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80307_717713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

开博时间:2017-09-29 13:54:00

《世界遗产》杂志是中国唯一一本图文并茂对全球世界遗产事务进行全方位深度报道的专业性科技期刊。

文章数
分享到:

【文化】稻作之源——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

2018-03-07 09:36:00

仙人洞位于万年县东偏北约12千米。这里群山环抱,形成了葫芦形的大源盆地。盆地东西长约4000米、南北宽约1000 米,北面是石灰岩构造的大、小荷山,相对高度在50300米之间,南面是洞口,大源盆地东面有条大源河,流经仙人洞旁。

这里石灰岩溶洞发育,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山体裂隙流动的水可将石灰岩溶蚀,以致塑造出各种地下景观。世界上发现的人类早期居址很多在石灰岩洞穴内,因为这种洞穴冬暖夏凉,适宜人类居住。

完整的文化演进地层

20世纪60年代起,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先后进行了5次考古发掘,其中2次是中美联合进行农业考古。这5次发掘科学完整地揭示了人类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地层堆积。

中美合作考古的首要收获就是完整地揭示了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地层堆积,证实两洞穴处于同一地理单元,它们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们应属于同一聚落人群的先后两个活动地点。两洞穴的地层堆积涵盖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中石器时代(或称旧石器末期)再到新石器早期的完整地层序列。也就是说,它提供了一个研究人类如何从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的完整文化演进的地层。这种科学完整的地层堆积,从目前已知的考古资料看,不仅在中国少见,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仙人洞遗址

除了对遗址中出土的石制品、骨蚌器、陶器等人工遗物进行深入研究之外,中美学者还利用了当今全球最先进的科学考古方法和技术手段,分别对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所处大源盆地的生态环境、地形地貌等开展研究,即环境考古学、植物考古学、动物考古学、以及碳-14测年和热释光测年等科技考古,多视角、多层面丰富了仙人洞与吊桶环的文化信息和内涵,使我们对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从考古报告中有关遗迹、兽骨和植物遗存在各个时期出现的情况可知,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的人类活动流动性仍然很大,特别是在距今2.5万至2.3万年间,生计方式以狩猎为主,主要的猎物为斑鹿、麂、麝、獐等鹿科动物和野猪等大中型哺乳动物。在这两个地点遗留下来的各类文化遗存都比较单纯也比较少。

▲吊桶环遗址

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大型砾石工具逐渐增加,反映了采集活动在当时生产中的比例开始加大。在距今2万至1.2万年间的晚期前段,是地球最后一次冰期的最寒冷时期。这个时期,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的人类活动的稳定性增强。石器中以片岩为原料的大、中型砍砸、切割与研磨工具构成了石器组合的主体,说明采集活动逐渐成为当时取食经济的主体。在植物遗存中,出现了大量的稻属植硅石。

这里还发现了迄今所知东亚乃至世界上年代最早的陶器,器物种类有釜和深腹钵两种,很可能与采集经济有关。骨器中鱼镖和镞的数量增多,说明狩猎的方式和狩猎比较灵活的动物的能力增强。骨器中的锥、针、蚌刀等则与制作皮衣皮具有关。

先民从采集野生稻到学会人工栽培水稻的漫长变化过程,证明中国是世界栽培稻起源地之一;原始陶器、稻属植硅石和骨器上的刻符、记数及蚌饰品等标志着原始手工业、原始农业、原始艺术的产生,这些都是早期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发现与发明。

这些重大考古新发现,让万年仙人洞遗址的考古项目几乎囊括了我国考古学界所有的“桂冠”: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世纪百年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等荣誉。2010年江西万年“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全球环境基金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32月,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发掘出的陶器被美国《考古》杂志评选为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稻作农业的发祥地

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敏曾指出:“中国的稻作农耕以长江流域为最早,在考古上可证明这是稻作的起源地,并且长江中下游可能是它的起源中心。”

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考古报告揭示,两洞穴发现的栽培稻植硅石和水稻孢粉分析信息,表明它们是现今所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之一,它与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和浙江浦江县上山遗址发现的距今1万年前的栽培稻交相辉映,昭示着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起源地。

▲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人类学教授巴翱夫(前)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吴小红(后)在仙人洞考古现场

考古发现还表明,距仙人洞只有50千米的东乡野生稻确属江西土生土长,并与江西古老的栽培稻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加上江西修水岭背跑马岭、新余拾年山、樟树樊城堆\九江神墩、湖口城墩坂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红烧土块上稻壳和稻秆印痕,作为考古实证,也说明江西是稻作农业发生的天然实验场。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院长赵辉认为,湖南道县玉蟾岩和江西万年仙人洞,都是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起就有人居住的洞穴遗址。遗址附近既有山地,也有平坝湖沼,环境多样,是从事广谱采集经济的理想环境。在仙人洞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堆积中,发现了数量众多的野生稻植硅石,时间稍晚的地层堆积里,开始出现具有栽培稻形态的植硅石。考古证据反映出人们对野生稻逐渐认识、利用,进而主动驯化栽培的过程。

