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081223_327437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生命世界》

《生命世界》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7:00

《生命世界》杂志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于2004年4月创刊。《生命世界》杂志依托中国科学院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雄厚资源,集中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作者队伍,以认真严谨的编辑态度确保稿件的质量及科学性,并以生动准确的语言、精心的版式设计及精美的印刷品质确保阅读的舒适与愉快,希望为关注生命、热爱自然的读者构建一个精神家园。

文章数
分享到:

生物燃料遭遇粮食危机

2008-12-23 21:12:12

  国际米价在2008年4月7日创造了历史新高,粮食危机席卷全球。“米荒”正在威胁着21世纪的全球粮食供应。世界银行发出了这样的警告:粮食和能源价格飙升,33个国家可能面临社会动荡。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25.5%,其中小麦上涨8.7%,稻谷上涨3.5%,玉米上涨8.9%,豆类上涨36.5%。“粮食危机”这个似乎远离了一段时间的词汇再次走向了前台。

  争粮食的汽车?

  生物燃料曾经一度被视为应对能源紧张与气候变迁的“魔力工具”,但现在却因为基本农作物的价格大涨而遭受了空前未有的微词。很多人认为,使用生物燃料会造成一个可怕的结果,那就是——人们的饭桌上将会空空如也。生物燃料甚至被称为是汽车与人争粮食。这么说不无道理,近两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飙升,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美国从2007年底通过新能源法案来鼓励大幅增加生物燃料的使用量。据美国农业部预计,今后几年美国玉米产量的1/3将用于乙醇生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认为:一些国家将粮食转化为燃料的做法是一种“反人类罪”。农业作物首先应该用来应对饥饿,而不是生产生物燃料。将数千万吨玉米、大豆转化为乙醇燃料对贫困人口来说绝对是场灾难。玉米换石油,本身就是在制造世界范围内的粮食短缺。有分析称,2006 年,美国投入4 200万吨玉米生产乙醇,按照全球平均食品消费水平计算,足可以满足1.35 亿人口整整一年的食品消耗。按照美国2007通过的新能源法,2022 年美国生产150 亿加仑乙醇需要1.8 亿吨玉米,足够5.8 亿人口吃一年。

  粮食价格的上涨,真的与生物燃料的空前繁荣密不可分吗?显然,这是原因之一,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很简单的例子比如水稻,并没有用来作生物能源,但是它的价格也依然在飞速上涨。粮食危机的真正原因恐怕源于对农业的忽视。近十年的时间里,世界粮食需求量增长较快,而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增长幅度则相对较小,最终导致如今供求关系的失衡。来自世界银行关于主要谷类产量增长趋势的资料显示,小麦、水稻、玉米这三种主要作物,在20世纪70年代时每年的产量增长达到2.4% ,而当时世界人口的增长率在2%以下。但80年代中期以后,主要粮食作物的增长下滑到1.5%以下,水稻更突出,最低的时候每年只有1%, 大大低于人口增长速度。今天的粮食供应不足从那时就已经初露端倪。

  然而,产量增幅的下降却被各国的粮食库存所掩盖。1998年-2000年主要国家粮食库存达到高峰,而进入新世纪,主要粮食作物如水稻、玉米、小麦等的库存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总的来说,粮食库存为供求关系不平衡提供了缓冲,实际上也遮掩了供求关系的紧张,拖延了价格的上涨。还是以水稻为例,在未来十年里,全世界每年需要比2005年多生产5 000万吨的水稻,也就是说每年的增长速度要在1.5%~2%才能够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这是个非常严峻的挑战。

  人口的增长对于我国则更为严峻,我国总人口数已超过13亿,并且在逐年递增。大量农民的“弃田从工”转战城市,更导致了不少的抛荒现象。如果放任粮食供需矛盾的增长,一旦粮食危机真正爆发,供求矛盾就不是通过价格调节所能解决的了。

  解决之道

  世界各国为了应对粮食危机制定各种政策,粮食补贴、粮食援助、市场保护等,但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还应该是对于科学技术的投入。英国首相布朗向八国集团提出要协调行动,呼吁当前不仅要关注应急措施,更要注意中长期的解决办法,重点提出科学技术、科学研究问题。国际农业研究组织也在大声向世界领袖们呼吁,在当前食物危机的应对战略措施中,一定要包括加强科技投入的措施。事实上,无论是国际还是各国的科技部门,都已经有一些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迅速增加农业产量。比如说在云南山区,通过推行新的旱稻种植技术,水稻产量从过去的每公顷1吨~1.5 吨,提高到了6 吨,农民在两年之内就可以脱贫。再如非洲的国际玉米小麦中心,最近已经研究出了抗旱玉米,能够在现有的农业种植生产条件下和中等干旱情况下,把当地的玉米产量提高30%。

  此外,各国应该关注对“雨养田”(中国人称为 “望天田”)的科技投入。比如南亚、非洲等地区的一些国家,不以具有灌溉条件的农业生产为主,印度45% 的农业生产是靠天吃饭。而通过农业技术,在几年之内能比较快地把“雨养田”的农业产量水平至少提高一倍。

