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50528_321945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世界博览》

《世界博览》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世界博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主管,世界知识出版社主办,为国家百种重点期刊之一。创刊于1984年,曾伴随跨世纪的一代少年、青年一步步走向成熟,名字为众多的中国人所熟悉。

文章数
分享到:

【隔壁的中国人(一)】中国游客“海外综合症”

2015-05-28 15:55:01

于网络、媒体和众多名人对这类事件热衷参与,中国游客素质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动辄被提到国民整体形象乃至民族性之类宏大叙事的层面,成为热门话题都算小儿科了。究竟应该怎样看待中国游客走出国门后,如此众多、如此频繁的不文明指控

 

首先必须坦率承认,许多中国游客在出国旅行时,的确存在一些不文明举措,像加塞、抢座、随地吐痰,以及在非吸烟区吸烟等,都是较常见的不雅行为。这些行为不论在国内或国外,都是不文明、不妥当的,当事人自己也心知肚明,不过这些人在国外表现出的不文明举措,和他们在国内的表现如出一辙,也就是说,这一部分人的文明素养有待提高。

 

文明素养的进步并非旦夕之功,而是潜移默化的过程。背诵几句诸如五讲四不的文明行为规范不难,将良好的言行习惯化,变成生活中不假思索就会自然遵循、不这样做反倒浑身不自在的下意识本能,才是最难做到的。事实上,许多国人在国内日常生活中,同样存在前述种种不文明行为,其在海外旅游时的种种,不过是将国内的不良习惯带到国外。游客不是纪律部队,对一些不文明却并不违法的小节,强制他们可以如何,不可以如何,一来难以约束,二来即便约束也只能是挂一漏万,对这种行为,惟有加强全社会的日常文明修养,国内日常生活中文明行为普及、不文明行为消失了,丢人丢到海外的尴尬也自然就少了。

 

中国游客到底冤不冤

事实上,世界各国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中,都曾经历过这种从不文明文明的过程。中世纪末期,当时闭塞、落后的欧洲旅行家抵达正处于鼎盛期的埃及亚历山大时曾感慨和阿拉伯人相比我们仿佛野蛮人,如今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两个游客群体的印象却仿佛颠倒了过来;上世纪70年代,日本游客在欧美扎堆抢购奢侈品,结队光顾红灯区和夜店,并每每酒后作出不雅举动,也曾屡屡成为当地传媒嘲讽的对象,当时也有海牙、布鲁塞尔某些夜店用日语标注文明守则的报道,而如今日本人却成为国际游客中讲文明、守规矩的典范;韩国媒体在报道中国游客素质参差不齐时,也曾客观指出,十多年前大批韩国游客刚刚走出国门时,也曾给外国人以不守秩序喧哗吵嚷的负面印象,但随着文明行为的普及和教育水准的提高,以及出国旅行的司空见惯,这种现象如今已变得少见。201297日的《今日美国报》就曾指出,中国游客今天出现的问题,和60年代的美国人、70年代的日本人如出一辙,是出国旅行达到一定数量,而文明程度尚不及同步提高后的必然结果。

 

还有一些行为、现象,在中国司空见惯,不以为非,在国外却不合适,如前年德国有媒体抱怨中国客人在自助餐厅不讲究取餐秩序,用餐时大声说话、高声接手机,或发出很响的声音。这些行为在中国餐饮文化中都是无可厚非的,但在西餐厅里则不妥,因为欧美传统西餐厅很少有类似中国那样的大台面、大场地,灯光很柔暗,环境也较安静,即便中餐厅到了海外,倘不是纯做华人生意,一般也会在用餐环境方面靠拢当地风格。俗话说入乡随俗,姑且不论这些风俗孰高孰低,在别人那里做客,守别人的规矩也是常理。这些因风俗差异而致的不文明现象,只消带队者事先打个招呼,或游客间相互提醒,就会避免很多尴尬。

 

认真地说,中国游客远非最不受欢迎。实时旅游信息网站Triposo每年5月会推出一份全球游客素质调查,通过民调列出最不受欢迎国家游客排行榜。2014年的这项调查,取样范围覆盖62个国家,受访者多达700多人。在这个海外游黑榜上,最不受欢迎的游客来源国是美国,而中国仅列第四(当然这也不光彩,TOP10的排名是美、英、俄、中、澳、德、印、法、意、巴西),33%的受访者认为,美国人是全球最令人讨厌的游客(更讽刺的是这么认为的美国受访者比例高达44%,比平均数还高的多)。加拿大CTV电视台曾评论称,美国游客在类似评比中长期名列前茅,以至于许多美国游客在国外喜欢冒充加拿大游客。

 

这个榜单还反映了一个极易被忽视的问题——上榜的要么是富国,要么是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的新兴国家,很显然,海外游客不受欢迎其实和海外游客数量剧增是成正比的,几十年前的中国,恐怕连上榜的机会也轮不上。

 

许多海外观察家也注意到这一点,如美国LivingSocial网站就曾评论称,中国人在国外不受欢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不讲公共秩序,在公共场合总是拥挤、争抢,排队不守规矩,在机场和海关等场合争先恐后,争抢酒店和餐厅各种免费资源,登车、登船不讲先后次序,争抢座位等等,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经济奇迹令数以百万计中国人在很短时间里从穷人变成有能力出国旅游的中产阶级,并产生了绝对数量可观的百万富翁,这些人随着外国签证的越来越容易获得,而充分享受其在海外度假的快乐,但他们缺乏海外旅游的经验,许多被外人所嘲笑的恶习,其实正是这种缺乏经验的表现。