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出土的植硅石分析,从距今1.7万年开始就出现了大量的野生稻植硅石。由于多数是稻谷壳的类型,所以有专家认为这是人类最早食用野生稻的证据。

-14年代测定数据表明,遗址栽培稻植硅石的出土时间大约是距今1.2万年。因此这里的人们开始栽培水稻的时间至少在距今1.2万年以前,这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知最早的稻作农业证据。由于它的发现,可把植稻农业及陶器的起源,以及新石器时代的开始,推到公元前万年以上。

▲中方考古队长北京大学严文明教授(右)和美方考古队长美国科学院院士马尼士教授(右二)在研究分析仙人洞发现的遗存

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稻作农业考古成果中还有几项重要证据:一是见有用于脱落谷粒的组合使用工具磨盘和磨石;二是上弧下扁平的穿孔器,也称“重石器”,即在磨制的圆形石器中穿一孔,将长圆木棒穿入孔中,木棒下部为尖状。这是一种原始农业最早阶段刀耕火种时期用于点播种子的专用工具;三是可用于收割的蚌镰。仙人洞人已经有意识地将切割的蚌器和刮削石器的刃缘打出均匀的缺口,以取得锯子和镰刀的功用,用于收割稻谷和加工食物。

大源盆地作为稻作农业的一个重要发祥地,有着野生稻和种植水稻生长的优越地理环境,其年代之早,不仅有国际通用测年的碳-14科学数据为证,而且有着野生稻遗存过渡到有人工驯化稻作遗存的两大文化期叠压层。两洞穴“稻作化石”植物硅体细胞的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上,使之成为公认的人类文明成果。

破镜重圆的陶罐

▲由仙人洞出土,被誉为“天下第一罐”的陶罐 摄影/廖国良

考古报告还告诉我们,仙人洞最早的陶器出现在西区的③CB层,此层以上各层都出有一些陶片,共计282片。吊桶环D层才有陶片。

目前出土最早陶器条纹陶的仙人洞西区③CB层中有四个年代数据,其中一个最晚的数据校正后为公元前18200年至 17550年(95% 置信度)。与东区最早出陶器的层位②B①、②B的年代及其他一些地点的测年也是大致可以对应的。这样人们有理由认为,仙人洞③CB 的年代位置大致在距今1.9万至2万年间。

为了充实两洞穴考古发掘报告资料,19988月中方单独对仙人洞、吊桶环进行了发掘,在早期地层中有了意外收获,发现了一件个体大的陶片。这件陶片属于素面灰黑陶的一部分,口沿下锥刺不规则三角纹,残件高15厘米,最宽处9厘米;另一件为夹砂灰白陶,满饰交错状粗绳纹,高16厘米,最宽处7厘米。从器型来看,似是炊具罐或釜类。如此大件的陶片出土,这是前四次的发掘都未曾见到的。就我国新石器早期遗址发现的陶片规格比较,也当属最早最大者,因而也成为人类所烧造的陶器最重要的标本。

还有一个有趣的陶器发现,那就是仙人洞唯一能复原的陶器,就是上世纪60年代发掘获得的那件圜底罐,它号称“天下第一罐”,现已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但那件碎片粘接的陶罐无底片,当时是根据口、腹连接片的下收缩弧线做了个假圜底,专家们认为这是一个遗憾。30年后,这件器物的底部终于在此次发掘中重见天日,将其对接,下腹部很是吻合,这是多么美妙的对接啊!类似中国古代的“破镜重圆”的历史故事在这里重现。

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我们知道,种植水稻的重要性在于,一是生长时间短,产量高;二是营养价值高;从氨基酸的成分看,稻米含有营养价值很高的赖氨酸,因此稻米的蛋白质是谷物中最好的;三是能大量栽培;四是成本低。栽培水稻的发明和优选,对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

▲万年贡米原产地裴梅镇荷桥村

1万多年的人类社会演化中,水稻扮演了重要角色。米饭、糕点等满足了人们一日三餐;元宵、粽子、米酒用来祭祀祖先、先贤和鬼神,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稻草鞋、稻草帽、稻草绳、稻草包制品,是水稻全身资源的物质奉献。米糠、稻草养猪喂牛,支持了人们对营养的转换需求。水稻献出了它身上的所有,连剩下的烂草、稻壳烧成了灰还可以作肥料肥田,或作原始建筑材料与造纸原料。

大源盆地的远古先民发明了种植水稻,1万余年来水稻始终在我国粮食作物中占主导地位,全世界约有半数人口以稻米为主要粮食,而亚洲的稻米销量占全世界总销量90%以上,可见水稻所处的重要地位。

水稻是美丽的。它外形美,春天一片绿,秋天一片黄,引来无数文人墨客的赞颂。它精神美,朴实无华,无私奉献,推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上一篇:忆江南:水乡古镇的历史地理释读
下一篇:除了可可西里,这两处新晋自然遗产地也超美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