  以水稻为例,在过去二三十年,世界科技研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提高灌溉稻产量,而对非灌溉水稻的研究推广都忽视了,一直没有出现突破性进展。最近两三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和印度国家农业研究中心,已经有一些品种在印度东部州进行实验,可以达到每公顷5吨产量,非常抗旱、耐瘠薄。不过,现在仍处于小规模示范阶段,因为优良种子的供应跟不上。而种子需要有一个产业链条,现在这个链条的环节尚不健全,其中有政策问题,也有技术问题和市场组织的问题,但这些工作近年来一直被忽视。

  加强产后各环节技术的投入也很重要,包括储藏、加工、仓储中各种损失的预防与应对。每年这种产后的损失在15%~20%。

  还有,挖掘“遗传资源”潜力,突破农业技术,也是中长期的目标。世界粮食产量新的突破点在于生物技术。眼下,国际水稻所保藏着11万份水稻资源,其中只有不到10%是做过研究的。挖掘公共领域遗传资源的潜力,现在就要开始研究突破性技术。

  我们的出路

  科技之路也是我国应对粮食危机的首选之路,坚定不移地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尽快实现“十一五”提出的目标。加强农业科研单位和中国科学院及相关部门协同攻关,培育和发展农业的突破性技术,尽快在农业产量水平上取得突破。让广大农民拥有掌握信息的平台,对农业科技、农业种子产业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针对我国的特殊情况,政府应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种粮补贴,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由于存在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粮食价格相对偏低,光靠种粮收入维持不了农民的各种开支,因此很多农民宁愿去城市打工都不愿守着家里那几亩薄田。而欧美国家相对而言,农民的种粮补贴都较高,种粮属于高收入行业。因此,中国政府应继续加大种粮补贴,在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同时注意调控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让农民真正得到更多的实惠。只有这样,粮食产量才会稳步上升。

  在应对粮食危机问题上,既要“开源”,也要“节流”,双管齐下,才能有所成效,提倡节俭的消费方式势在必行。粮食浪费现象几乎无处不在,有的甚至触目惊心。所以,提倡节俭的消费方式尤为重要,要在全社会形成“以节约粮食为荣,以浪费粮食为耻”的意识和风气。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食问题不应该被淡忘。“全球米贵”深深触动了人们的神经,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及时反思的机会。

  [知识]

  “科技食品”将领风骚?

  为了应对来势汹汹的粮食危机,一些科学家提议创造出一种超级粮食,解决饥饿问题。比如包含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的“粮食丸”,每天吃一粒就不会饿!

  这样可以包括所有种类营养成分的单一食物虽然技术含量高,但是整天吃粮食丸相信任何人都接受不了。

  研究人员还在研究非动物肉类。科学家正利用动物干细胞研究一种合成人造肉。在葡萄糖营养液中加入氨基酸、矿物质和其他生长因子,干细胞可以长成肌肉组织。研究人员称,培养出的物质尝起来很像肉。

  支持者们称这种肉为“培养肉”,认为它能够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从理论上说,用一个细胞就可以产生足够全世界人类食用一年的肉。

  在解决全世界粮食供应问题上,科学绝对起着重要作用。全世界都在研究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业技术,解决世界范围的饥饿问题。

  历史回眸:不能被遗忘的饥饿年代

  永远追不上的米价

  1910年4月(清宣统二年),一户等米下锅的四口之家,丈夫一连挑了几天的水,拿回来70文工钱交给妻子。妻子拿着宝贵的70文钱到一家米店,想买一升米回家,然而店家却说她还少了两文。家里多一个铜板都找不出来了,没买到米的妻子绝望的抱着哇哇喊饿的孩子。过了些天,丈夫终于凑够了那两文钱,等到的却是被历史永远记载的一刻——“4月11日米价每石突破千文大关”。一家四口再也没有任何力气,绝望地投湖了。

  天府之国人相食

  在中国近代史上,区域性的粮食危机时常发生,因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低下导致的局部灾荒从来没有断过。1937年,四川饥荒,饥民流离失所,饥饿的儿童个个腹涨如鼓,饥民个个骨瘦如柴,老幼妇孺以树叶为食。有记载的人相食的事件就有170多起,天灾人祸频发的年代,“人吃人的社会”不再是一种比喻。

  民国施粥

  民国时期的北京城依方位设有东、南、西、北、中五大著名施粥处。一到吃饭时间,灾民就在施粥的棚子前排起长龙吃“大锅饭”。这样大场面的施粥一般一次就是两三个月,把青黄不接的春荒度过去。施粥吃到后来,还发生了有人吃完一碗再排队领一碗的现象,于是施粥铺子开始发“票”,一顿饭用一张票,谁也不能多吃多占。但是这种靠民间力量进行施舍的救济行为,最多只是维持生命,对于恢复社会生产毫无作用。

上一篇:从这里迈向人类文明
下一篇:油的学问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