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091224_326619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未来科学家》

《未来科学家》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6:00

《未来科学家》是一本面向广大青少年的科普刊物,1998年4月创刊,原名《江苏电视教育》,著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亲自担任总顾问,并题写刊名。

文章数
分享到:

“绿”太空,还有多远?

2009-12-24 14:10:59

  新闻事件:“太空碰碰车”

  2009年2月,当国际天文年的主题活动“探索我们的宇宙”在世界各地陆续开展时,北京时间11日0时55分(美国东部时间10日上午11时55分),美国1997年发射的一颗卫星(铱33通信卫星)与俄罗斯一颗1993年发射的、现已报废的“宇宙2251”军用通信卫星相撞,地点位于西伯利亚上空约800公里处。这是历史上首次卫星相撞事故,相撞产生大量的太空碎片。

  小编感叹:地球需要环保!太空也需要环保!

  4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把望远镜对准了天空,开启了人类进军太空的大门,此后,人们利用现代化科技坚持不懈地探索着浩如烟海的太空奥秘。殊不知,伴随着探测卫星、宇宙飞船和太空空间站的频繁活动,给太空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同时也拉开了人类和宇宙之间的距离。“如今,不仅仅地球需要环保,就连太空也需要环保!”天文学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并非是危言耸听,就让我们跟随太空环保兴趣小组的基太同学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这次卫星相撞将会产生至少数千个太空碎片,它们会在太空中存留几十年,甚至上百上万年。发生太空新碰撞的几率正在以几何级数增长!

  地球1小时

  2009年3月28日,太空环保兴趣小组的基太异常兴奋地期盼着夜幕降临,因为他将要走进被称为“探秘岛”的实验楼听一场神秘的讲座……正当基太兴致勃勃地透过玻璃窗欣赏灯火辉煌的城市夜景时,突然间窗内外漆黑一团,就在惊魂未定之际,演讲厅大屏幕打出了大大的一行字:“地球1小时”关灯行动开始。这时,基太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场神秘的讲座就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关灯1小时活动。

  随着大屏幕不断变换的图像和音响里传出的解说词,基太的思绪已完全沉浸其中:在大都市,五彩缤纷的霓虹灯把城市装扮得光彩照人,强光灯更是把幢幢标志性建筑勾勒得婀娜多姿……黑暗夜空正在消失,光污染使夜空不再美丽纯净。一张张从卫星上拍摄的“惨不忍睹”的画面,使人透不过气来,每年毫无用处的照明花费居然高达数十亿美元,这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而且还让地球持续不断地“发烧”,既伤害了野生动物也伤害了人类自己,人类和宇宙之间的“隔阂”正在变得越来越大……

  国际黑暗天空协会向全世界呼吁:抵制光污染,让地球“降温”,捍卫星光灿烂的夜空。太空环保从“关灯”做起!


美俄卫星太空碰撞发生的地点

  太空“爆米花”

  瞬间,屏幕的镜头回放到2009年2月11日的西伯利亚上空。这一天,注定是人类宇宙史上的一个悲惨日子,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通信卫星在太空相撞,产生了大量的太空垃圾。这不由让基太想起了前不久的一项太空模拟飞行实验,记得当时一踏进实验室,一颗心就不由自主地悬了起来,因为实验前曾看到过的资料显示:近几十年来,人类已经向太空发射了5000多个航天器,目前,太空中不仅仍有近800个航天器在轨道上工作,更有数千个丧失功能的航天器在轨道上乱闯乱窜,加上发射时产生的3500万个碎片,形成了约3000吨的太空垃圾群。更可怕的是,哪怕是像鸡蛋大小的碎片,它以每秒10千米的速度飞行所产生的破坏力相当于同等质量炸药爆炸时释放能量的24倍,也就是说,航天器一旦碰到碎片,就难逃机毁人亡的厄运。


  闪开,我要探索宇宙
  这起事件造成的卫星残骸与国际空间站相撞的可能性很小。即使碎片威胁到国际空间站,空间站也可以启动“避撞”程序。目前,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已将这次相撞事件通报驻站宇航员。

  回忆起实验过程,基太仍心有余悸:飞行时,他边看操作手册,边小心翼翼地驾驶着模拟飞船,屏幕上星球、航天器、碎片时不时从飞船旁飞速划过,白色、蓝色、黄色信号灯不停地闪耀着……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警报声,红灯在眼前频闪,“不好,一块碎片正迎面飞来……”基太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幸好及时按下紧急手柄,才躲过这一劫……


看来,我要提前退休了

  “绿盾计划”行

  实验后,基太的指导老师告诉他: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要求各会员国加强对空间物体与空间碎片碰撞的研究。目前,为减少太空“交通事故”,各国的“绿盾计划”已扬剑出鞘:一方面对运载火箭和航天器实施无垃圾式的设计,让它们在进入轨道之前就能自行处理掉各种废弃物;另一方面,美、俄、中和欧洲等国家专门成立了“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对太空中数以千万计的垃圾进行有效监控,把它们一一编列在册,以便实时处理。

  否则,到了2300年,可能任何东西都无法进入太空轨道了。基太听了不由得吐了吐舌头。


火星气候轨道器

  环保梦幻曲

  “22世纪,人类也许已经移居太空。”基太在查阅资料时被这句话深深吸引住了,接下来的文字更让基太入迷。

  “在太空废品改造基地里,太空警察负责治安,工作人员忙着指挥,由超级材料打造的A类机器人飞来飞去把太空垃圾拖回基地,四肢灵活的B类机器人则把垃圾推进机器……顷刻间,堆积如山的太空垃圾经高科技处理后从两个通道流了出来,一种是有用的矿材和生活资源,用火箭将它运回地球,而另一种无用残渣则就地深埋。一旦填埋物超过所在星球的容量,废品改造基地就会向其他星球转移。”


太空“星”满为患

  “专家们说,这种由人类、高科技和大自然完美结合的太空废品改造基地将是一个‘环保乐园’。在这里,拥有各种光控设施,光能是人类的首选能源,它不仅给人类带来轻松和快乐,而且能使太空垃圾问题得到完满解决。”

  此刻的基太对人类利用高科技与太空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充满了信心。那么你呢?

上一篇:未来“绿”世界
下一篇:小东西,慢点跑!——与达尔文的跨时空对话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