“莫高窟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全部六类标准。”
莫高窟监测中心展示屏
标准I:莫高窟的石窟群包括在空间上分5层开凿于崖壁的492个窟龛,还有石窟中雕刻并敷泥上彩的2000多身雕塑和约4.5万平方米壁画,这些都显示了绝无仅有的艺术成就。其中许多是中华艺术之瑰宝。
标准II:从北魏(386—534年)到蒙元时期(1276—1368年)的一千多年间,莫高窟在中国与中亚和印度的艺术交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标准III:莫高窟的绘画艺术是古代中国隋、唐、宋三代文明独一无二的见证。隋:第302窟内呈现了关于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一幅古老而生动的画面,壁画描绘的是一匹骆驼拉着一部车行进;唐:第23窟描绘了劳作的人们,第156窟描绘了一列士兵;宋:第61号窟所绘的五台山著名风景是制图学的早期范本,展现了该地的全景,其中山脉、河流、城市、寺院、道路及车队等一览无遗。
标准IV:千佛洞是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圣殿。
标准V:19世纪末到1930年,莫高窟石窟群还有佛教僧侣居住。后来,由敦煌文物研究所管理,其中保存有僧侣住所的范例。
标准VI:这些洞窟与大陆间的交流史和佛教在亚洲的传播史紧密相关。敦煌及附近地区是丝绸之路南北两道的交汇处,也是各种商品和思想的交流之地。这一点已被洞窟中所发现的汉、藏、粟特、于阗、回鹘甚至希伯来的文献所证实。
真实性和完整性:莫高窟本体由洞窟建筑、壁画、彩塑、窟前舍利塔群和可移动文物以及周围的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组成。它们的设计与材料、传统与技术、精神与感受,呈现了不同时代石窟及其窟内彩塑和壁画的真实特征。遗产区和缓冲区内保存有表达莫高窟遗产价值的所有元素,可说明遗产本体及周围环境的完整性。
Tips
对保护管理的要求和建议
在其批准莫高窟为世界遗产的文件 中特别强调指出“:主席团提请中国当局注意,这一文化财产(壁画)面临危险,必须特殊保护。”(87教科常字280号“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会议简报”)
保护与管理现状
莫高窟不仅有本体的洞窟建筑、彩塑、壁画,而且还有其周边与之相伴相生的塔群、寺庙、山林、沙漠、河流、植被等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这些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是莫高窟整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莫高窟保护与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保护莫高窟保存至今的全部历史信息及其多方面的文化价值,采取多种技术和管理的综合措施,延缓自然力的破坏,制止开放利用中的人为损伤和破坏,确保莫高窟的文物得到长久保存;在保护好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利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的需求;对莫高窟丰富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推动敦煌学的发展,弘扬优秀的敦煌文化。
2003年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并颁布实施《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1998—2004年制订了《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2006—2025)》,这一规划对莫高窟价值及其本体和环境的保护、保存、利用、管理和研究进行了系统、全面、科学的评估,制定了总体规划的目标、原则和实施细则,按照保护、研究、利用和管理四个方面制订分项规划的目标与对策,编制主要措施与分期实施计划,最后提出规划实施的支撑体系。
壁画和彩塑本体的科学保护:20世纪80年代,敦煌莫高窟开始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敦煌壁画的颜料以及制作材料分析、洞窟微环境监测、病害发生机理研究等科学保护工作。1997年,敦煌莫高窟和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合作,选择病害严重的敦煌莫高窟第85窟为研究对象,针对壁画空鼓、酥碱等病害,从价值评估、现状调查、环境监测、材质和病害分析,展开了系统的科学研究,独创了灌浆回贴加固和壁画脱盐工艺,突破了莫高窟盐害壁画治理的难题,形成了一整套壁画保护的科学技术和程序。之后,敦煌莫高窟应用这套技术和程序,对各种病害壁画进行了持续的抢救性修复,完成近千平米病害壁画的修复,使许多洞窟的精美壁画重现艺术魅力。
