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081223_327438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生命世界》

《生命世界》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7:00

《生命世界》杂志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于2004年4月创刊。《生命世界》杂志依托中国科学院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雄厚资源,集中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作者队伍,以认真严谨的编辑态度确保稿件的质量及科学性,并以生动准确的语言、精心的版式设计及精美的印刷品质确保阅读的舒适与愉快,希望为关注生命、热爱自然的读者构建一个精神家园。

文章数
分享到:

从这里迈向人类文明

2008-12-23 21:12:17

  当我们的远祖手持木棒和石块与野兽搏斗,又或者为了寻找可食的植物四处游走的时候,他们一定想不到,今天的人类会过着如此丰衣足食的生活——炊烟袅袅,忙碌一天的人们收拾好农具,微笑着回到温暖的家。在这如此鲜明的转变中,农业的发生和发展无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古埃及农业壁画

  从采集渔猎到原始种植

  国内外的考古研究表明,人类进化的历程可追溯到300多万年以前,当时人们主要以狩猎野生动物和采集可食的植物为生。同时,为了采食和抗御自然灾难不断进行游动、迁徙。直到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才开始出现“农业”,人类运用动植物的生殖规律,为自己的生存繁衍取得食物。

  在300万年以前至距今1万年的漫长过程中,人类逐渐从单纯的采集和狩猎中,挑选出易于种植栽培的植物和易于家养的动物,逐步发展了原始的种植业和饲养业。至新石器时代后,我们的祖先不仅使用石器,而且开始制造和使用复合工具,特别是青铜冶炼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金属器具、工具和武器,人类进入了“青铜器时代”。这时的农耕活动逐步得到发展,人们可以依靠农耕种植获得更多的食物,促进了古代文化和技术的发展,也加深了人们更多地依赖作物和养殖牲畜这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意识。之后人类逐步由游牧、游农生活向定居生活发展,并从单纯的“攫取自然物”向“改造和利用”自然过渡。


原始农业工具

  从约公元前4 000到前2 000年,在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巴比伦(今伊拉克),印度河流域的印度及我国黄河流域开始先后出现最早的奴隶制国家。这四个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国家产生和发展是和四大河流的孕育分不开的,主要是这些区域更适合农耕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中外考古学家已发现农耕业和饲养业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不同地区独立发生的事实。中国1954年从陕西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碳化粟和菜籽,是距今7 000年的遗物;1976年从河北武安磁山出土的碳化粟和猪骨是距今8 000年的遗物。另外,在我国河南、山东等地均发掘了大量的距今6 000~8 000年的谷物和动物遗骨,并且有大量的石斧、石铲等农耕工具。这个被称为“粟作农业”的发现,说明黄河流域当时已有较大规模的种植和养殖业,人类已从单纯攫取自然物向改变自然的阶段发展。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等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碳化稻谷、薏苁等植物遗物和农具,表明我国长江流域的“稻田农业”在距今6 000~7 000年前已有相当的种植规模。这些考古发现和大量野生稻种的发现,确立了我国长江中下游和淮河上游是中国稻作发祥地和世界稻起源地之一的事实。

  逐渐完善的农学思想

  虽然人类从事农耕和畜牧养殖历时久远,但在目前发现的文献上提出“农”的概念却始自公元1世纪班固写的《汉书·食杂志》,其中提到“辟土殖谷曰农”,即垦辟土地、种植谷物的意思。中国11世纪西夏《文海》则把“农”释为“农耕、灌溉之谓”。


东汉描绘渔猎和收获的画像砖

  中国春秋末期起,奴隶制渐趋崩溃,封建社会兴起,铁质农具开始使用,“事农”、“学农”也成为社会的需求,各方“霸主”和“国家”为扩大势力,大力提倡事农强国。在事农、学农的同时,农业作业质量和技术也开始提出和推行,如《管子·霸言》中提出“其人如耕者,而非耕也”,“地大而不耕,非其地也”,即指出耕种技术不同,效果明显不一样。《管子·八关》中说“行其田野,观其耕耘,计其农事,而饥饱之国可知也”,“贫富之国可知也”,指出农牧生产水平与民众饥饱和国家贫富的关系。

