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90826_922727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健康养生》

《健康养生》

开博时间:2019-06-30 16:43:00

《健康养生》创刊于2013年,由《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主办,内容涵盖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以严谨负责的态度,讲述科学的养生方式。

文章数
分享到:

张玲:健康不止于身,更在于“心”

2019-08-26 17:53:00

受访专家

张玲

主任医师,博士,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十一病区主任。

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迄今十余年,擅长诊治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应激障碍、强迫症、焦虑障碍、睡眠障碍等成人常见精神疾病。

担任北京医学会抑郁障碍分会常委,国际双相障碍协会中国分会秘书。

“莫将身病为心病,可是无关却有关。”诚如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所言,人之身心,互相影响。在追求健康的路上,两者缺一不可。

当身体生病时,会伴随发烧、咳嗽、疼痛等各种不适,如实传递着当下的感受。

可是,当心灵不适时,却鲜有人能察觉。更多时候,人们将其视为矫情、娇气、抗压能力弱的表现。

殊不知,心灵真的会生病!很多与“心灵”相关的问题,实为业界所说的“精神疾病”。

本期,我们荣幸采访到北京安定医院(全国最早的公立精神专科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的张玲主任,邀她就精神疾病的常见疑问作出解答。

精神疾病,问题出在哪儿?

精神疾病的发生,是生物—心理—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单拎出某一个因素,并不起决定性作用。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精神疾病一直是被误解的存在。

追溯至中世纪的欧洲,时人认为,精神疾病乃罪恶和恶魔所致。无数精神病患者,被认为是“魔鬼附身”,因而遭到严刑拷打,甚至被活活烧死。

美国学者爱德华•肖特在其著作《精神病学史》中,就描述了这样一幕场景:“一个被他们关在福利作坊里的躁狂的人……借助一个U形钉和铁环,他被束缚在地上,铁环与脚上的一副镣铐牢牢系在一起,手铐铐住了他的双手。”“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指点着这个患者,愚弄他,激怒他,他被迫用几样灵巧的本领做表演……如用脚趾把线穿入针孔等。”

这样令人匪夷所思的境遇,却曾经是众多精神病患者最为普遍的日常。可以说,在那个时代,他们几乎是毫无人格尊严地存活于世。

直到19世纪,“精神病学”作为一门学科逐渐发展起来,情况才有所改善。

此时,精神病患者的链锁逐渐被解除,他们开始进入医院接受照顾和治疗。医生们也前仆后继,纷纷投入相关的临床与理论研究中。关于精神病的起因,出现了“先天论”一说,即认为精神疾患是遗传缺陷所致,会在家族中代代相传。

这一观点,为时人所接受,至今仍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因而,许多有精神病家族史者,总是忧心忡忡,担心携带了相关基因,会逃不掉精神病的宿命。

对此,张主任表示毋庸过于担忧。

她指出,临床上,精神疾病其实是对所有病理性精神活动的总称,它不仅包括老百姓所熟知的“精神病”(实为精神分裂症、躁狂症),还包括了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症等等。

总体而言,精神疾病确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存在遗传易感性就一定会得精神疾病。“因为任何一种精神疾病的发生,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诸如遗传、神经内分泌因素、大脑结构及功能改变、心理及社会等环境因素等,皆应考虑在内。”

以现代社会很常见的抑郁障碍(抑郁症)为例,张主任解释道:“有的人携带了易感基因,可能比别人更敏感,罹患该病的概率也更高。但如果其在成长经历中相对顺利,生理和心理状态都比较稳定发展,那么,这个易感性就可能不显现,最终也不会呈现出抑郁的相关症状。”

病与没病,自己说了不算!

一个人是否有精神疾患,必须由专业医生,经过详细的病史采集、精神状态检查后,才能判定。

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多年来,张主任除了坐诊,还致力于去到医院之外,为社区居民做一些科普讲座。

讲座中,常有听众提问:“医生,我最近工作压力大,感觉特别焦虑,晚上也睡不好,这是不是焦虑症呀?”“我父母从小就偏爱弟弟,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偏向弟弟,这让我活得特别不开心,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我这种精神状态正常吗?”……

类似的问题不胜枚举。所幸于大多数人而言,这些因种种生活事件而引起的高低起伏、五味陈杂的情绪反应,虽则扰人,却不足以被认定为精神疾病。

张主任告诉记者,医学上对精神疾病有严格的诊断标准,并不会妄下断语。

以广泛性焦虑障碍为例,其标准定义是:持续6个月以上的慢性焦虑,没有固定内容的过分的担心和紧张不安,给患者带来明显的痛苦和功能损害,且这些症状并非继发于其他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

对照可见,这跟我们印象中的“焦虑”,有着相当大的差别。

首先,日常所说的“焦虑”,大多与正在或即将面临的某个事件有关,比如一次考试、一场面试等(医学上称之为压力应激)。但当事件过后,焦虑情绪便会迅速减缓、消失。而真正的“焦虑症”患者,其焦虑的情绪往往持续较久(通常超过6个月)。这种“时差”,乃“正常焦虑反应”和“焦虑症”最明显的区别。

