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80918_869517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

开博时间:2017-09-29 13:54:00

《世界遗产》杂志是中国唯一一本图文并茂对全球世界遗产事务进行全方位深度报道的专业性科技期刊。

文章数
分享到:

【声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皮与毛

2018-09-18 14:24:00

在聚落保护工作中,常常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应传承人、传承活动和文化空间作为对非遗的认识和保护方式。其中,文化空间有时体现的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分布空间,有时对应的则是这些非遗可以展示的空间。以博物馆作为非遗展示空间,是城市中非遗存在的一种常见形态。南京的甘熙故居,现为南京民俗博物馆。在故居内一组多进穿堂式庭院里,展示着竹刻、绒花、剪纸、云锦等工艺,代表南京民俗的每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有一间厢房作为开放工作室,在进行日常制作的同时可以供人们参观和征询。

↑彩扎作品

据传承人介绍,绒花曾经是南京民间婚嫁和春节、端午、中秋等节庆中的重要装饰物。绒花的题材多以花鸟鱼虫为主,品种有鬓头花、帽花、胸花、罩花、戏剧花等几大类。历史上销路最大的是鬓头花。晚晴和民国时,新郎的礼帽上一般都要佩戴帽花。在成为民国首都后,南京本地的民俗被急速涌入的人口冲淡,自1927年到1935年间,南京市人口增长了280%。伴随区域性现代化建设的,是不断衰落的传统城区和逐渐失去感召力的本地传统文化。今天,人们的生活中已不再佩戴绒花,婚礼形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绒花脱离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成为一种只有在博物馆才能看到的艺术形式。

↑雕版印刷

在绒花制作这项非遗的历史语境中,如果礼帽和习俗是皮,那么绒花就是生长在其上的毛;在相关生活习惯或习俗中产生的需求消失之后,毛将焉附?或许我们可以把这种特地辟出来的展览展示空间当作珍贵的非物质遗存附着的“皮”,但附着其上的,更大程度上是标本。泉州则是另一番景象。泉州木偶戏、高甲戏、南音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的生活仍然那么贴近。南音是可以追溯到中原五代时期的古老音乐,如今在泉州几个县市,仍有登记在册的400多个南音社在活跃,街巷上的老人大都能唱上一两首。

↑杨柳青年画

在泉州的乡间,高甲戏、拍胸舞更是喜闻乐见。为何?追根溯源,我们发现这些表演形式之所以能够成规模地存在、发展,并能够生动地延续,是因为它仍然具有充足的表演机会。正如海内外人类学研究者所述,直至今日家族制度在闽南仍旧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仪式是家族活动的重要环节。在婚丧活动中,木偶戏、高甲戏的民间团体常常获得邀请,从而有了不断演练的机会,并能够维持经济运转。在家族活动之外,基于地理、社区的铺境组织在闽南地区也依然活跃。这些铺境组织源于明清,往往以铺境庙为中心,供奉着本铺境的神灵。每年的神诞、谒祖、游神,都成为铺境的节日。神诞等活动又常常伴随着筹资邀请木偶戏、高甲戏表演,从而形成有机而致密的循环,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种活跃的本地文化场景下生生不息。

↑蚕桑丝织技艺

漫步在泉州古城,时常可以看到人家水泥小楼的大门上嵌着“清河衍派”、“陇西传芳”的刻字,彰显家族姓氏的源流传说。石刻的镌刻时间大多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在小楼取代了院落传统居住方式的时候标记下的家族记忆。有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比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更长久的生命力。物质的消灭,可能是翻盖、拆迁、灾害,有偶然因素,也有功能不协调的原因。而融入生活方式的非遗,又随着日复一日的重温,融入了人们的情感,反而可以在已变换的物质基础上重现、适应和演进。

↑安顺傩面具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在于不破坏其依托的生活方式,那么对非遗的保护和关注,则不致仅仅停留在表格和空间分配。

本文来自《世界遗产》

上一篇:【申遗】七三一旧址:日军侵华罪行的见证
下一篇:【人物】汪松:中国物种生存卫士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