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81019_884760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

开博时间:2017-09-29 13:54:00

《世界遗产》杂志是中国唯一一本图文并茂对全球世界遗产事务进行全方位深度报道的专业性科技期刊。

文章数
分享到:

【声音】建立人文与自然并重的国家公园体系

2018-10-19 14:48:00

↑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

9月21日,在北京大学,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环保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等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者与部分资深学者采用主题演讲和开放性讨论的方式,共同探讨当下引起广泛关注的中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的思路与方向问题。自去年底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决策以来,这样的讨论进行了数次,每次都异常得热烈。

↑德国威廉高地山地公园

引起热议的几个焦点包括:是否应建立统一的国家自然资源管理机构问题,同一自然资源不同管理部门管理权限重叠问题,以及令人匪夷所思的历史人文类公园是否应进入国家公园体系问题。

无论与会的学者,还是目前国家公园领域的研究现状,现实情况都是大家言必谈美加公园体系,甚至非洲国家公园体系,而对与中国历史发展情况较为相近的亚洲避而不谈。并且将国家公园基本等同于自然类资源,而对人文历史类资源视而不见。这当然有数年来管理机构条块分割,以及该研究领域学者自身学科背景所限的原因,但是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其国家公园体系如果仅仅包括自然资源类,而舍弃人文历史类,岂不是荒唐?况且,这样一个人口如此密集、开放强度如此之高、开放历史如此漫长的国家,真的有那么多没有人文历史遗迹的纯粹的自然资源吗?

↑美国卡霍基亚土丘历史纪念地

即便作为学者们研究标本的美国,在其国家公园系统20类共401个地块或场所中,人文历史类不下300个。9·11事件中的93号航班国家纪念地、太平洋战争国家历史公园、费城的国家独立历史公园等都是国家公园的一部分,其内容的广泛性也远远超过目前我国仅有的人文历史类国家公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设置。

而在同样人口密集、历史悠久的亚洲,国家公园体系的设置也是人文与自然并重,但是我国学者长期以来忽略了对亚洲邻居们的研究。

在日本,与“国家公园”这一概念相关的共有三个名词,即国立公园、国定公园和国营公园。国立公园是由国家指定并管理的公园。国定公园是由国家指定、都道府县进行管理的公园。而国营公园则包括两类,其一是从超过单一行政区管辖范围的大视角出发设置的都市计划设施公园或绿地;二是作为国家纪念设施,以保存与活用日本特有的优秀文化遗产为目的,经内阁决议设置的都市计划设施公园或绿地。目前16个国营公园中包括著名的在日本国家历史中具有极为重要意义的纪念地——国营飞鸟/平城宫迹历史公园、国营吉野里历史公园。

↑瑞士铁力士山地区

2006年,为了纪念《都市公园法》实施50周年,日本公园绿地协会进行了一次优秀历史公园的评选,选出了250个公园,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虽然这些公园涵盖了不同级别的公园,并非完全属于国家公园序列,但从其分布的地域与内容的广泛性来看,还是足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样本。公园的概念不应仅仅是景观绿地,更应该是宝贵的人文历史资源的所在地。

2010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公布了首批12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来,共有24个考古遗址正式进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序列,50余个公园进入预备名单。将保护与利用并重的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文物保护死气沉沉的局面,深受地方政府与普通民众的欢迎。这样的大胆尝试为中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时期探索了新的道路,在不远的未来,也许我们可以期盼国家工业遗产公园、国家战争纪念地等不同类型的公园的诞生。这样的公园不仅包含了宝贵的不可再生的人文历史资源,也涵盖了周边区域美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将是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贡献。

国家公园,意味着国家级的珍视,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建立人文与自然并重的国家公园体系符合中国作为文化大国的历史与现实诉求,并将为推动新时期文化价值的对外传播发挥重要作用。

↑殷墟考古遗址公园

本文来自《世界遗产》

上一篇:鄱阳湖——中华大地之肾
下一篇:【人物】谢凝高——踏遍青山人未老,一蓑烟雨任平生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