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90328_911741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

开博时间:2017-09-29 13:54:00

《世界遗产》杂志是中国唯一一本图文并茂对全球世界遗产事务进行全方位深度报道的专业性科技期刊。

文章数
分享到:

裸露的历史,隐匿的辉煌 ——看得到与看不到的印度

2019-03-28 22:13:00

  印度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没有一个词,一句话,乃至一本书能够完整地概括印度。我们能做的,就是走进印度,体验它,了解它,描述它。

  喝一口恒河圣水

  《薄伽梵往世书》记载:恒河来自天上,女神马华特(意为雪王)为滋润大地解救民众化身恒河,并通过主神之一湿婆的头发缓慢地从天上流到人间。印度人民视恒河为“圣河”和“母亲河”。传说喝一口恒河圣水能去除百病;在恒河沐浴能消除犯下的所有罪过;死后进入恒河可以升入天堂脱离痛苦的轮回。因此,恒河成为每一个印度教徒毕生向往的圣地,是进入天堂的入口。古往今来,众多的神话故事与宗教传说构成了恒河两岸独特的风土人情。6000年文明历史的瓦拉纳西是恒河岸边最负盛名的明珠,是印度教徒敬拜恒河最著名的圣地,是当年玄奘心目中的“极乐世界”,也是他西天取经的目的地。

  瓦拉纳西处在恒河的中游,自西向东流淌的恒河在这里突然向北拐了个弯儿,增添了瓦拉纳西的神秘。河西岸,历代庙宇、楼阁鳞次栉比,一条条弯曲幽深的小巷如时间的化身将神秘古城与恒河圣水连接在一起,描绘出一脚踏在俗世一脚伸入天堂的独特胜景。

  瓦拉纳西最憾人的场面属于清晨。清晨的瓦拉纳西没有白天的嘈杂、拥挤。天不亮,来自各地的朝圣者从几千年的古城深处,揣着虔诚和渴望行走在蜿蜒、狭窄通往河边的甬道上。恒河岸边,早有印度教徒赶到了那里,有的巍然正坐,有的默默诵经,有的轻声吟唱;一些本地市民,男男女女,扶老携幼,带着瓶瓶罐罐,刷牙洗脸梳头,河水变成了镜子,河堤化作了梳妆台;还有一些专为沐浴而来的人,已经迫不急待地解带更衣,只等着红日喷薄,等着女神苏醒。一切就绪,东方由鱼肚白渐渐变红,恒河岸边已聚集了上千人,当红日腾空而起,教徒们便争相跳入河中,面向东方,高举双臂或双手合十,口中默默唱颂着神的名字。尔后,双手捧起河水,从头上浇下,或一饮而尽.从这一刻起,成千上万的朝圣者和游客不断涌向沿河六七里长的台阶,壮观、感人的胜景一直持续到深夜。

  此时,与沐浴信徒相距百余米的露天烧木火葬场浓烟袅袅,殡仪工与死者亲属正将第一波火葬的信徒尸体放入搭起的木架中,浇上燃油、香料及祭品,点燃木材,等待尸体化为灰烬。这个过程要经历数小时。为使尸体焚烧得彻底,死者的亲属或殡仪工还要不时地翻动尸体。所以,乘船于恒河上观光的游客经常能看到从木架中翘起的雪白的四肢。木材多少视死者的富裕程度,天堂门口也要执行市场法则。常常有些家属将尚未烧尽的头颅与四肢用木棍敲碎,使其尽快化为灰烬,或者干脆直接抛入恒河。浓烟滚滚的火葬场与人头攒动的“洗浴场”遥相呼应,二者相距不过百米,一边死人的骨灰不断地被撒向圣河,一边虔诚的教徒手捧河水一饮而尽。

  恒河是印度教徒死后的最佳葬身地。婆罗门死后不需火化,尸体用石头捆绑直接沉入河中;一般的种姓教徒火化后,骨灰撒向恒河。贱民没有在恒河下葬的权利,但据说近年来贱民中的一些“歹民”经常夜晚偷偷将死去的贱民尸体投入河中。所以恒河偶尔出现漂尸的景象并非虚传。恒河两岸,印度人直接在河水中清洗、排泄、倾倒垃圾。即使这样,恒河仍以其纯净闻名于世。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的评价有些滑稽,可是世上除此之外有哪一条河能够洗涤人类的罪虐、引导灵魂进入天堂呢?换个角度,这纯净大概是另一种含义吧。

