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伏天灸,为何能“冬病夏治”--中国数字科技馆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健康养生》

《健康养生》

开博时间:2019-06-30 16:43:00

《健康养生》创刊于2013年,由《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主办,内容涵盖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以严谨负责的态度,讲述科学的养生方式。

文章数
分享到:

三伏天灸,为何能“冬病夏治”

2022-07-17 14:55:00

  三伏天灸很火,种种质疑、困惑,也随之而来——

  夏天做天灸,能治冬天的病?

  在背部贴药,就能治鼻炎、肩周炎?开玩笑吧。如此等等。

  虽然说,三伏天灸的效果,谁做谁知道,但疑惑不解开,总让人心里没底。

  冬病未发,夏天就能治?

  三伏天灸以“冬病夏治”而闻名。

  要理解“冬病夏治”,得从中医理论的阳气谈起。

  人体的阳气,有两大作用:在内固本,与体内的寒气互搏,形成平衡;在外护体,潜行于血管、皮层之间,抵御外部寒邪的入侵。

  冬天发生的病,往往与人体阳气不足密切相关——

  冬天气候寒冷,自然界阴盛阳衰,人体的阳气容易受损,以致无法压制体内的寒气,或难以抵抗外部的寒邪,出现各种虚寒之证。

三伏天灸以“冬病夏治”而闻名,祛除体内沉积的寒邪

  如何补足阳气呢?

  夏天正是一个好时机。天气炎热,自然界阳气生发,人体也顺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阳气旺盛,阴气羸弱。

  若能在此时,使用三伏天灸这样的温阳疗法,可以蓄养阳气,打好底子,还可以趁机祛除体内沉积的寒邪,以免其到冬季作乱。

  到了冬天,人体阳气充足、固若金汤,寒邪无计可施,人们便自然少生病了。

  三伏天,补阳祛邪,事半功倍

  古人将夏至日后第三、四个庚日,定为初伏、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定为末伏。

  所谓庚日,就是带“庚”字的日子,如庚午、庚辰。这是古代的序日法,庚属天干,古人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伍,来标识日子。

  据五行学说,庚属金,火克金。夏天最热时,火最盛,金潜藏,该日便称为“伏”。

  经过千百年的气象观察,古人发现,三伏天这段时间,是夏季天气最热、阳气最盛的日子。这时施行三伏天灸,补阳祛邪,最为事半功倍。

  网上有不少人“抬杠”:三伏天灸,都要求在初伏、中伏、末伏日施行,但这三天,未必气温最高吧?有的地方艳阳高照,有的地方下大雨,怎么能定在同一天呢?

  这样的想法,未免有点泥古不化了。

  初伏、中伏、末伏日做三伏天灸,与其说是“非此日不可”,不如说是一个提醒:酷暑已至,阳气正盛,是时候做三伏天灸了。

  早一天或晚一天做,也未尝不可。

  不过,李教授提醒,最好还是在当天去,宜晚不宜早。

  若提前太早,医院可能未配药。太晚也不可,医院可能没药了。因为三伏天灸,用的多是辛散药物,具有挥发性,不能久置。

三伏天补阳祛邪事半功倍,三伏天灸和艾灸都是通过温热刺激来治疗疾病

  三伏天灸和艾灸,有啥不同

  三伏天灸和艾灸,同属灸法,都是通过温热刺激来治疗疾病。

  不同在于,艾灸属于“火热灸”,通过艾火来刺激穴位。

  三伏天灸则属于“非火热灸”,也称“冷灸”“自灸”。顾名思义,无须用火,只是利用辛温发散的药物,使穴位充血潮红,发泡如火燎。

  三伏天灸、三伏贴,是一回事吗

  严格来说,三伏贴是三伏天灸的一种。

  天灸的剂型,有膏、丹、丸、饼、泥之分;用法,则有涂法、贴法等。

  贴法,是用中药敷贴穴位。

  由于其操作简单便捷,三伏天灸绝大部分都采用贴法,所以,三伏天灸也被形象地称为“三伏贴”。

  李教授介绍:“现在,‘三伏天灸’‘三伏贴’基本指代同一种疗法。”

  ●三伏天灸过程

  问病史、辨体质——选药、选穴、——贴药。

  ●天灸前,要注意什么?

  避免穿连衣裙或紧身衣物,影响选穴。

  若天气炎热,先休息10分钟,收汗并擦干汗液,再行天灸。

  ●天灸后,要注意什么?

  局部皮肤若出现潮红、轻微红肿、小水疱、微痒、烧灼感等,均为药物的正常刺激作用,不需特殊处理,应注意保持局部干燥,不要抓挠,也不要涂止痒药。

  但若有烧灼或针刺样剧痛,则应取下药贴,结束治疗。

  不宜剧烈运动,避免药膏脱落。

  避免直吹空调,使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药物吸收效果。

  至少3~4个小时后再洗澡,建议洗热水澡,以免损伤正气。

  贴药当日忌烟酒、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贴药期间应清淡饮食,不宜食用“发物”,如烧鹅、牛肉、虾蟹、花生、韭菜、芋头等。

  贴药后,建议适当食用温补食物,如红枣姜茶、炖羊肉等。

本文来自《健康养生》

上一篇:《健康养生》简介
下一篇:打了乙肝疫苗,还会得乙肝?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