崖体加固和栈道改造:20世纪60年代完成的以“支”“顶”“挡”“刷”为主要措施的莫高窟南区危崖加固工程,解决了莫高窟南区绝大部分崖体稳定性的问题,对于稳定莫高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保护作用。
本世纪初,石窟崖面风化日益严重,石窟顶部崖体减薄、雨水入渗顶层洞窟引起壁画产生酥碱、疱疹等病害,同时刮风下雨时造成崖面落石、流沙下泻,存在着威胁游客安全的隐患,影响了莫高窟的正常开放。
2011年3月进行的莫高窟第98窟区段崖体加固
摄影/孙志军
为解决上述问题,敦煌研究院对崖体进行了详细勘查,采用研发的技术措施对莫高窟南区崖体进行了全面加固,加固了薄顶洞窟,使石窟崖面的风化得到明显遏制,崖体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莫高窟第85窟壁画修复现场
摄影/孙志军
莫高窟在20世纪60年代崖体加固工程中修建的栈道至今已使用了50年,栈道栏杆与地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且栈道栏杆高度偏低,部分栈道狭窄,游客参观时容易发生通道拥堵,存在游客安全风险。为此,2011年起莫高窟开展了栈道改造项目。
按照不改变莫高窟遗产现有风貌的原则,确定了简朴、适合于莫高窟环境特点的材料和栏杆设计。施工过程中,因地制宜,根据石窟不规则的外貌,逐段改造,完成后的栈道保持了莫高窟原有风貌,防止了参观过程中游客的安全隐患。
莫高窟第103窟东壁南侧的维摩诘壁画(数字中心制作)
风沙综合治理:地处沙漠边缘的敦煌莫高窟,千百年来长期受到风沙的严重威胁。风沙流不仅吹蚀、磨蚀露天壁画及洞窟围岩,而且磨蚀洞窟壁画和彩塑,甚至造成岩体坍塌。积沙又造成窟前环境污染,经常需要清理、拉运。
20世纪80年代以前,每年要从窟区清除积沙约3000—4000立方米,耗费巨大的人力和财力。20世纪80年代后期,敦煌研究院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实施莫高窟崖顶风沙危害综合防治试验研究,逐步确立以固为主,固、阻、输、导相结合的防护原则,建立了一个由工程、生物等措施组成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防护体系。
经过研究观测,先在莫高窟崖顶建立了长达6000米的高立式阻沙栅栏,以疏导来自主风向的沙害;在石窟崖顶西南方向的沙源表面,采用麦草方格方法固沙,铺设了100多万平方米的草方格;草方格前方种植了植物固沙林带10万平方米;采用砾石压沙的方法,在植物固沙林带和阻沙栅栏之间铺设了160多万平方米的砾石铺压带。目前,形成了防沙障阻沙、沙生植物林带挡沙、麦草方格沙障固沙和砾石压沙的综合防沙、治沙体系。
据监测,该项目的实施使莫高窟的风沙减少了75%左右,极大地降低了风沙对敦煌壁画和塑像的危害。
莫高窟-第254窟主室南壁的舍身饲虎壁画
(数字中心制作)
以物联网为基础的风险监测预控体系:从2005年起,针对遗产监测、洞窟风险预报、游客管理以及洞窟本体病害发展状况等一系列保护和管理需要,莫高窟逐步构建遗产监测和风险预控体系。该体系以风险管理理论为指导、以预防性保护为目标,采用现代传感器技术和网络技术,建设国内首个以“物联网”为基础的遗产监测和风险预控体系。
现已建立了覆盖全部遗产的无线网络,在所有60个开放洞窟安装了可实时传输温度、相对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传感器,实时监测洞窟的微环境变化情况。根据游客承载量研究结果,规定了洞窟微环境各项指标的上限,一旦出现环境超过规定标准,系统可自动报警,管理部门可及时调整参观路线和洞窟。
同时系统可对莫高窟洞窟外部环境、洞窟微环境变化数据及相关性实时自动分析,总结洞窟微环境变化规律。系统还可向游客推送莫高窟各种旅游和洞窟价值等相关信息,提升游客体验。
敦煌莫高窟正在继续开展其他风险因素的监测技术研发和应用,将最终建成莫高窟全部风险感知、风险分析、风险预报、风险处理的现代监测预控体系。
数字展示中心外景 摄影/乔兆福
建立完备的安全防范系统:2011年11月底,莫高窟建设完成了高标准的安防系统,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文物系统一级风险防护要求。新建成的莫高窟安防系统包括入侵报警、视频监控、音频复核、在线电子巡查、周界报警、安全照明、安防通讯等多个子系统。监控系统全面覆盖及馆藏文物,可对布防区域进行全面有效监控。