  千年风景今犹在

  印度的种姓制度世界闻名。来印度游玩的中国人,除了看古迹,观歌舞,大都好奇哪些人群是婆罗门,哪些人群是贱民,各个阶层的人们都过着怎样的生活。要满足这些好奇心需要深入社会,深入农村,深入印度不同地区的各个角落。比如在火车站,倘若你买的是头等仓或二等仓车票,会享尽做高等人的种种感觉。你可以去头等舱候车室,候车室虽说不上多么豪华,但至少有座位,空气相对也新鲜一些,还可以吃点心,喝饮料。窗外,寒冷的冬天,月台上阴暗的灯光下,低种姓亦或贱民人群裹着薄薄的被单,密密麻麻地躺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卷曲着的身体瑟瑟发抖,犹如一场惨烈战役后横七竖八陈列着的“尸体”。宗教等级壁垒森严,他们只能待在那儿,仿佛根本就不知道温暖的候车室里还有很多空座。望着这一切,心中除了一丝怜悯与同情,不能不感到自己是幸福的,更不用说一路上服务生几乎不间断地送吃送喝,以及那彬彬有礼的问候。

  幸福是比较出来的,这话用在印度最合适了。如果你比我富有,可能我比你更有社会地位;如果你的财富和社会地位都比我强,我可以退回到宗教等级的感觉里,在与神距离差别的比对中找到自己的幸福感觉。所以,不难理解即使生活在脏乱不堪、冲突不止的环境里,印度人也普遍感觉幸福,幸福指数全球排名一直在前5名之内。对绝大多数印度教徒而言,宗教等级中的优越感远远大于世俗社会的等级差别。

  印度种姓制度分为四个基本阶层:婆罗门,主管知识传承与祭祀;刹帝利,战士和行政管理人员;吠舍,农商阶层;首陀罗,体力劳动者。这四个等级的人群都产生于主管精神灵性之神普鲁沙(purusha),婆罗门生于其口,刹帝利生于其胸,吠舍生于其腹,首陀罗生于其脚。婆罗门之外其他三个等级的人,不管其社会地位多尊贵,财产多富有,他们心中对婆罗门始终保持着十分敬重之情,即使面对一个行乞的婆罗门也是如此,因为他们最接近神,是神的使者。四个等级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庞大的群体——“不可接触者”,俗称“贱民”,目前全印度约有1.6亿人属于贱民阶层。不同种姓的人从事不同的工作。街面上一个挨一个鸟笼般的店铺,即使生意冷冷清清,老板也要雇一个低种姓或贱民做帮手,因为沏茶、扫地、打包、送货这类活儿只能由低种姓人来做。如果让一个高种姓的人去扫地,他会认为这是对他的污辱。年轻人,即便是生活在孟买、新德里大都市里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在确定嫁娶对象时也必须要保证种姓门当户对。

  在农村,种姓制度的规矩与习俗更是根深蒂固。印度村落一般由核心区与零散住户组成,核心住户是一个村的中心和繁华区,是四大种姓的居住与活动区。婆罗门主要从事祭司、教师和顾问等事宜,是生来的僧侣,一般不从事劳动,主要职责就是祭祀与祷告。每天早上婆罗门到寺庙里点上神灯,向神敬献花篮,用牛奶浇神像并围绕神像一周唱颂神的名字。当这些仪式结束后,婆罗门开始祷告及念诵经文。出家人与贞守者由寺庙供养,而寺庙的经济来源主要靠世人捐赠。刹帝利主要从事管理事务。农村行政管理机构社区中心的主要负责人由政府派驻,而村落中的具体事务则由村中资历较深、威望较高的人担任,一般是高种姓。社区中心负责人联合村落事务联络人共同管理农村各项事务。刹帝利要藉婆罗门的祭祀而得到神佑;吠舍承担农活及农村中的商务活动。这三个种姓有诵念《吠陀》及祭祀的权利,死后得以再投生于世,故称为“再生族”。种姓制度最后一个等级,即首陀罗也可住在村落中心区,但他们没有诵经祭祀的权利,也无转世投生的希望,被称为“一生族”。农村高种姓族群占有当地的主要资源,经济收入主要靠出租土地及粮食作物。