 

被刻意渲染的中国人在抢购

哈佛大学亚洲法律协会联合总裁大卫.威尔蒂姆曾在中国当过和平队志愿者,并长期生活、工作于北京、重庆和香港,在他看来,中国游客数量近年来陡增,这样大的人数基数总会出现些问题,因为虽然不文明的游客只占很小的比例,但绝对数量却是很可观的,而且外国其实也尚不习惯一下子接待如此巨量的中国游客,更何况这些中国游客的文化和传统还如此不同。在他看来,时间的流逝和GDP的增长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因为他发现进入后现代社会的中国人很善于自我约束和客随主便,这和美国人的我行我素是很不同的,因此假以时日,中国人很可能变成更聪明、更讨人喜欢的游客,并对各种旅行规则及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了如指掌。当然,这需要时间,恐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美国人和中国人要在最招人讨厌游客排行榜的领先位置上齐头并进了

 

英国《每日邮报》去年在评论中国游客节礼日大抢购时无序表现时坦率指出,部分东道主商家不仅想方设法招徕出手大方的中国客人,还特别营造抢购的氛围,制造一些刺激消费欲的噱头,中国人在其商店、柜台上的,其实未必不是这些嘴上抱怨不断的商人们所乐意看到的。不仅如此,一些其实根本就是很正常的,如圣诞-新年消费周各主要商场的拥挤和争抢,本就是欧美的传统习惯,只是如今多了远道而来的中国人,而后者又对在西方购物充满好奇心,用新闻照片和电视镜头刻意渲染中国人在抢购,其实是有些片面的。

 

也有一些所谓不文明现象,其实是某些国内思想家臆想的洋规矩,对这类民族劣根性反思批判,通常是国内热火朝天,国外却莫名其妙。就以去年夏天一度吵得沸沸扬扬的西班牙喷水池洗脚为例,事实上欧洲老城区往往以广场为中心,而广场又常常以喷泉为中心,最初的喷泉系古罗马露天浴池演化而来,本就是市民聚集休闲、议事、洗浴的所在,盛夏时洗脚甚至淋浴,对当地人而言是常事。不少炒作这类不文明现象者并非不知道就里,却刻意将中国人的身影挑出来,浓缩成所谓劣根性大做文章,不论出于何种动机,都是很不可取的。20124月《法国看板》杂志就曾指出,中国人有时过于要面子,一些国外旅游网站进行的调查反馈中,对中国游客的负面评价,中国本国媒体和公众对此的议论,总会比境外多得多、热烈得多,而最激烈抨击这些不良行为的言论,往往恰出现在中国人自己口中和笔下,和美国人笑骂由人,我只要自己舒服就行的满不在乎不同,中国人是很在乎自己在外国人眼中形象的。

 

 

 

不仅如此,有些国内媒体、个人还把影射史学讽喻作风不合时宜地搬到旅游圈来,其套路往往是夸大或虚构一个中国游客的海外不文明现象,然后再虚构或夸大一个当地人对此的反感或限制措施,最后再和文明人相比较,以揭示中国人的劣根性,不久前所谓泰国白庙新厕所禁止华人游客使用、因华人游客如厕不文明,后来就被其他游客和白庙管理方本身证明并无此事。不论这种影射式揭弊初衷如何,建立在造假基础上的揭弊都是不可取的——甚至可以说,这是比游客综合症更不文明的行为。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在走向开放、走向国门外之际,都会有种种不适应(包括自己对外界的不适应,和外界对自己的不适应),罗马人之于希腊,俄罗斯人之于荷兰、法国,日、韩国人之于欧美,莫不有这样一个过程,讳疾忌医不可取,刻意夸大,并动辄将个体行为说成民族性同样不可取。

 

中国游客自己该做什么?

首先,文明是一点一滴的积累和习惯。如果习惯了文明,再去做不文明的事,反倒会觉得不舒服、不自在、不方便,每个人都应在国内、在日常生活中,逐步积累、培养文明的习惯,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公共场合行为规范,只有习惯成自然,才能在任何场合都表现得文明、得体。其次,对自己即将前往目的地的风土人情,习惯禁忌多加了解,入乡随俗的道理,其实正常人都懂,但至少要了解,才能知道该怎样去,在很多时候,国门之外的不当行为并非出于有意冒犯,而是出于对当地风土人情、行为规范的无知。

 

至于由政府、外交机构或窗口部门印发文明出游须知中国公民海外文明规范之类材料,或进行相应教育,效果恐怕未必理想,毕竟,文明的言行、举止,是要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养成,物化的条文、规范挂一漏万,且不具备真正的约束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关方面更应该做的,是通过法律法规、社会行为规范的配套,在国内营造有利于文明习惯、风气形成、提高的氛围、土壤和规则,以及更客观、全面地向即将走出国门的中国游客介绍目的国信息、情况、法规、风俗和禁忌,使游客们对怎样文明旅游心中有数。

上一篇:【隔壁的中国人(二)】正在改造中国人的出境游
下一篇:还考驾照?!无人车来了!!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