数字化技术永久保存文物:为永久保存、永续利用莫高窟文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敦煌莫高窟试验采用数字化技术保存敦煌壁画的方法,通过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研究,逐步克服了形状畸变、色彩偏差、图像拼接等技术难题,形成了一整套数字影像拍摄、色彩校正、数字图片拼接和存贮等敦煌壁画数字化保存技术。
这种先进的摄影技术抓住了石窟艺术的许多精妙细节,包括在自然光中看不清楚的细节。通过摄影和拼接过程中所运用的技术,使我们能够看到洞窟内被背屏或中心柱等建筑遮挡部位的壁画。
另外,对相机移动的准确控制,提高了图像的质量和清晰度。敦煌莫高窟已经完成了莫高窟近60余个精美洞窟高清数字影像拍摄和拼接,建立了敦煌莫高窟数字影像档案。
利用与发展探索
游客承载量研究与游客管理措施:莫高窟的洞窟是古代施主建造供佛、礼佛的家庙,洞窟空间普遍狭小。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洞窟仅18个,50至100平方米的洞窟21个,25至50平方米的洞窟41个,10至25平方米的洞窟123个。而10平方米以下的洞窟达289个,占洞窟总数58.7%。
近十年来莫高窟旅游观光的游客逐年增加。如2012年和2014年,游客人数都已达到创纪录的年80万人次,给保护和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从2001年起,为了更好地做好,洞窟的预防性保护和合理科学开放,将游客可能给洞窟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敦煌莫高窟和美国盖蒂研究所合作开展了“莫高窟游客承载量研究”项目。
莫高窟游客承载量因素较多,涉及洞窟空间容量、可观赏性、壁画和彩塑病害、环境因素、游客数量、游客流量、停留时间等问题。经过长期调查和研究,现已完成这个项目。根据洞窟的空间容量、可欣赏性、壁画和彩塑病害、窟内微环境等因素,确定了莫高窟日游客最大承载量不能超过3000人次,为洞窟合理旅游开放提供了科学依据。
面对保护和旅游的矛盾,敦煌莫高窟坚持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在利用中坚持保护的原则。一方面,为满足游客能看懂、看好,能充分欣赏敦煌艺术的珍贵价值,精选优秀洞窟开放,建设通晓外语、知识型高素质的讲解员队伍,完善游客服务设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游客承载量的研究结果,制定了游客管理的各项措施。
主要措施包括:规定了开放洞窟的标准:洞窟要大于15平方米以上,给游客提供一定的参观空间,保持空气清新;洞窟中的壁画和彩塑没有重大病害,不能在开放中使文物遭到任何损失;保证将有观赏价值的典型洞窟向游客展示。
制定实施洞窟轮流开放制度,使开放洞窟轮流得到休息,并规定每批进窟参观人数不超过25人。
实行旅游旺季的预约预报制度,做到分时段、有计划地接待游客。逐步从手工预约、电话预约到网上预约、短信覆盖,并设立专门的预约中心。针对自驾游散客越来越多的现象,探讨更适合的预约方法。通过预约参观、错峰参观,保证游客的参观质量。
在旅游旺季编排多条参观路线,通过逐年调整改进,使游线的编排更加顺畅合理。在旅游旺季,特别是对大客流量的控制,有效发挥了疏导分流游客,减轻洞窟压力的作用。
开展游客调查项目。准确地了解游客的综合信息和参观感受,为改进游客管理,提高游客参观质量提供依据。
旅游管理的最佳案例: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莫高窟观光旅游,原来单一进窟参观的模式已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为充分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同时保护好莫高窟文物,使莫高窟真正“活起来”,敦煌研究院建议国家建设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采用数字展示技术,让莫高窟内的敦煌艺术搬到莫高窟外面给游客展示。
这个建议得到国家和甘肃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后,敦煌研究院和国内外热心关注敦煌石窟的许多机构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经过数年施工建设和数字节目创新制作,2014年正式竣工启用。
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负责任的旅游开放与管理工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选为世界遗产旅游管理的最佳案例和国际上践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最佳案例。
(特别鸣谢撰稿者:敦煌研究院樊锦诗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