  农村的贱民群体居住在村落的外围,低矮而破旧的茅草屋通常安扎在村落的下风向。贱民的境遇连牲畜都不如,按照传统习俗和规矩,他们不仅不可以与种姓人同用一口井,不能到为种姓教徒服务的店铺里去,也不可进入寺庙,甚至不得将自己身体的影子投射到种姓人身上,否则将受到严厉的处罚甚至被打死。“贱民”干的是最低贱的活,如清理粪便、扫地、清理人和动物的尸体等。贱民出门须像牛马一样带上自己专用的粪兜,干活时还要保证自己不被种姓人看到,因此往往在天亮之前结束工作,天黑之后出门。学校里贱民的孩子不得与种姓孩子共用午餐,学校最脏最累的活儿由贱民子女承担,种姓孩子犯下的过错,贱民子女代受惩罚;贱民的家经常遭受抢劫,女人经常遭到强奸。据统计,发生在贱民身上的强奸与迫害案件,每年有11万多起,这还不包括大量没有报案记录的案件。许多贱民村落现在开始购买武器武装自己,这也是为什么作为一个泱泱大国,却不能铲除活跃在贫穷山区反政府武装游击队的根本原因。近些年来,在政府及一些民间组织的努力下,贱民的境遇有所改观,如贱民脱掉鞋子可以进店铺;白天可以出门;在不接触前提下,可以不回避种姓人;孩子可以去上学等。但总体情况没有实质性变化,大部分清规戒律依然存在并且严格地被执行着。贱民的心态是扭曲的,有些人自认为是下贱的,把自己的处境归咎为“一定是我的祖先犯了什么罪,或者由于我的前生做了什么恶” 。也有一些人内心深处充满反抗与愤恨,孩子不愿去学校,女人不愿独自出门。当然,贱民的生活毫无幸福可言,他们以自己的牺牲,为种姓人树立了体验幸福的标杆。针对贱民的隔离与歧视措施是违反法律的,却广泛被社会所接受,千百年来不曾改变。

  历史的回音不同寻常

  乘车从奥兰加巴德向北104公里,向西29公里,进入德干高原西北部,穿过连绵不断的玉米与大麦田,再沿山坡走一段弯曲而颠簸的山路,便来到举世闻名的世间杰作阿旃陀和埃洛拉石窟。1983年两座石窟群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泰姬陵一起成为印度首批入选名录的文化遗产。

  阿旃陀石窟镶嵌在陡峭的马蹄形悬崖腰部,雨季时节,雨水从悬崖上流下来,在石窟门前形成一面面水帘;从悬崖脚下清澈的瓦格拉河边仰望,精美的石窟犹如天上楼阁,云雾缭绕,仙境一般。阿旃陀石窟以其古老、精美著称。石窟大都深20米左右,高4米左右,冬暖夏凉。据说公元前2世纪前后,佛教僧侣们为了能在雨季避开雨水继续修炼,在德干高原地层断裂形成的悬崖上,利用最原始的雕琢工具,一锤一凿地造就了这世上独特的文明奇迹。这项伟大的工程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公元8世纪,前后跨越了1000年。阿旃陀裸露着它恢弘的气势,悠久的历史,如果不是行家,很难理解它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宇宙探源与人生哲理,也很难看出在那一锤一凿之间,隐藏着何等的艺术造诣和宗教感悟。石壁上保存的精美壁画并非直接在石壁上涂画,而是使用黏土、稻壳、动物毛及动物胶油等混合在一起做成半英寸厚的绘画底面,并在其风干前用各种颜料将画面绘制在上面,其风格影响了整个亚洲佛教绘画,绘画技巧超过14世纪意大利的绘画水平。

  与阿旃陀石窟不同,埃洛拉石窟群依山坡走势建在山脚下,在高耸陡峭的玄武岩壁上,34座洞穴庙宇一座挨着一座,延伸2000多米。这些保存完好的遗迹可追溯到公元600年至1000年,不仅造型艺术独特,技术水准高超,而且作为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共存的圣殿,它们是古代印度容忍与宽恕特性的精神体现。

  埃洛拉石窟以巍峨壮观而著称,其中第16窟印度教凯拉萨神庙最有名。虽然叫石窟,凯拉萨神庙却是露天的,它是将整个一座山剖开,用整座山体完整的岩石雕刻出来的。神庙纵深81米,宽47米,高33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整块石头的雕刻。雕刻的人物、动物大都出自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个个精美细腻,栩栩如生,令人不敢相信这是人类的作品。凯拉萨神庙自公元756年开始兴建,用了100多年才完工,当时印度人平均寿命仅为30岁,这一伟大的工程可谓是历经数代人。

  攀至崖顶,埃洛拉石窟全貌一览无余,裸露的巨石印刻着印度文明的辉煌历史。“叮叮当当”,工匠们的凿石声在耳畔响起,从日出到日落,不绝回荡在山谷中,这声音传递着印度人的智慧、毅力与信念,影响着现代印度的发展轨迹。

  本文来自《世界遗产》

上一篇:金佛山——被遗忘的自然遗产
下一篇:保护家园 全球在行动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