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40910_321436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新科幻》

《新科幻》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新知...新奇...新锐...

文章数
分享到:

咏絮之夏 李伍薰

2014-09-10 16:17:55
      那是20世纪末一个闷热的初夏午后,少年皱着眉头将光盘从计算机中取出,将读取面朝向自己看了看,口里不住地嘀咕:
  “咦!怎么会这样?”
      “……以上,就是本研究团队的报告,感谢各位媒体朋友莅临指教。”陈嘉明语毕鞠躬,岂料连腰都还没打直,敷衍的鼓掌声就已草草结束,紧接而来的是众多屁股离开铁椅子所发出的嘎吱声、摄影师收拾器材的碰撞声。看着记者们纷纷拿起手机联络后续事项,讲台上的陈嘉明悄悄地叹了口气。
      “唉!好吧!反正科技新闻就是这样,即使是再重大的新发明,在这块土地上,也绝对比不上知名女星带男嫩模回家过夜有新闻价值。”他望着匆匆收拾东西的媒体们,在心底自我解嘲,“陈嘉明啊陈嘉明!好歹是科技部发的通告,否则来的媒体恐怕更寥寥无几,来十五家媒体已经算不错了,至少主流媒体都来了,今天下午网络上、报纸上至少会有小小的一格报道吧……”
      “陈先生!”岂料,就在他正准备同实验室伙伴收拾的时候,背后传来了清亮的女声。陈嘉明转头,看见一位女记者笑盈盈地迎面走来,“噢!不对,应该称呼您为‘陈博士’了!我是三角卫视的科技记者陶芳芳。”
      这陶芳芳人如其名,身穿一袭剪裁合宜的桃红色套装,略施粉脂的美丽脸蛋,搭配上向内微卷的俏丽中短发,让人不禁想起崔护诗句里“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绮境。
      “这是我的名片,请您指教。”女记者毕恭毕敬地躬身递上名片,陈嘉明的视线却不自觉地朝她微微敞开的衬衫开口探去。
      “你、你好……”
      陈嘉明还来不及回应,陶芳芳已经挺起身躯,继续以悦耳的声调道:“陈博士,你方才报告时那句‘消失吧,万恶的塑料!’实在太振奋人心了!我们知道这必定是一项足以震撼世界的先驱发明……”
      陶芳芳嘴里一边说着,一边靠向摆着展示品的那张实验桌。这个动作突显了她的臀部曲线,陈嘉明看得有些出神,以至于忘了接下来女记者说了什么,直到他回过神、抬起头,才发现陶芳芳已经从桌面上拿起其中一个展示样品,眨着眼问道:“这个样品,可以给我们一份吗?”
      那是一个边长五厘米的透明玻璃方块,周遭用金属条加固强化,里头则装着一小片类似棉絮的生物体。
      “哎呀,小心点……”陈嘉明见状,赶忙抢上前去,从陶芳芳手里接过正方体,放回桌面上的样品堆,“抱歉抱歉,‘咏絮一号’的样品数量还不够多,同时也担心不慎外泄会对环境造成冲击,因此目前尚属于管制品,若没有院长的核准,恐怕暂时无法提供样品。”
      嘴里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语,陈嘉明其实还在回味自己与女记者手指触碰的瞬间,以及她身上飘出的淡淡香水味。
      “噢,真抱歉,不懂规矩,那么……”陶芳芳回眸一笑道,“我们电视台想针对你的发明做一点更深入的访问,请问你现在有空吗?”
      “那当然!乐意之至。”陈嘉明点头如捣蒜,于是女记者与摄影师立刻在现场设定好镜位,展开专访。
      “各位观众大家好,我们很荣幸访问到发明‘咏絮一号’的陈嘉明博士……”
      “啊!我还不是博士,只是博士候选人而已啦!”
      “好的,那么,陈嘉明博士候选人,您是怎么开始这个构想的?”
      “关于咏絮一号的构想啊……”陈嘉明突然显得有些腼腆,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但接下来说出口的话,却大出陶芳芳意料,“今天这一切成就,或许全得归功于19世纪,我还是个高中生的时候,血气方刚的我跟同学借的激光盘说起……”
      “什么?”
      陈嘉明继续诉说着故事,神情仿佛回到从前——少年时乍见光盘片发霉的那一幕,刹那间的电光火石启发了他研究主题的灵感:如果霉菌能够侵蚀塑料光盘片,那么,是否能够强化其分解塑料成分的生理机制,开发为专门的塑料分解者?
