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腰背疼痛最好的方子,治好了朋友的颈椎病,让他彻底爱上了中医(葛根汤)--中国数字科技馆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

开博时间:2019-07-02 16:24:00

《中国中药》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办。全面反映我国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与研究动态的同时,致力于打造最靠谱的中医药知识平台。

文章数
分享到:

颈腰背疼痛最好的方子,治好了朋友的颈椎病,让他彻底爱上了中医(葛根汤)

2022-07-04 20:49:00

  前几天有一个朋友带着孩子来找我,他的孩子在读高二,整天低着头看电子产品学习,长期以来,脖子便出现了不适,社区医院X光片诊断颈椎生理曲度消失,开了止痛片和外用膏药,效果不佳,但由于疫情原因难以前往上级医院进行系统治疗,特地来咨询我的意见。

  触诊发现病人斜方肌、竖脊肌等多个肌群僵硬,颈5-6关节小错位,问诊病人自述偶尔出现手臂发麻,头痛,有多年慢性鼻炎病史,舌淡胖有齿痕,脉浮弦。于是我给病人开了一个特效方子--《伤寒论》中的葛根汤。

  葛根汤

  组成:葛根20g,白芍药15g,桂枝15g,麻黄5g,生甘草10g,生姜15g(自备),红枣15g(自备)。

  煎煮法:上七味,加入1600ml水浸泡30分钟后,大火烧开转小火煎20~30min钟即可,分三次饭后温服。

  按:在《伤寒论》原文中仲景先师说道葛根汤煎煮法“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这其实是因为当时使用的麻黄和葛根都是生药,麻黄都是还是青绿的,先煮麻黄去上沫,是因为古人在长期的临床当中发现麻黄汤不去上沫服用后会令人心烦。

  但是目前在全国各中药房里麻黄都是采收一段时间后的外皮变黄了,所以一般不需要先煎。考虑到天气温度较高,病人多汗出故减少了麻黄用量。

  病人喝了七剂葛根汤后渐觉疼痛减轻,已经能正常上课,为什么“葛根汤”能取得那么好的效果呢?请听我下面分解。

  葛根汤证

  项背强

  不要以为“项背强几几”就是单纯的脖子不舒服,我们要把“项背”延伸,头项、腰背都在这个范围。

  从后头部一直到腰骶部,后背部的拘急、疼痛、倦怠,都可以看作是“项背强几几”。

  我发现临床上用葛根汤的人,主诉可以是“头项强痛”,可以是“肩颈酸重”,可以是“腰背酸痛”,可以是“头昏、头重、头晕”,甚至有的就只是感觉到是疲劳,说自己拖不动,说自己全身困重,这可能就是葛根汤证。

  甚至可以将它延伸来看,我治疗痤疮也喜欢用葛根汤,特别是看到背上的痤疮最严重最多的情况。

  葛根汤每一个条文开始都是太阳病,而足太阳膀胱经是沿着脊柱(督脉)分布的,所以,整个背都是一个葛根汤所主的部位,有很多的腰痛我也用葛根汤,效果也是不错的。

葛根,鼻炎,鼻塞,生津

  下利

  我用葛根汤一般要问大便,大便一般都是次数多或者不成形,甚至有的是腹泻。仲景爷在葛根汤条文专门讲到“自下利”。

  说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自下利,就是没有用过泻药而自行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或者稀薄。

  张仲景用葛根,是看大便的性状来决定用量多少的,葛根汤用葛根四两,治疗自下利;葛根芩连汤用葛根八两,就是治疗“利遂不止”,那就不是单纯的便溏了,成了腹泻那比自下利程度重得多。

  鼻炎

  葛根汤治疗鼻炎,这个是近现代著名海派中医叶橘泉先生的经验,日本汉方界吸取葛根汤治鼻炎的经验,将葛根汤加川芎、辛夷做成了颗粒剂,在日本的药店可以买到效果也非常好。

  解释起来也可以讲得通,鼻为肺窍,所谓的鼻炎,鼻塞流涕等等其实病位在肺,也属于外感范畴,可以使用解表药,且西医认为的鼻塞是因为组织水肿压迫气道所致,麻黄这个药就是中医去水肿的“圣药”。

  岭南经方大家黄仕沛老师就常常使用大剂量麻黄去治疗各种水肿病,如脑水肿、下肢水肿等疾病。

  鼻塞也属于中医认为的清窍不通,麻黄本来就是通窍的神药,后世也创立了三拗汤等方剂专门治疗鼻塞不利。

  葛根汤方解

  方中葛根为四两,是主药,换算现在的剂量为每剂使用葛根20克。重用葛根就是用来补充人体的津液。

  因为葛根这味药既能生津,又能升水,人喝葛根汤以后,会产生大量津液,从而使肌肉解除僵硬,这也是所谓的葛根“解肌”作用。

  葛根汤所说的“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的症状,就充分说明了缺少津液和肌表闭郁的情况。

  所以要桂枝来打开肌理,需要麻黄来打开体表,这个津液才能成为汗水出来,把风邪带出来。

  那么葛根在麻黄、桂枝的合力下,迅速到达肌表,使人既补充了津液又能出汗驱邪。

  麻黄这个药是止痛去水肿很好用的药,有时候颈椎病的不适是因为软组织炎症水肿压迫了神经或者使肌腱发生了变形,麻黄就能对症治疗这种情况。

  桂枝与芍药的量相等,台湾著名经方学者倪海夏的解释是桂枝与芍药是同作用于心脏后产生药力去向的,桂枝向外走动脉,芍药向里走静脉,一收一散起平衡作用,防止发汗过多。

芍药,止痛,收敛,静脉

  另外芍药还有收敛止痛的作用,一般来说痉往往带痛,如果说痉是不自如,止痛则有芍药之功。

  那生姜又是什么作用?其实方中的白芍、炙甘草、大枣均有生发阳明之津(胃的津液)作用,也起到防止出汗过多反过来伤津液。

  这里生姜用三两就是提振胃阳,要比白芍、炙甘草、大枣这些的量大,让产生的津液在胃里迅速被桂枝接收,但量不能超过麻黄,如果超过麻黄的话可能使津液在胃里消耗得过多,那么葛根的药力就白搭了。

  炙甘草还有调和诸药的作用,它能通十二经,有了它,药力更能找准自己方向。关于以上条文,有人认为无汗才能用葛根汤?

  《伤寒论》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第15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支持这一看法的学者阅此两条,多从太阳病三字着眼,多从有、无汗着眼,多从加不加麻黄着眼。

  如果只是从太阳病着眼,仅以为葛根汤为解表剂,是将仲景爷的经验局限了,究其原因,仲景爷治疗项背强几几,不拘是否表证,就好像强直性脊椎炎、颈椎病五十肩这些都不是一天两天的病,甚至超过太阳病进行七日,又怎么能说是表证呢?

  而且正常人不会自汗,故第15条原文多一个“反”字,用桂枝加葛根汤,是迫不得已才不用麻黄也,也就是说必须得用上麻黄。

  麻黄实为温经止痛之要药,仲景治痹诸方多有此品,《伤寒论》第35条,麻黄汤八大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烦痛,恶风,无汗而喘”,有一半是疼痛者,可窥仲景之意也,且经方使用须灵活,怕麻黄发汗太过可以减少麻黄用量嘛。

本文来自《中国中药》

上一篇:《中国中药》简介
下一篇:精神不好,睡觉不香,总是紧张焦虑,拿这几样食物熬水就能改善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