  在农耕和畜牧养殖过程中,人们对植物、动物的生长繁殖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和知识,也特别关注农业和天、地、人的关系。所以“顺天”、“制天”和“人天协调”等思想相继产生。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老子和庄子提出的世上万物相互依存的见解,以及荀子提出的“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的掌握自然变化规律加以利用控制的思想。而《易·系辞》中则提出“天地变化草木蕃”、“与四时合其序”的见解,指出农业季节对农耕的重要性。


汉代以来,出现不少壁画和画像砖石刻描绘当时的农耕情形

  我国公元前770年-前476年的春秋时期,已经用圭表测日影的方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至公元前475年-前221年的战国时期,在《逸周书》中已出现二十四节气,并有5天为一“候”,全年分72候的标记。战国时期成书的《管子》中指明“夫民之所生,衣与食也;食之所生,水与土也”,认为维系衣食的农业与水、地的关系极为重要。古人已建立保护土地和利用水利资源的思想,认为“地者,万物之本源,诸生之根菀也;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春秋战国以来,我国修筑不少大型农田水利工程,如秦国修筑的四川都江堰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

  公元前3世纪中国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较全面地阐述了我国古代的农学思想,其中“上农篇”阐述了重农和以农为本的思想;“任地篇”提出了涉及土壤改良,保持水土,精耕细作,防除杂草,选择良种,田间管理等问题;“审时篇”中则提出人—天—地和谐,调整农事活动的思想;“观表篇”则提到调查研究,预先测报的重要性。总之《吕氏春秋》中提出的因时制宜,精耕细作等农学思想为其后作物种植和产量增长起了很大的作用。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世纪起,我国农业已出现了大规模的种植和养殖业,农业的范围也逐渐扩大,逐步由谷物种植为主向谷物、园林、果树、牧渔多种经营发展,并随农产品交换的增加,出现了加工业和商业,极大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人们从动、植物的自然变异和自然杂交中选择了更优良的谷物和畜种,特别是在王充的多篇论述中提到生命发展论和生物遗传的思想。在我国秦汉时期后,随着一代代封建王朝的建立,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同时农学、医学、天文学、数学、物理学等都有了一定发展,农业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精耕细作的农学思想在我国北方旱地、南方水田等土壤上均不断形成和发展,这对我国几千年来农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农业——人类迈向文明的关键


中国的民间传说中,神农长着牛首人身,正是他发明了原始农业

  农业发展史,也是农业科学技术及其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史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史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原始人类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认识,逐渐累积经验性的自然知识,并在漫长的攫取自然的过程中,开始通过劳动对自然进行一定的干预,这个“干预”过程是从人类开始使用和制造工具开始的,这个“干预”首先体现在农耕和畜牧养殖的出现,这是人类文明的关键一步,是人类文明的起始。我国关于神农氏的传说就体现了这个过程。对自然的不断认知、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人口不断增长的需求、对季节变化的适应、利用和控制自然思想的形成、生产技术和技能的不断提高等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因此,农的出现,农业的发展史也就成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史。农业的发明也成为人类迈向文明的关键一步。

  作者简介

  梁振兴,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作物栽培与作物栽培生理及计算机在农业上的应用。

  [知识]

  五谷的传说

  相传远古时候,人们靠打猎为生。后来人口增多,光靠猎物和野生果实及蔬菜已不够食用。有个名叫稷的青年向首领女娲说,他要去寻找一些粮食种籽来做主粮。女娲叫她五个儿子稻、黍、麦、菽、麻做他的助手,并拿出五个不同颜色的袋子,将白袋子给稻,黄袋子给黍,红袋子给麦,绿袋子给菽,黑袋子给麻。

  稷不管见到什么草籽,都要捋下来放在嘴里嚼一嚼,品品味,特别是对那些长得饱满的草籽,嚼得更碎,品得更细。他觉得好吃的,就让稻、黍、麦、、麻去采集,按颜色品种分别装在五个袋子里。然后叫他们在五个山谷试种,摸索经验,以便回去教大家耕种。

  后来,人们把稷种的庄稼叫稷,把稻种的庄稼叫稻,把黍种的庄稼叫黍,把麦种的庄稼叫麦,把菽种的庄稼叫菽,把麻种的庄稼叫麻。因为是在五个山谷里种的,就将粮食总称为五谷。稷死后人们怀念他,为了不忘他尝百草,分五谷,开创农业的功绩,称他为神农氏。

上一篇:基因与金牌的约会
下一篇:生物燃料遭遇粮食危机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