      石化产品无法为微生物自然分解,因而成为了自然界里的永恒废弃物,始终是激进环保人士口里的人造罪恶之一;焚化炉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却同样跻身人造罪恶之榜。倘使能够开发出一种能自然分解石化制品的真菌,不仅能让那些激进环保主义者闭嘴,财阀们也必然因政治正确的舆论压力而加以投资,加上自己能在学术界赢得的崇高声誉,怎么想,这都是个一石三鸟的好项目。
      于是他牺牲了谈情说爱的时间、牺牲了每周末的休假与玩乐,全心全意投入到塑料可分解性霉菌的研究中。勤奋加上运气使然,使他能在短短三年间筛选出十株能够分解不同成分石化制品的突变品系,将孢子与其混合后萌发的菌丝反常地呈现棉絮一般的纯然洁白状态,并证实能有效分解各类以塑料为主的石化制品,因而被命名为“咏絮一号”。这个充满诗意的名称,同时也隐含着让塑料分解成为地球资源“永续循环”其中一个环节的意思……
                                          28675
      “……或许,咏絮一号的出现,也代表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一场由新世纪科学家所引领的科技革命风潮!”他推了推眼镜,说道,“这让我不禁想起,当年不知道是哪个同学说真菌学是没出息的冷门……”
      屏幕上的陈嘉明是如此的志得意满、雀跃万分。
      而在屏幕之外的办公桌上,陶芳芳对着小腹微秃的中年男子道:“的确,结束今天这场记者招待会之后,明日他就要启程到美国参加研讨会,预计在五天后的‘年度重点论坛’上发表演说,用十五分钟的时间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除了博士论文笃定顺利通过之外,估计还将会有不少学界大头和财阀上门来找他合作签约。从这份专访来看,这或许是一位科学俊才展翅翱翔的黎明时刻!”
      “那咱们电视台可得好好发挥科学家的‘实验精神’,好好用实际的测验抢先公布‘帮他一把’了。”中年男子脸上泛起不怀好意的笑容,“不是说这是管制品吗,你是怎么弄到这个方块的?”
      “唉!经理啊!你也知道,在学术圈这个象牙塔混久的人,往往对人没什么戒心,你刚看过访谈,也一定知道他就是个不擅长与女性相处的宅男。”陶芳芳把玩着透明方块,笑道,“第一次递上名片的时候,我弯下腰,立刻就察觉他的眼神偷偷瞄着我的胸口,所以后来的访谈过程中,我也偶尔假装不经意地弯下腰,果然他的注意力立刻就被分散了,所以……”
      “让男人看得到吃不到,这可真是你的拿手绝活啊!”中年男子一面笑着,一面试图把手搭在陶芳芳的肩膀上。
      “哪儿的话,经理你太抬举我啦!”陶芳芳顺势一个转身,避开电视台经理不安分的手,绕到摄影机后边,问道,“那么,既然都拿到样品了,咱们还是赶快开始进行试验吧!”
      经理扑了个空,有点恼羞成怒,见她扛着摄影机,却在会议室里左顾右盼,便没好气地问:“那你还不快开机?”  
      “可是经理,那个陈嘉明说这是管制品,担心里头的东西不小心外泄,会对环境造成冲击……”
      “唔……”电视台经理交叉着双臂想了又想,拿起墙上的话筒,“小庄,快点叫你们那层的人到第三会议室来,把所有的塑料制品全部清理出去!”
      “经理,摄影机的机壳也是塑料制作的……”
      “找一个大塑料袋包起来不就好了,拍摄完反套着拿去烧掉不就没事了?”经理胸有成竹地指挥着,“还不赶快开始?”
      第三会议室中央,摆放着一个玻璃水族缸。在水族箱的中央,玻璃立方容器已经被打开,白色棉絮状的“咏絮一号”则被取出,搁在一个塑料机器人玩具上。
      电视台经理低头看着自己的手表,不耐烦地喊道:“搞什么?根本没用啊!”
      这已经是他们展开实验的翌日清晨了,陶芳芳和经理万万想不到的是,他们用来做实验材料的塑料机器人,即使近距离地放在“咏絮一号”正下方,到目前为止也根本没有任何遭到侵蚀的迹象——他们原本以为“咏絮一号”会像科幻灾难片里的情节一般,一旦离开玻璃容器,就猛烈地侵蚀塑料玩具机器人,然后继续蔓延开来。为了防止这么夸张的情节,他们甚至连汽油、打火机和灭火器都备妥了,一旦“咏絮一号”失控的,立刻一把火把它处理掉。
      距离打开玻璃容器已经超过十二小时了,实验的结果显然让他们大失所望。
      “这根本是假的,一点用处都没有,研究院的那个叫陈什么的,我看其实只是个骗子吧?”电视台经理揉着充满血丝的双眼,看着毫无变化的玻璃缸,再度拿起墙上的话筒,“小庄,派人把这些东西全部清理出去!”经理愤怒地摔了门,走出第三办公室,留下惊愕的陶芳芳……
