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80627_813029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

开博时间:2017-09-29 13:54:00

《世界遗产》杂志是中国唯一一本图文并茂对全球世界遗产事务进行全方位深度报道的专业性科技期刊。

文章数
分享到:

【保护】打银人生:从村寨到世界的苗族银饰

2018-06-27 15:38:00

苗族女子多爱美,尤爱穿戴闪亮的银饰,有时其繁复不是以件计,而是论斤算。这种热爱银饰的民族风尚背后,是大量的银匠以精湛的打银技艺,来满足女性们对银饰的需求。作为一种全民族的偏爱,苗族银饰早就超越了服饰本身,成为苗族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

▲银帽子和银项圈

苗族的时尚

银饰是苗族女人们的必需品。从少女到老妪,每一个苗族女人都有自己的一些银饰。家境富裕的人家可以花上一二十万元,为女子办齐全部的银饰,二三十斤的银饰穿戴在身上,从头武装到脚。若是家境比较拮据,也拥有起码数量的银手镯、发簪、银梳子、银戒、项圈、项链,和一个简单点儿的银帽子。银饰是苗族服饰文化的一部分,女孩想要吸引更多目光,就要在社群的时尚里凸显自己。

苗族女人在节日里穿戴的盛装上有大量的绣花,已经极为漂亮。但如果缺少了银饰,依然不完整。节日里,人们看表演、吹芦笙、对歌,而女性身上的银饰,银铃儿的相互撞击,银蜻蜓、蝴蝶那些薄如蝉翼的银片颤动,是另一道美丽的风景。

穿戴银饰越好看,越吸引目光。如同孔雀开屏,穿戴好看出众,也是获得异性关注的最主要方式。少女打扮自己,很多时候目的在于就吸引少年,所以一桩婚事往往又是另一桩婚事的缘起。

 “偷学”成师

李正文,苗族银饰技艺的一名省级非遗传承人,今年59岁,在雷山县一个叫“控拜”的苗寨里出生长大。控拜村银匠辈出,全村至今也只有1000多人口,但一度同时有40多名银匠——他们在家里把银饰加工好,然后走村串寨地兜售。

▲李正文在錾刻银饰

打银的手艺过去以家传为主,李师傅就出生于一个银匠世家。家传的手艺到他手里已第七代。他的祖父和父亲据说手艺都不错。不过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政治上的原因,银饰需求被压制,李师傅没有从小就继承父业。

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影响到了控拜村,苗族女性的爱美需求释放了出来,需要购买大量的银饰,银匠们纷纷重新冒头。这个当口,农民李正文开始向父亲学习打银技艺,变成银匠李师傅。从那时起,李师傅毕生服务于本民族女性的美丽事业,他不知道为她们打了多少银饰了。李师傅起初先跟着父亲学,再跟着堂哥在丹寨县排调镇那边,学了27天学打银。

敲打、拉丝、錾刻、焊接、吹泡……银饰的制作工艺,简单地说是用多种工具和方式,将银这种金属从一种形态变为一种新的形态,而其精湛技艺的习得,必须经过不断重复的训练,还需要一定的悟性。

“一开始感觉很费劲,有时我都没法睡觉,怕学不会。我总是边学边想,怎么才能做得比堂哥好一点,超过他。堂哥睡觉后,我还在不停地练习做,做好了再熔化,又重新再做。”

银匠的第一课,是了解作为金属的银。纯银质地和光泽迷人,但硬度低。所以银的纯度不是越高越好,不仅因为纯银昂贵,还得看用处。一个银铃铛,银匠往往让它的纯度较低,这样硬度高一点,挂在女孩衣服身上,走起路来叮当响,不容易弄坏。

银饰穿的次数多了,薄薄的银片容易变形,细细的银线会断掉,空心银泡会被压扁或遗失。那就需要找银匠修补或重做。银匠把银熔化,完好的作品消失,复归为一块金属,又将是一次全新创作的开始。

▲熔银

▲银饰焊接

有时候,女孩们纯粹因为追求“改款”,要求将已有的银饰熔掉,做成新的银饰。从小孩到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穿的银饰也有不同的风格,也得熔掉重做。

好的银匠为了获得更多人的光顾,就得不断精化技艺,并融入各种新创意,这意味着一个技艺不断提高和更新的过程。

银饰的制作技艺,如果只是做个“粗糙大概”,那就不需要太高深的技艺。但是苗族银饰面对的消费群体,是一群对银饰的材质、技艺有独特理解的苗族女性群体,并且她们有追求时尚的热情,这就逼迫银匠们持续创新,几乎要把脑壳敲碎。因为评价一个银匠做得好不好,主要看工艺的精细程度,看他的图案内容。

197910月,在学习了快一年多的银饰技艺后,李正文自己出师了。但一开始他做的还是不够精美。“一开始我做得不好,不够精。但一旦遇到什么困难,我就去‘偷学’,我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在他们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创造性,然后就变成了我自己的技术了。”

▲银铃铛

 “你在家做(银饰)的时候,我(假装)去你家玩一下,其实我意思是来看你怎么做的。比如说,我做这个龙的银片雕得不够像、不够生动,那我就看别人是怎么雕的。看见了,心里就‘得了’。”

