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081223_327442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生命世界》

《生命世界》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7:00

《生命世界》杂志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于2004年4月创刊。《生命世界》杂志依托中国科学院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雄厚资源,集中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作者队伍,以认真严谨的编辑态度确保稿件的质量及科学性,并以生动准确的语言、精心的版式设计及精美的印刷品质确保阅读的舒适与愉快,希望为关注生命、热爱自然的读者构建一个精神家园。

文章数
分享到:

医疗的“盲点”

2008-12-23 21:12:04

  有病必求医是现代人的观念,而且很多人认为,只有医学才能救人于水火。但是,当过度医疗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时,我们还能一门心思地坚信医学吗?现代人如何对待医学,是逢病必治,还是辨证看待医学;是相信医学是万能的,还是看清医学的局限,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医学的局限性

  在人的生老病死中,疾病是重要因素。因此,人们生了病都寄希望于医院和医生。而且相当多人相信和认为现代医学可以包治百病。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说,有二到四成的患者接受了对他们没有效果或明显无效果的医疗。而这些医疗并不是一般的小灾小病和医疗事故,如无谓的疼痛、截错肢或腹腔中遗留手术钳等,而是事先就明知这样的医疗是无益乃至有害的医疗措施。

  英格兰医学期刊《柳叶刀》对此说得更明确:“从表面上看来,临床医学有一些项目是为人所了解的,但也有若干项目是我们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还有若干项目,我们其实根本一无所知。”

  在西方医学中,手术被证明对许多疾病的治疗行之有益和立竿见影。但是,正是由于手术的有效性,今天医疗界的观念已经发展到视病人为一辆破车,可以像换零部件一样地彻底修复,例如,器官移植、整形外科等。其实,这也是医疗界传递给公众的一种错误信息。截止目前,有6/7的手术方法还缺乏可靠的数据,或者该数据对手术的参考性不大。因此,即使是手术这种被实践证明有效的现代医学技术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自欺和欺骗

  现代医学的不良现象也表现在过度治疗上。例如,手术切除阑尾在过去认为是一件好事,但现在的研究证明,如果没有特别情况,没有必要切除阑尾,因为阑尾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然而,美国的医疗界甚至认为,在切除阑尾的时候还需要切除其胆囊。显然,这是不必要的。仅在2003年,美国就有2 900万人(总人口的10%)出现阑尾炎的典型症状,其中三成的患者(960万人)求助于医生,当中又有8%的人或早或迟地切除了胆囊,也就是产生了76.8万例不必要的手术。这种不必要的手术为病人埋下祸根,甚至产生致命危险。

  有专家提出,必须采取措施来制止这种不必要的手术,以维护公众身体的健康。早在1860年美国著名作家兼医生奥利佛·霍姆斯就认为,若将所有的药品“沉入海底的话,对人类来说就是一大福音──不过对鱼儿们却是诅咒”。当然,霍姆斯是有些极端,有些药在患病时还是必须要服用的。

  那么,医学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第一,医生是为人驱除疾病,是要治好病人。这种观念在远古时期就深入人心了。因为使人生病的事物被认为是魔鬼,而巫师的职责就是施行法术驱走病人体内的魔鬼。顺理成章的,今天的医师是以现代的技术来驱除病魔的。

  第二,对于医学的局限甚至是医疗事故,医生们都有推卸的绝好理由:病情太重,或挫折与混乱在所难免。本来医疗也应当像其他行业一样,如果出现问题和经营不善,得到的应当是失败和破产,但事实并非如此。

  毋庸讳言,第三个原因是众所周知的,某些医生为了金钱和获利,诱导病人接受不必要的医疗和手术,而且这种情况在过去、现在都十分盛行,将来也可能如此。

  最后是病人与社会心理的支配。比如,病急乱投医,或者死马当活马医。即使有一点希望,或者对各种疗法只要有几分可信,病人和家属都要找到医生诊治,而后者则是来者不拒。

  谁战胜了病魔?

  全世界有25 000种医学刊物,每年发表200万篇论文,其中五到七成的研究结果没有公之于众,因为它们反映了现代医疗负面或有害的一面。其实,这才是导致病人和公众盲目相信医疗的根本原因,因为信息不对称。医疗界只透露对疾病有效、稍稍有效或有利的信息,而屏蔽了医疗的负面和有害信息。

  公众应当了解更多的信息,以便对自己的身体和健康负责。一般人生了病并非是放弃医疗,而是要多知道一些信息,看看哪些病该治,而哪些病不必治疗。因为,任何医疗的有效与否,都和自身的修复系统有关。每个人都该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医生只是你的助手。

  其实,人的很多疾病如果不治疗,也会自愈。德国医学教授弗兰克·波兹索特认为:“如果要严格看待卫生体系的成果的话,那就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少病例要归功于患者的自愈力。”但是,很多自发恢复的疾病却被医生和医疗界归功于医疗。例如,关节炎,各种不同的疗程都可以使它改善,在进行治疗的患者中,约有35%的人不管做了什么都会自动康复。又比如,感冒后,找好医生诊治需要7天才能康复,不找医生也要一个星期才康复。但是,找了不好的医生却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康复。甚至一些看起来更为严重和复杂的疾病,如椎间盘突出症也可以凭身体的修复能力自行恢复。

  美国经济学者布顿·韦斯布罗德明确表示:“既然人体的生理系统本身具有适应力,那么有时就能自行修复,无需医疗护理就能战胜疾病。只不过,患者在病愈后并不知道这种康复是否是‘医疗护理’的结果。”

  如何才能对自己负责?

  一方面,患者不可能人人都是医生或都懂得医学,即使他们了解了更为全面的医疗信息,有时也难以做出是否治疗的决策。另一方面,医疗界是不可能轻而易举就把全面信息告诉公众和病人的,尤其是那些医疗的负面信息。那么,病人该怎么办?

  首先,知识就是最好的医疗。所谓知识包括一般的医学和卫生常识,也包含对医生了解的常识。例如,顺应生命的自然变化是保持健康的最佳方法。能够毅然在今天就戒烟的人,为自己健康所做的努力,便多过医疗界所能提供的。同样的常识是运动,每天30分钟的运动就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病、记忆力减退、忧郁症、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这些知识是谁都可能清楚的,不复杂不深奥。

  另一方面,看医生也是一门学问。就诊时,一位医生不一定开药给你,但鼓励你为自己的健康负责,比起那些向你推荐各种昂贵药物甚至打包票,包治你的疾病的医生来,前者就是值得信赖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要靠制度。一些国家,如德国,大约有85%的公众赞同“医生安全认证”制度,还有75%的公众希望拥有医生和诊所品质的可靠信息,并认为国家应当保护医疗消费者。

  在患者的保护方面,应当有一个外部机制来鉴定、品评医生协会的各种主张。国家应该奖励独立的医生和研究人员,让他们评估若干专业医学学会的准则,并将结论公布在网站上。如此就能让患者及医生、医疗记者更能认知那些还没有定论的医疗措施的好坏。此外,也可由退休医生组织患者咨询团队,让大众得到自身病情的另一种意见。■

  作者简介

  张田勘,博士,《百科知识》杂志副主编,曾任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上一篇:生命神奇 蜂鸟飞行的秘密等4则
下一篇:寂寞千年的守望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