      “……在这场演讲的最后,请容我任性地说声:消失吧,万恶的塑料!”
      陈嘉明的演讲在如雷的掌声中结束了。他浅浅苦笑,将对手“妖魔化”藉以煽动愚民孤立政敌,是政客惯用的伎俩;想不到身为科学家的自己,到头来也要搞这套……是啊,消失吧,塑料!
      在专属于学术圈的这个国际会议厅里,在全球顶尖科学家的关注下,陈嘉明取得了自己的桂冠——台下的听众与故乡电视台的那些庸俗的记者们截然不同,他们都明白“咏絮一号”将给这个世界带来的贡献。
      但他的心里仍然多少有点不踏实,那天在研究院的发表会之后,“咏絮一号”的样品不知怎么就少了一个,而且怎么找都找不到。他的指导教授暂时先把这件事情压了下来,还没向院方呈报,一方面敦促他如期参与国际会议。
      “如果因为担忧而错过这次的发表,那么你将悔恨一辈子。”指导教授这么鼓励、敦促他,而现场聆听的顶尖科学家们的反应,已经证明了指导教授的判断精准无比。
      当主持人询问是否有人要发问的时候,现场举起了超过三十只手。第一个获得点名发问的,是一位金发碧眼、穿着得体的女记者。
      “陈先生,我们都很欣喜,你替全人类找到了解决垃圾污染的终极办法,然而……”说到这儿,女记者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机,“我很好奇,不知你是否看了今天的实时新闻?”
      “实时新闻?”这个问题出乎陈嘉明意料,甚至问得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直到他的同行开启手机上的实时新闻影像,在研讨会当场播放时,陈嘉明这才恍然大悟……
      这是21世纪初一个凉爽的夏夜,青年泛着泪光深切地体悟。
      原来,人们总苦苦追寻永恒,但却全然没有察觉,他们亲手创造的永恒往往就近在身边、唾手可得、却总被忽视与敌视。
      直到永恒不再永恒,才懂得珍视这份已逝的价值……
      时值湿热的初夏,实时影像里,就在陈嘉明工作的那座城市市郊,垃圾掩埋场飘起了一场六月雪,洁净如棉絮的白霉菌盛开在整座垃圾山上,那么的纯净无暇。它们栖身在整片塑料垃圾海之中,被形容为清除人类罪恶的好帮手,各媒体正在争相报道。
      不过陶芳芳所属的三角卫视却没在采访的媒体列表之中——那是因为三角卫视本身也成为了友台的报道对象。
      以电视台经理粗浅的科学素养,他大概只认得几种最显著的石化产物。然而电视台经理不知道的是:麦克风、原子笔、眼镜框、手表壳、电线外缘、发夹、手机壳、会议室的装潢材料乃至美女记者陶芳芳玲珑身段上的别致套装,也都是石化制品。而“咏絮一号”的孢子又是那么的轻柔,早在经理派人打理这间会议室的时候,便已跟随着气流进入了中央空调系统,入侵三角卫视大楼的每一个角落……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第三会议室的摄影机保住了。
      于是,以垃圾掩埋场与三角卫视这两个点为圆心,感性的浪漫、理性的忧愁在迅速蔓延,从街头到街尾,从城市的一端到另一端,伴随着每阵空气的对流,伴随着每个穿着尼龙衫的行人。
      这年的仲夏很不一样,整座城市的每个角落同时飘起了绚丽缤纷的雪花,室内室外、家家户户都盛开着雪白的棉絮,计算机、光盘片、冰箱、马桶盖、饮料罐、衣服裤子、地板装潢、鞋子、牙刷,塑料产物早已无处不在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中,构筑起现代生活的一切。
      于是,漫天缤纷的雪絮在都市里绽放着、盛开着。
      一切都幻化为唯美浪漫的白色世界,都市生活运作的秩序与规律全面崩解,随处一阵风都能刮起漫天白雾风暴。衣服被分解、发了狂的人们半裸着身躯奔驰在皑皑的冰天雪地里,发出不理性的野蛮怒吼,时光仿佛倒退到了万年前的冰河时期。
      雪季直到仲秋才暂歇,但是全球性季风早已夹带着“咏絮一号”的孢子抵达世界每个角落。
      翌年夏季,全球各地都飘起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大型都市几乎无一幸免地披上了凄美的雪衣。
      此后,每年夏季,全世界都必定飘起美丽的雪,让人类重温冰河时期的幽远旧梦……

上一篇:一颗蛋 罗际扬
下一篇:出卖牛车轮的人 黄海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