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10830_327834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我们爱科学》

《我们爱科学》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8:00

《我们爱科学》杂志创刊于1960年,是我国最早创刊的少儿科普期刊,也是唯一一家国家级少儿科普期刊。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主办。《我们爱科学》旨在传播科学知识,激发创造灵感,启迪科学智慧,培养科学素质。

文章数
分享到:

多余的算盘珠

2011-08-30 10:15:12

今天有珠算课,你带算盘了吗?

带了。你瞧,我这把算盘怎么样?

啊,这么破旧的算盘,你从哪儿翻出来的?

你真不识货,这把算盘可是红木做的,名贵的很呢。它是我曾祖父当年做生意时用的,算得上是文物啦。

来看看我的这把算盘,造型时尚,小巧精制,还带清盘器,是会计用的。

你有没有发现这两把算盘除了造型和材质不同以外,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我知道,你是说每一档上算珠的数量吧?传统算盘每档有7颗算珠,梁上2颗,梁下5颗,而现在会计用的算盘每档只有5颗算珠,梁上1颗,梁下4颗。你说古人设计算盘时,为什么每一档上要串7颗算珠呢?这最上面的1颗和最下面的1颗始终用不上,这不是多余吗?

这个问题我问过爷爷,他说这跟以前用的杆秤有关。

  

算盘的起源和普及

算盘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古时候,人们用小木棍作筹码进行计算,这些小木棍叫做“算筹”。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计算的数目越来越大,用算筹进行计算也变得越来越麻烦了。于是,人们又发明了更先进的计算工具——算盘。

随着算盘的普及,人们总结出许多计算口诀,使计算的速度更快了。这种用算盘进行计算的方法,叫做珠算。到了明代,珠算不但能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还能开平方和开立方呢。由于算盘制作容易,使用简便,所以不仅在中国被普遍使用,还陆续流传到了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

现在,虽然早已进入了电子计算机时代,但是古老的算盘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了运算方便以外,珠算还有锻炼人的思维能力的作用。因为打算盘需要脑、眼、手的密切配合,是锻炼大脑的一种好方法,所以现在很多幼儿园和小学还开设珠心算课程。

  

怎么多了2颗算珠

算盘由框、梁、档、珠4个部分组成,虽然算盘样式有很多种,不过它们的结构基本上大同小异。

传统的算盘每一档有7颗算珠,梁上有2颗,每颗代表5,梁下有5颗,每颗代表1。算珠的这种配置,让很多人感到不解。当下面5颗算珠全拨上去的时候表示5,这时用上面的1颗算珠来表示就行了,而上面的2颗算珠都拨下来的时候表示10,可这时就要进位了。所以,在运算中每一档最上面和最下面的算珠始终派不上用场。以前人们设计算盘时,为什么要这样配置呢?

其实,最初算盘并不是这样的,根据东汉数学家徐岳的记载,最早的算盘与今天会计所用的算盘一样,每档有5颗算珠,梁上1颗,梁下4颗。可是,后来为什么每一档又多出了2颗算珠呢?

这事还得从成语“半斤八两”说起。

 

“半斤”为何对“八两”

成语“半斤八两”的意思是彼此一样,不相上下。有人可能不明白,“半斤”不是5两吗?它比“八两”少很多呀?其实,此“斤”非彼“斤”,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1斤等于16两的计量方法。所以,成语里的“半斤”就是“八两”。

古人为什么要规定1斤等于16两呢?从实用的角度来分析,这样做可能是为了便于在没有秤的情况下,将东西进一步细分。比如有人买了1斤中药,每次要服用1两,可是手头又没有秤,那该怎么办呢?如果1斤等于16两,那么他可以不断的将药一分为二,先把1斤分成28两,再把每个8两分成24两,每个4两又成分成22两……最终药被分成16份,每份1两。而如果1斤等于10两,或者11两、12两……15两,都无法用这种方法来细分。直至今天中药依然用161斤的秤来称量。

可是,这跟算盘有什么关系呢?

 

算盘、杆秤好搭档

算盘普及以后,是什么人在使用它呢?毫无疑问,是商人。对于商人来说,算盘和杆秤是一个也不能少。为了计算以16为进制的重量,算盘自然也要作相应的改进。

如果把算盘一个档位上的7颗算珠全部用上会怎么样呢?上面2颗是10,加上下面的5,一共是15。原来,7颗算珠是用来计算16进制的。16进制是满161,所以每一档最多只需要表示15,就像会计所用的算盘每档最多只需要表示9一样。

1959年,1斤被改成了10两,而传统的算盘却没有跟着作相应的调整,所以有些算珠就派不上用场了。其实,那些多余的算珠当年也是必不可少的哦。

上一篇:我们爱科学》2012年体验科学大行动——全国少年儿童“玩转科学”有奖竞赛活动
下一篇:敢问路在何方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