 “这样搞了两个月,模仿别人,变成自己的东西。我第一次介绍我的办法的时候,别人就笑我说,这是偷来的。我说,自己创造的不可能那么全,每个人都得‘偷’。”

 “我之所以要偷,也是没办法。我父亲的技艺也不是很高超,也没有一个超越我的师父的人教我。所以我就‘偷’学别人,不‘偷’就没长进。”

师傅的秘诀

现在李师傅自己带徒弟了。当然,他的徒弟不需要再去偷学别人了。

“我教徒弟,第一步,我让他认识这些银是假的还是真的,必须能鉴别真假。第二步,敲银,把银条打得四四方方,正正规规,就变成一个初步的师傅了。”李师傅说着,接着拿出一个模具。压模具是下一个教授技艺的步骤,在模型上敲出大体的形状,然后把大致的模型拿出来,贴在加热变软的松香板,一旦松香冷却凝固,就可以进行錾刻。

▲龙头银手镯

在李师傅里的授徒课程里,錾刻排在压模具后面。錾刻图案有龙有凤,也有花鸟虫鱼,还有一些民俗图案。苗族银饰里的“鱼”不仅寓意“年年有余”,还有更切实的含义:在过去的苗家人生活中,鱼是珍贵之物,以酸鱼等形式进行储藏,在客人来时方才端出飨客。鱼对苗族人很重要。

银饰图案还包含大量的生活场景的记载。“年轻人在那儿谈恋爱,一开始害羞啊,背靠背坐,但头还是忍不住地回过头去。”

苗族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就通过这些图案表达,很多方面描述了少数民族生活习俗。每个图案都是一个故事,反映了苗家人的生活,并以银饰图案的方式传承下去。

▲拉丝工艺做的银首饰

心细手巧的徒弟,李师傅会让他多做拉丝工艺。拉丝让人看到纯银所具有的惊人的延展性:银打成细条,穿过钢孔,拉出来,变成了银线,钢孔逐渐缩小,每一次拉出的线越来越细。

以前做的拉丝工艺,只是偶尔抽一点做装饰。如今用银线编织的饰品越来越多见了,荷叶、蝴蝶翅膀、花朵,都可以用银线来编织,并呈现出和银片完全不同的外观和质感。

徒弟们最重要的一课是银饰焊接。一套银饰是由许多“零件”组合起来的,组合方法主要就是焊接。银线和银线间、银线和骨架间,都可以焊接。一切依靠经验,没有明确的温度和时间作为依据,全凭感觉。温度不够,便焊接不牢固。过火了,就熔化过度,线条变糊了,那就白忙一场了。

过去,师傅向徒弟传授武艺,往往要“留一手”。那被留下来的“一手”,一般是某个技艺的关键窍门,没有它,就像丢了钥匙,无法开启关键的门。很多时候,被留下的都是焊接的诀窍。

从表面看,焊接只是用一种金属作为“焊条”,将另外两件银饰焊接。这里面最关键的是“焊条”,李正文称之为“焊水”。它是银和铜熔合在一起的金属——“把银和铜都熔化然后拍成的金属片”,银铜比例根据所要焊接的银的纯度不同而变化。

“你看,这个是一根铜丝,我要把它焊到银片上,必须‘焊水’来焊。我手里面的这个焊水,铜和银的比例是40100,就是40克铜配100克银子。”

“焊水”是过去银匠最保密的技艺,但李正文决定向我示范一下。他把那个叫“焊水”的金属薄片裁成一小块,放在烧锅里,加一小勺像细砂糖般的硼砂做催化剂,再加入一些清水。然后开始加热,水开始冒泡,硼砂迅速溶解掉。这时候,他再用镊子夹出那一小块“焊水”,放在铜丝和银片接连处。此时,以高压点火枪的火舌快速地将“焊水”灼烧至熔化,冷却之后就凝固了,焊接就完成了。

▲龙、凤、狮子、蝴蝶等图案的银片

“焊水”的熔点要比焊接的两个银片都低。比如,70%纯度的银的熔点大概是500摄氏度,那么焊水的熔点就能调到300摄氏度。焊水熔点的高低,当中铜的比例是非常关键的。“能够掌握这个了,你就是师父了。”

如果说把银饰都做好了,但焊水不好,就把辛苦了一天的东西全部弄坏了。加入焊水的银铜比例不对,熔点比所需的实际熔点偏高,可能会把银饰给熔化了,却依然未能焊接好。

“以前呢,人家师父保留什么东西,就是保留这一些,现在公开了。我们作为传承人,就更不能保留。传给徒弟的时候,你不跟他讲这些,他就永远学不会。”

很多东西都发生了变化,苗族的村寨在变化,人们对银饰的需求也逐渐变了,师徒传授形式也在变化。但苗族银匠对更高技艺的追求,则未曾改变。无论如何,正是李正文这样的银匠们,以精湛的、精益求精的技艺支撑起了独一无二的苗族银饰

本文来自《世界遗产》

上一篇:【遗产影像】 宫殿之城——西班牙阿尔汉布拉宫
下一篇:【文化】废弃千年,依然惊叹,解密玛雅的城邦文明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