其次,二者的严重程度,以及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的损害程度亦有所不同。譬如,正常人的焦虑反应,像考前焦虑,并不会影响其他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做事效率;但“焦虑症”患者,除外焦虑,还可能伴随坐立不安、颤抖、胸闷、心悸、易惊吓等不适,患者甚至因此无心工作,无法社交,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事实上,不只是焦虑症,张主任告诉我们,“任何精神疾病的诊断,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首先,医生必须充分全面地采集信息,了解患者的起病过程、症状表现、成长背景、性格特征、相应的社会应激等;然后,再仔细评估其精神状态,做量表筛查,必要时还须进行X光、CT、脑电图、血液化验等检查;并给予一定的时间,去观察病情的演变。

综合种种,才会给出一个确切的诊断。而不是首诊时,仅凭患者的只言片语,简单筛查,就匆匆结论。

对于精神疾患的诊断,医生尚且如此谨慎,作为普通大众,就更不可轻率给自己或身边的人妄下定语了。在此提醒,但凡有任何情绪问题,如不能及时疏导,应理性就医问询,而不是胡思乱想,妄自猜测。

医患配合,一定会好起来!

精神疾患很多都是能治愈和控制的,这有赖于医生、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

面对精神疾患,医生经常被问:“这病会好吗?”

在回答之前,有必要先厘清何谓“病好了”。“在医生看来,精神疾患通过有效治疗,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能完全恢复到病前水平,看起来与常人无异,便可称为临床治愈,亦即是‘病好了’。”张主任解释道。

但囿于精神疾病的复杂性,其会存在一定的复发概率。因此,即便“病好了”,医生仍会要求患者继续服药,维持治疗,以防复发。且根据病情特点,服药时间因人而异,短则数月,长则几年,部分重症或难治性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就像对待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

由于患者仍在吃药,许多人不明就里,会觉得是“病还没好”。其实不然。

在此重申,对于精神疾患,“症状消失,个人社会功能恢复病前状态”即为治愈。其间的治疗过程,可能有艰辛有挫折,但只要医生、患者和家属共同努力,必能抵达治愈的彼岸!

◆患者能做什么

1. 积极配合治疗

影响精神疾病预后的因素很多,其中,患者能不能及时就医、配合治疗,至关重要。但一些人误以为,情绪问题,譬如抑郁,根本无须看医生,慢慢就能“走出来”;有的人即便看了医生,也不愿意遵医嘱服药。结果病情一拖再拖,迁延不愈,乃至恶性进展,严重干扰生活和工作,甚至带来生命危险。

对此,张主任提醒,倘若精神情绪问题经久不愈,应及时就医为妙;而一旦确诊为精神疾患,应当谨遵专业指导进行药物和/或心理治疗,并定期复诊。如此,方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2. 消除病耻感

当下,对于精神疾患,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社会上仍存在种种偏见与歧视。很多人十分忌讳“精神病”一词,更害怕跟它扯上关系,认为得了“精神病”,以及去精神病医院、专科就诊,是一件很羞耻的事。

“这是一个需要纠正的观念。”张主任指出,精神疾患的发生无关道德和人品,而是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本身属于疾病的范畴。既然是病,通过合理治疗,便能获得改善,不必对此抱以病耻感,更不应讳疾忌医。

◆家属该做什么

1. 生活上悉心照料

亲人罹患精神疾患,作为家属,照料是必不可少的。

这要求家属针对性地去学习和了解相关的疾病知识,以便对患者的衣食起居进行有效照顾,并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诊。 当观察到患者有异常变化或出现用药不良反应时,要第一时间做好记录,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对于个别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家属更要密切陪护,悉心疏导,及时撤离或保管好身边的危险器物与药品,以防患者出现过激行为。

2. 情感上充分理解

一味地说教与指责,无益于疾病的康复,相反,还可能引发患者负面情绪,乃至加重病情。

事实上,家属应该给予患者的,是情感上的关怀、包容与支持。“通常,患者的亲属若都很理解他、支持他,患者的预后也会很好;而如果患者,或独居,或离异,或经济上有巨大困难,或没有固定工作,长期缺乏身边人的温暖与陪伴,相应的,其预后也会较差。”张主任补充道。

以上几点,说来简单,但真正执行起来,未必容易。这就需要医生、患者和家属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抱着“病会好起来”的决心,才能走出疾病的深渊,重新拥抱阳光。(感谢北京安定医院宣传科许悦对本文提供的帮助!)(编辑:康倩)

 

本内容为《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有限公司所有,凡以转载、转摘、复制、翻译等方式使用该作品者,须征得本司同意。

本文来自《健康养生》杂志

上一篇:“胶水牛排”,没那么可怕
下一篇:虫草花,功效不输冬虫夏草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